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密山 實現縣域經濟高位“跨欄”

2012-5-30 7:4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巡禮
近年來,密山市以晉位趕超、爭取早日進入全省十強縣(市)為目標,強力推進“八個經濟園區”建設,全力打造“工業強市”、“農業大市”、“旅游名市”、“外貿重市”、“生態靚市”,以超前意識、超常舉措,抓大事、干實事,經濟社會發展接連高位“跨欄”。
201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11.6億元,同比增長15.6%,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5.3億元,同比增長35%;工業總產值實現55.8億元,同比增長31.9%;進出口貿易額實現4.8億美元,同比增長33.5%,連續五年位居雞西地區首位;旅游總收入實現5.8億元,同比增長12%。全省縣域經濟綜合排名和財政收入排名連續兩年實現晉位。
立足經濟園區建設 攻堅產業項目發展
加快產業園區建設 搭建產業集聚平臺
黑龍江密山經濟開發區是經國家發改委核準的省級開發區,也是我省沿邊開放帶上為數不多的省級開發區之一,是黑龍江省東南部對俄貿易的前沿陣地和橋頭堡。密山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22平方公里,是以制造業為主,以對俄貿易物流為輔的綜合開發區。其功能定位是打造黑龍江省東部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對俄進出口加工基地和支撐密山(沿烏蘇里江四縣市之一)加快實現城鎮化的產業平臺。
為把密山經濟開發區打造成投資洼地和創業樂園,密山市委、市政府力爭把開發區建成黑龍江東部的現代制造業基地的中心區、特色產業聚集區、對俄產品出口加工區、體制改革的示范區和全市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區。密山市委、市政府一方面積極收儲土地,搭建融資平臺,拓展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全力引進項目入駐開發區,加大對重點項目整體推進,著重打造產業發展集聚區。
密山經濟開發區現有工業、物流、服務、居住四個功能區,重點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建筑裝飾裝潢材料和特色資源加工三大產業,工業區重點打造綠色食品和對俄進出口加工兩大產業園,其中,綠色食品產業園規劃面積6.5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糧油、食品、畜禽、土特產品加工;對俄進出口加工園規劃面積3.3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有色金屬精加工產業。目前,已有20多家企業入駐開發區。2011年,開發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8.97億元,同比增長12.6%,實現利稅1.02億元,同比增長10.7%。
密山經濟開發區2011年正式啟動基礎設施建設,截至去年底累計投入資金3300萬元,完成16.6萬平方米土地轉用征收和1.4公里主干道星光大道建設工程,為承載項目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年,計劃投資3500萬元,完成“一縱三橫”路網及配套的管線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達到“五通一平”的建設用地標準,為招商引資奠定基礎。同時,重點推進稻谷綜合加工項目、10萬噸生物酶清潔制漿生產白板紙項目、車廂加工項目、興凱湖助動車廠等項目,力爭總投資5億元以上的7個項目年內落地。
充分發揮密山開發區是省級開發區的優勢,帶動對俄進出口加工園區、鉀長石產業科技園區、煤電化工業園區、風電工業園區四大產業園區建設,努力形成“一區帶多園”的發展格局。依托風電工業園區風電項目,加快環興凱湖區域、大頂山、椅子山等地風能資源開發,促進園區上規模、上水平;在鉀長石產業科技園區引進了上下游配套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在煤電化工業園區整合現有煤炭企業,同時加大密山電廠項目推進力度。
強勢構筑發展載體 項目建設成果豐碩
密山市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一號工程”,作為晉位趕超的第一抓手,把招商引資上項目擺上突出位置,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充分依托豐富的農產品、礦產資源、企業存量資產和口岸區位等優勢,認真謀劃儲備一批科技含量高、產業前景好、發展潛力大、創稅能力強的重大項目、優質項目和新興項目。組織開展了“大項目建設年”、“產業項目建設年”等活動,項目建設取得歷史性重大突破。
五年來,密山市共引進項目217個,到位資金59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0個,總投資11億元的兩個風電場、4.5億元的熱電聯產、2.8億元的日處理500噸鮮奶、1.3億元的120萬噸洗煤、金九藥業、東北大有機米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建成投產。項目建設促進了工業經濟快速增長。2011年,全市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分別實現55.8億元、22.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9%、41.9%。
