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河貨運企業亟須政策扶持
2012-5-23 13: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就江蘇而言,正規的內河航運企業已經所剩無幾,這些企業在人員就業、履行社會責任、交通戰備、防汛搶險、基礎建設和省市縣重點物資運輸等方面發揮了許多重要作用,承擔著較大的社會責任。然而。這些企業近年來在發展中面臨著許多困難:老企業歷史包袱重; 社會用工工資逐步抬高;運輸成本不斷增加;燃料油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內河水運市場魚龍混雜;部門罰款及收費名目繁多;加強發票管理與白紙據之間矛盾重重。對于這些企業,建議政府相關部門予以政策扶持。 1、加強對運輸市場的管理,為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為了確保安全生產,交通、公安、工商等部門必須強化督促檢查,在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允許各種經濟形式并存的前提下,一定要建立準入制度,防止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政府主管部門應在全省范圍內對物流企業進行分級分類管理,根據企業規模、管理水平、信譽等級,建立目錄庫,定期公布、定期更新。
2、從規范內河運輸行業出發,稅務部門對規范的自開票納稅人給予政策扶持。
3、擴大實行燃油補貼的覆蓋面。
這幾年燃油價格暴漲,運輸企業不堪重負。國家對客運企業、農牧漁企業實施了部分燃油補貼政策,現在應將優惠面覆蓋至一定規模的運輸物流企業,以達到扶持發展的目的。
4、公安、交通(海事)、工商等相關監管部門應當加大執法力度,共同規范運輸市場,給企業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維護正規運輸企業的合法權益,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5、上級國稅、地稅部門應當積極主動地加強與海事部門的溝通和協調,在辦理船舶入籍手續時,應當與機動車上牌照要求一樣,必須提供產品檢測合格證和正規的銷售發票。只有這樣才能減輕基層稅務人員的工作量,真正徹底堵塞造船行業偷逃稅的漏洞。
6、稅務部門執行政策要一視同仁,稅務稽查不要“抓大放小”。對企業存在的問題應當幫助輔導在先、督查整改在后。對當前企業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一時間難以解決的,應當逐步完善,輕言處罰。
7、繼續治理“三亂”,凈化市場環境。
多年前,在紀委牽頭下,全國范圍內“三亂”治理特別是公路、河道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這幾年又有所反彈,理由和形式皆是花樣翻新,甚至個別地方設卡收稅,企業負擔過重,希望引起有關方面重視。
8、推進產業升級換代,加快兼并重組、做大做強現代物流企業。
鼓勵現有運輸、倉儲、貨代、聯運、快遞企業的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鼓勵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聯合、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資產重組,培育一批服務水平高、競爭力強的大型現代物流企業。采用現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術,加大對物流企業兼并重組的政策支持力度,使傳統運輸、倉儲、貨代企業實行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形成多種所有制、多種服務模式、多層次的物流企業群體。
9、盡快在江蘇乃至全國推廣上海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經驗,避免重復征稅,降低企業稅負,有利于企業在長三角地區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