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浙江制造正向浙江“智造”轉變

2012-5-23 13: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12年3月19日,紐約。一場新聞發布會,吸引了全世界上百家媒體的關注。簽字桌的一頭,是橫空出世的籃球超新星林書豪;另一頭,是剛剛收購沃爾沃不久,同樣大紅大紫的李書福和他的吉利。那一天,林書豪正式成為沃爾沃的代言人。 
  哪怕五年前,一家浙江企業不遠萬里,跑去美國開發布會,能吸引那么多眼球,可能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而如今,這一切成了現實。因為吉利,不再是曾經的那個吉利;浙江,也不再是曾經的那個“小打小鬧”之地。 
  不經意間,以吉利、萬向、娃哈哈為代表的“浙江制造”,以宗慶后、李書福、魯冠球等為代表的浙商,已經成了一種符號,成了浙江人的驕傲。無論何時、何地,它的出現都能引人注目。因為它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商品,更是一種精神,一種魅力。當張德江在今年“兩會”時諄諄告誡浙江團里的企業家代表,浙商要“把根留住”,任何時候不能忘實業。是的,實業興省,實體經濟是浙商的“發家之本”。而制造業是一切實體經濟的根本。 
  浙江制造,那些傷痛 
  事實上,萬眾矚目的浙江制造,發展并非一帆風順。2008年國際金融風暴,國內就屬浙江受傷最重。2009年第一季度,浙江省生產總值4632億元,同比增3.4%。同期,江蘇省生產總值6653.2億元,同比增10.2%,山東省生產總值6469.3億元,同比增7%。 
  同屬經濟強省,同樣面對金融風暴,為什么浙江比不過別人?“企業規模偏小、過度依賴外貿、產業體系松散、缺乏核心競爭力等弊端,一度制約了浙江制造業的發展。”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姚先國這樣點評浙江制造曾經的“痛處”。 
  “浙商擁有不怕累、不怕苦的寶貴傳統。可急于求成的心態,讓他們走了不少彎路。2008年紹興紡織企業困境、同年A股熊市大量企業炒股被套,都給浙商們提了個醒——死干老本行行不通,在虛擬經濟中賺快錢更不靠譜。”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楊軼清表示。 
  轉型升級,逆境崛起 
  浙江制造的困境怎么解決?轉型升級。近五年,引導浙江制造轉型升級,一直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浙江省省委書記趙洪祝多次強調,浙江制造發展的關鍵,既要培育“重量級選手”,加快形成具有行業龍頭地位、自主創新能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也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好增量文章,培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的創新型企業。 
  2009年3月,西子聯合以一級供應商身份,參與國家大飛機項目非氣密性艙門等零部件的研發和制作。 
  2010年3月,吉利汽車斥資近20億美元,收購了跨國車企沃爾沃,上演“蛇吞象”的奇跡。 
  2011年9月,浙江恒逸集團經過三年的艱苦談判,與央企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正式合作。上馬年產20萬噸己內酰胺項目,創造己內酰胺在全球范圍內單線產能的最大裝置紀錄。 
  …… 
  歷數這些年,浙江制造的大事件,它們的背后,都有一只有力的手。或政策扶持,或者資金參與,只要有利企業轉型升級,浙江省委、省政府都會大力扶持。除了找項目、找資金,政府還通過人才引進與培養,給予企業源源不斷的發展活力。 
  浙江智造,大有天地 
  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1年,浙江重工業比重持續上升,重工業占比上升2.3個百分點,達58.7%。生物、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新材料、海洋新興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成長。2011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至2624億元,占規模以上制造業比重從2006年的9.5%躍升至24.1%,提高了14.6個百分點,結構趨于優化。 
  未來,“智造”仍是浙江制造的方向。日前,我省決定加快構建結構優化,重點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優勢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等三大產業領域。據介紹,“十二五”時期要著重培育1000家左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企業,每年著重實施100個左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項目,其中重大關鍵技術研發項目30個左右,重大產業化項目10個左右,智能制造、新型材料等應用示范項目10個左右;還將培育若干個年銷售收入超千億元的總部企業,培育一批年銷售收入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本文來源:錢江晚報)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