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物流面臨內地分流
2012-5-29 9:23:00 來源:大公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世界銀行日前根據一項對全球155國家與地區的全球物流績效指標調查(LPI)結果,發布“2012加強連接,應對競爭:全球經濟中的貿易物流報告”。報告稱,全球物流最新排名中,香港由兩年前的排第13位一躍升至第2位,僅次于新加坡。針對香港本次顯著表現,本報記者采訪了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陳文鴻,談到在驕人成績的背后,他更關注香港物流業目前面臨的問題,包括本地基礎建設的缺乏、珠三角地區的競爭、加工貿易向內地縱深地區的轉移以及未來內地鐵路發展造成貨物分流,香港物流業狀況目前并不樂觀,面臨諸多挑戰,政府與行業都應提高憂患意識。
陳文鴻認為,香港本次得分高,一方面是因為其貿易量大,帶動地區效益及物流行業發展;另一方面則賴于香港特殊的歷史和經濟因素。香港在近二、三十年時間內,一直是歐美加工貿易出口地區,已經與珠三角以及東南亞的跨國公司建立了非常完善的產業鏈,在產業鏈配合方面發展的相當成熟。而其它國家由外資帶動的出口加工的發展時間上落后于香港,規模也遠遠小于香港,加工貿易的經驗不及香港豐富,有些國家的港口甚至沒有加工貿易。因此香港在國際運輸這一方面得分最高,也就帶動了整體分數的上升。而國際貨運量大,自然也就帶動了香港整體的物流效率。
得益于歷史和內地因素
他強調,“香港的因素不一定只是香港的因素,主要還是中國內地的因素。如果把香港放在別的國家,未必有如此亮麗的成績。”
同時他也表明,目前歷史因素仍影響香港排名,但今后這一因素將可能減弱。除了香港自身的原因,目前歐債危機對歐洲的影響也是促成本次香港高排名的一個原因。待歐洲經濟復蘇后,香港的排名可能會下跌。他表示,“香港的競爭力實際上并沒有超過歐洲太多。”
基建指標排名最低
香港雖然在總排名中成績傲人,但在基礎建設細分指標中僅排第7位。陳文鴻認為,基建是提高物流行業效率的重要因素,不重視基建建設將嚴重影響香港未來物流業的發展。
他表示,香港并不太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回歸后,基建基本上停滯不前。基建投資多數用于道路改善,對提高競爭力沒有太大幫助。對航運來說,能提高競爭力的應是鐵路建設,但現在香港已經沒有貨運鐵路,再加上用于海運的貨柜車數目減少,因此航運方面的基建已經是越來越差。
他表示,本次香港排名高主要是受到空運支撐,而非海運。但即使是在空運方面,基建投資數目亦不多,可以支撐競爭力的支柱越來越少。
鐵路發展決定勝負
在本次針對155個國家與地區進行的排名中,香港無論是總成績或是細分指標在全球范圍內均處于領先,但局部看來,大至大中華區,小至珠三角地區,香港都面臨不少挑戰。
在本次排名中,臺灣和中國大陸較上次排名均進步一位,目前分列19和26名。陳文鴻表示,中國規模較其它國家與地區大,各個城市之間差異懸殊,一些較落后地區的港口會把先進地區港口得分拉低,因此單獨比較內地發達的港口城市更有可比性。以上海為例,其港口已是世界第一,機場也不比香港差。而目前上海與臺灣的合作更是給兩地都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長三角的貨運或可利用臺灣轉撥出去,這將提升上海的競爭力,助其占據太平洋航線。臺灣方面發展勢頭同樣強勁。
他認為,香港本地的海運和空運目前則都在走下坡,珠三角的物流發展已經對香港造成威脅,使香港有被替代的風向。珠三角的物流中心正向廣州轉移,廣州的集裝箱碼頭業務發展迅速,若計入大宗散貨的運輸,廣州則已經超過了深圳和香港。深圳的碼頭也有可能在未來兩年內趕超,香港作為一個碼頭已經落后了。
他表示,就全中國范圍來看,目前物流行業已經形成上海、北京、廣州三足鼎立的局面。面對此種格局,香港應幫助廣州以保一席之地,而非與其互相扯皮。但目前來看,無論是企業、政府或學者都尚未意識到這一點。
而中國內地鐵路運輸的發展,將對整個珠三角地區的出口加工貿易造成影響,香港同樣將受波及。
港物流首重“守土”
陳文鴻認為,內地高鐵的發展將減輕傳統鐵路的客運壓力,貨運鐵路的運載力將得到大幅提升。他預計內地的出口鐵路將在2020年之前建成,在“十三五”規劃內或可以實現,未來內地貨物將通過鐵路從新疆出口歐洲,或經緬甸從印度洋出口,不需要再經過珠三角或香港。香港以往主要出口國家為美國,但近年來美國的進口量逐年下降,更多的貨物需求來源于歐洲或非洲。內地出口鐵路的建成將對香港及珠三角產生很大的沖擊。
而目前珠三角地區的加工貿易正在逐漸減少,部分本土或外來企業轉移到內地,轉以內銷為主。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富士通從珠三角轉移到成都或重慶,希望通過鐵路直接出口歐洲,東莞乃至香港的加工貿易物流都受到了影響。隨著內地鐵路的建設,珠三角加工貿易進一步減少,香港物流獲益也會減少。
根據陳文鴻的看法,目前香港物流業發展狀況并不樂觀,對此,他認為香港政府首先要“保住多少是多少”,盡量減少香港物流所受的沖擊。但長遠來說,政府還是需要有一個戰略性的考慮,經濟發展不能再依靠物流,必須另覓出路,比如轉向內銷或重視服務業發展。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重新考慮與珠三角地區的關系,重點要放在如何與該地區合作、相互服務而非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