中國外貿版圖的“三變”
2012-5-30 11:3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張翼
“2011年中國外貿200強”榜單日前出爐,該榜單基于海關總署統計數據,是2011年中國外貿進出口行業及企業發展變化的權威分析報告,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外貿版圖正在發生變遷,并提示今年中國外貿的一些行走方向。
一變:中西部成為外貿生力軍
從進出口200強的榜單可以看出,加工貿易企業的不斷內遷使得2011年中國外貿版圖發生了巨大改變,中西部地區將成為中國新生的外貿主力軍。
2011年,中國中西部地區企業合計實現進出口總值1839.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3.3%,占當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5.1%,所占比重較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進入2011年中國外貿出口200強榜單的中西部地區企業數量由上年的8家增加至11家。
細看榜單上新增加的中西部省份上榜企業,多是從東部沿海地區遷入的:富士康在內陸布局的7家獨資子公司此次都榜上有名;實現“零”的突破的重慶,上榜的兩家企業即是從廣東遷入的富士康和從上海遷來的達豐。
有關專家指出,目前,隨著沿海地區生產要素價格的不斷提高,內陸地區的優勢正逐漸顯現:勞動力充沛且成本低、土地資源豐富且利用不充分、西部地方政府紛紛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等,這些優勢的疊加足以抵消其物流成本的增加,未來東部加工貿易型企業會更多地向內陸轉移,200強榜單上也會更多地看到中西部省份的企業。
二變:民營企業正在崛起
此次進出口200強榜單中,民營企業的數量不僅有所增加,同時位次也有所提前。此前3年連續位居出口200強榜單第8位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2011年出口值逼近100億美元大關,達到98.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5.8%,在出口200強榜單上的位次上升至第3位,這也是民營企業取得的史上最高上榜成績。深圳嘉泓永業物流有限公司年出口17.3億美元,同比激增5.6倍,是當年出口200強榜單上增速最快的民營企業。
在進口200強榜單中,民營企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的記錄已連續保持4年。其中,連續2年上榜的民營企業由上年的14家擴大至18家,占上榜民營企業總數的78.3%,這一比例較上年提高8.3個百分點,顯示龍頭民營進口企業實力更趨穩定。
同時,外商投資企業雖然在2011年進出口200強榜單上所占“地盤”有所收縮,但其雄厚實力以及對中國外貿版圖分布的影響仍不可小覷——外商投資企業合計出口值占200強企業出口總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8.1%逆勢提高至78.2%。
三變:服務貿易逐漸增強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外貿的布局逐漸改善,產業分工走向精細化和專業化,服務貿易在中國外貿中的占比逐漸增加。1982年,中國服務貿易的進出口總額只有43.4億美元,2011年則上升為4100億美元——30年間,增長了近100倍。
這一局面在200強榜單上已顯端倪,東部省份物流企業的上榜數量在不斷增加,同時企業進出口的數值也在增加,首秀出口200強的深圳嘉泓永業物流有限公司2011年的出口值就是2010年的5.6倍。
除了愈來愈多的物流及供應鏈企業上榜外,開展對外承包工程的企業在2011年的榜單上也有不俗表現。山東電力建設總公司以其在印度的多個建設項目實現年度出口值13.2億美元。上榜的其他兩家對外承包工程企業,也因其集中在非洲、南美和亞洲一些新興市場的多個項目實現了出口值大幅增長。
這一現象表明,對外貿依存度較高的東部沿海地區在應對加工貿易企業“出走”時,調整外貿結構是不二選擇,沿海企業正在向研發、物流、營銷、創意等服務功能轉變。隨著行業分工愈來愈專業化,未來會有更多的服務型企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