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江北產業集中區:“撬動”跨江時代“大蕪湖”

2012-5-25 11:4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從市區北上,驅車過長江大橋收費站,沿合蕪高速行駛約20分鐘,沈巷出口下高速,就來到了江北產業集中區的起步區鳩江區沈巷鎮。 
  原本的田野阡陌,如今被平坦筆直的雙向八車道取代,“三縱兩橫”的寬闊路網,構成15平方公里起步區的“筋骨”。這些路,將繼續向遠方延伸、舒展,直至勾勒出整個200平方公里江北產業集中區的輪廓。
  據蕪湖日報報道,這塊200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新一輪行政區劃調整后“大蕪湖”的新成員,是國家戰略層面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中的“示范區”。盡管名字中帶有“產業”二字,但它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個開發區、工業園區,在產城一體的設計藍圖下,這里將是一座集聚200萬人口的現代化濱江新城,是未來“大蕪湖”的三大主城區之一。
   
  中部崛起,皖江棋局落子江北
  江北產業集中區的誕生,順應國家促進中部崛起,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意圖和政策取向,是安徽主動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戰略性落子。
  歷史的鏗鏘腳步,回蕩在皖江崛起的征途上:
  2008年初,胡錦濤總書記來皖視察,要求安徽積極參與泛長三角區域發展分工,主動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
  2010年1月12日,國務院批準實施《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高水平建設產業集中區是《規劃》的最大亮點,江北產業集中區成為皖江示范區承接產業轉移的國家示范平臺。
  2010年6月,江北產業集中區管委會進駐沈巷鎮正式運轉。
  2010年10月,集中區路網、安置房等基礎設施啟動建設。
  2012年2月29日,集中區由原“省市共建,以省為主”調整為安徽省與蕪湖市“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省委省政府認為,集中區管理體制的調整完善,是我省實現科學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有利于集中區科學發展、加速崛起;有利于調動多方面積極性,充分放大集中區的政策效應;有利于蕪湖跨江發展、建設現代化大城市,進而輻射帶動皖江示范區乃至全省加快發展。
  至此,江北產業集中區翻開了嶄新一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江北集中區發展,市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加快推進集中區建設。市委書記高登榜強調,把加快建設集中區作為全市跨江發展的頭等大事,重中之重,強力推進。要舉全市之力加快集中區建設,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支持集中區建設。在市委市政府統一領導下,凝聚多支力量共同開發建設集中區,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尤其是抓好工業項目,圍繞產業重點承接方向,引進一批帶動性強的大項目、好項目。高登榜要求,相關區縣和市直有關部門要站在全局高度,想集中區所想,急集中區所急,本著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原則,為集中區建設做好規劃、土地、環保、供電、融資、招商引資、社會管理、人才服務、干部交流培訓等方方面面服務保障。要建立資源優化配置、聯動發展的機制,盡快形成土地快速供應、規劃快速確定、項目快速落地的高效工作機制。
  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敬農要求增強跨江聯動一體化意識,集聚各種資源加快推進集中區建設,集中區建設要與沈巷鎮一體化規劃,一體化建設,一體化推進。要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市直部門招商項目優先向集中區推介,力爭一批產業項目盡快落地。
  今年市委市政府1號文件《關于加快建設江北、推進跨江發展的意見》中也明確提出,要把加快建設江北擺上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做到發展戰略優先考慮,產業項目優先布局,基礎設施優先完善,資金投入優先安排,社會事業優先加強,加速推進江北地區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江北產業新城和示范園區建設,實現快速集聚發展。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鳩江區要與集中區實現合作發展、共建共享,積極謀劃和推進“園中園”建設。
  皖江棋局,落子有力。江北產業集中區的戰略定位更加顯要:在國家和省級層面,集中區是皖江示范區的“示范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標志性平臺;在市級層面,集中區是蕪湖市推進全面轉型、跨江發展,建設長江流域現代化大城市的戰略支點。在功能定位上,集中區是高端產業密集區、生態濱江新城區、改革創新試驗區。
   