2012年,密山市進一步強化招商引資上大項目工作力度,層層加壓,重獎激勵,全力打響大項目建設“攻堅戰”,以大項目帶動大投資、實現大發展,力爭全年完成招商引資40億元以上。新上重點產業項目13個。投資8億元的臨河、潘家店兩個風電場實現部分風機并網發電。投資2億元的年產30萬噸桂龍煤礦改擴建項目開工建設,投資1億元的年產15萬噸興安煤礦建成投產。投資1.5億元的五星級賓館、投資1億元的10萬噸鉀鎂肥廠和投資5000萬元的鉀長石綜合加工廠等項目開工建設。投資1億元的建材家居大市場項目完成主體工程。投資5000萬元的南瓜深加工項目部分投入生產。投資1億元的車廂加工項目進行試生產。投資6000萬元的水泥混凝土和瀝青攪拌站、投資1200萬元的輕質隔墻板項目建成投產。推進重點產業項目8個。投資3億元的年產60萬噸榮達煤礦、投資1.8億元的年產45萬噸和順煤礦加快改擴建步伐,投資6億元的年產200萬噸水泥、投資2億元的馬鈴薯深加工、投資6000萬元的鈦鐵開采加工、投資2500萬元的木材加工、投資2000萬元的玉米精加工、投資2000萬元的蜂產品工業園等產業項目力爭早日開工建設。完成續建產業項目8個。投資1.8億元的鑫能熱電二期、1.5億元的海寧皮革城、1億元的東糧集團米糠加工、6700萬元的國密煤矸石燒結磚、5000萬元的柳毛糧庫水稻加工和糧食倉儲、5000萬元的助動車制造、3700萬元的金九藥業刺五加注射液一期改造、3500萬元的白魚灣水產品加工等項目建成投產。
強力推進對俄經貿升級 打造進出口加工基地建設
密山市積極應對對俄經貿出現的新形勢,確定了由小經貿向大經貿轉變、由普通口岸向專業口岸轉變、由單一出口向進出口并重轉變的發展思路。全市現有外經貿企業57家,其中,年進出口貿易額超億美元的2家,超千萬美元的5家。2011年,全市年進出口貨物量3.5萬噸,年均增長18%;年進出口貿易額4.8億美元,年均增長50%,連續5年排在雞西地區首位。
深入實施大戶牽動戰略,設立外貿發展專項資金,扶持了天瑞、大華、鑫大地等進出口大戶和金果農產品、金達利塑業、新華新食品等工貿一體化企業做大做強。同時,加大“南聯”力度,開展對俄加工貿易。今年計劃新引進進出口能力500萬美元以上對俄經貿企業2戶,引進工貿一體化企業2家,進一步培植經貿企業和工貿一體化企業群體。
堅持“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的原則,優化了外貿產業結構,鞏固提高了建筑裝飾裝潢材料和服裝、鞋帽、輕工產品出口規模,擴大了有色金屬、化工原料、糧食、煤炭等戰略物資進口。鼓勵和扶持了企業到俄建立加工基地和進口基地,實現內外聯動、共同發展。大力支持域內企業到俄建設海產品深加工項目,形成養殖、加工、運輸、銷售一體化產業鏈條。
完善口岸綜合服務功能,全面提升口岸國際化、信息化、規范化、法制化水平。預計今年,完成海關監管倉庫、檢驗檢疫監管區域前移,新建口岸出入境國際聯檢大廳,將旅游區與口岸現場作業區、待檢區分離,提升口岸綜合服務功能。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人民群眾幸福指數提高
近年來,密山市把社會事業發展作為政府工作的首要職責,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加大投入力度。五年來,共有19項工作被評為全國先進,37項工作被評為全省先進。
實施就業優惠政策,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突出解決好“零就業”家庭、農村富余勞動力和大中專畢業生等重點人群的就業問題。大力支持和引導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4.3%以內,2011年城鎮新增就業5414人。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了基本醫療保障管理體制,全面完成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大力發展社會福利事業, 實現了社會救助全覆蓋。2011年,建設經濟適用房3萬平方米、廉租房1.2萬平方米;解決500戶中低收入家庭和240戶特困家庭住房問題;2.9萬名60周歲以上老年人領取了基礎養老金;農林牧漁四場工人全部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農村五保供養服務中心投入使用,鄉鎮五保老人實現集中供養;城鄉低保實現應保盡保,為3萬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700萬元。
大力發展基礎事業。2011年,投資3882萬元,新建、改造校舍18個,10所學校通過省標準化合格學校驗收。大力推進衛生事業,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市人民醫院外科綜合大樓投入使用,在全省64個縣(市)首家晉級為三級乙等醫院;16.3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6.3萬人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2.8%;12.7萬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89.4%。
全面加強文化建設。相繼成功舉辦了張健橫渡興凱湖極限挑戰賽、興凱湖國際馬拉松邀請賽等系列活動,開創了全國縣級市承辦國際馬拉松比賽的先河。目前,全市建起農民健身工程60處,全市健身路徑70套,健身苑工程一套。全市16個鄉鎮相繼建設完成綜合文化站全部投入使用,并為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配備了電視機、電腦、音響等文化活動器材。全市154個村基本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建起農家書屋100家。東北老航校紀念館被評為國家首批國防教育基地。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