優勢集中,高端承接產業轉移
  坐擁濱江岸線港口優勢,依托蕪湖已經形成的產業基礎,江北產業集中區在產業定位上,重點發展蕪湖的首位產業汽車及裝備制造業,以及倉儲物流、造船等臨港產業。同時,積極發展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
  “現在的江北產業集中區,是一個吸引要素的洼地、發展政策的高地,至少具備六大綜合優勢。”市委常委、江北產業集中區管委會主任劉玉杰介紹道,六大綜合優勢包括作為承接產業轉移標志性平臺的品牌體制優勢,位于上海、杭州3小時都市圈和南京、合肥1小時經濟圈“交集”的區域位置優勢,“水、陸、空、鐵”四位一體的立體交通優勢,建設發展空間廣闊、金融強力支持的資源稟賦優勢,國家、省市一系列支持集中區發展的政策疊加優勢,以及依托蕪湖現有產業鏈、與長三角對接互補的產業配套優勢。
  一年多來,在規劃編制、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有條不紊展開的同時,集中區另一項重頭戲招商引資工作同步推進,集中區突出重點產業招商,把合作共建園區作為產業招商的重要模式。招商團隊奔走于國內外各類大型經貿招商活動,先后接待數百批次、6000多位客商前來實地考察,拜會了一批世界500強、知名央企、民企等。隨著招商推介的持續深入,江北產業集中區漸漸成為不少沿海產業西進、內移的首選之地。
  今年3月份以來,在市直相關部門支持下,特別是在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鳩江區的支持和參與下,集中區凝聚多方力量,招商引資工作有了新的進展。經開區在4月初和5月中旬召開了兩次較大規模項目推介會,30多家企業參加對接,寶麗集團、德豪潤達(002005,股吧)、富春染織、安得物流、奇瑞科技等一批企業表達了到江北集中區投資的意愿。鳩江區確定在集中區實施鳩江科技孵化中心項目,區委區政府明確將集中區招商的任務納入年終考核目標。4月初,鳩江區組建集中區招商服務小分隊,駐點集中區對接項目,服務企業。
   
  揮筆破題,建設“長江流域現代化大城市”的戰略支點
  從“臨江時代”走向“跨江時代”,蕪湖的下一站,是建設成為1000萬人口規模,組團式發展、宜業宜居宜游的長江流域具有重要影響的現代化大城市。
  江北產業集中區,正是蕪湖建設長江流域具有重要影響的現代化大城市的一個重要戰略支點。
  如今的集中區,起步區一期5條共11公里的路網已經建成,道路綠化基本完成。安置房一期17萬平方米項目完成二、三標段,首批420套安置房已經交付使用。大型排澇泵站、公共租賃房、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廠、電力專線、江北公司綜合服務中心等項目快速推進,已經形成5.7平方公里成熟地塊,具備項目落地條件。下一步,蕪湖市將加快推進泰山路過江通道和連接合蕪高速至沈巷片區的快速通道建設,確保江北與江南生產要素暢通,實現江南江北融合發展。
  集中區負責人告訴記者,除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外,集中區同步完善城市功能,統籌推進老城區改造、起步區核心城區建設、2.5產業帶銜接等,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的組團,讓產業工人和各類人才安居樂業,告別在不同組團之間遷徙的“候鳥式”生活。同時,充分利用“先行先試”的政策機遇,在體制創新、政策創新和管理創新方面進一步尋求突破,使集中區成為蕪湖的“經濟特區”,力爭成為全省乃至長三角地區改革創新試驗區!皠撔碌淖罱K指向,是通過工業化、城市化雙輪驅動,實現產城一體、融合發展。江北產業集中區規劃城市人口200萬,是蕪湖三大主城區之一。計劃到2015年,基本形成江北產業新城的雛形!(劉光、張逸瀟)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