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廠事故頻發背后
2012-5-22 9:2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筵本報記者 孫勁
不到一個月時間,國內鋼鐵業再次發生了兩起鋼廠生產事故。
5月14日下午,正在建設中的廣東韶關鋼鐵廠特棒工程施工現場發生一起特大事故,導致現場施工的9名工人死亡、6名工人受傷,施工人員全部是來自中國五冶上海分公司的員工。據韶鋼宣傳部稱,當時施工人員正在對行車的輔助設施進行焊接,卻不想行車突然發生爆炸。此時距離該公司4月18日與寶鋼集團簽訂重組協議,正式掛牌成立不到一個月。
而幾周前的4月26日晚,河北普陽鋼鐵有限公司4號高爐在檢修過程中發生煤氣泄漏事故,據河北省武安市政府通報,經搶救,此次事故已造成3人死亡、5人受傷。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兩年前的2010年1月4日,普陽鋼鐵公司在建煤氣管道工程同樣發生煤氣泄漏,致使正在砌爐的16名人員煤氣中毒,其中7人死亡。
今年是國內鋼鐵業事故多發之年。從2月份到3月份也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國內就有4家鋼鐵企業發生了傷亡事故。
2月20日,鞍鋼集團子公司鞍鋼重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砂型型腔發生噴爆事故,造成13人死亡,17人受傷。
3天后的2月23日,南京市雨花臺區的梅鋼發生煤氣泄漏事故,導致正在進行技術改造大修施工的13名人員煤氣中毒,共造成6人死亡。
3月15日凌晨,位于山東濟鋼集團石門鐵礦有限公司基建礦井副井發生墜罐事故,造成13人死亡。
3月20日凌晨,位于甘肅省的酒鋼集團煉鐵廠檢修人員在檢修2號高爐地溝除塵器時,管道撕裂,拉倒除塵箱體,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失蹤。
這些發生事故的鋼鐵企業,除普陽鋼鐵公司是民營企業外,其他都是大型國有企業。
而通常來說,國內鋼鐵行業,國有企業的裝備設施相對是技術安全性較高的,而這些國有企業的事故頻發,顯然不能將其歸咎于技術老化等硬件設施原因,更多的原因恐怕在于經營管理方面。
其中之一就是鋼廠的擴產。眾所周知,在鋼鐵生產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安全隱患,如鐵水流出、高爐坍塌、煤氣泄漏導致中毒等。在去年經歷了幾個月的鋼材產量明顯減少之后,最近幾個月鋼廠產量有所恢復反彈。而在從減產到復產的期間,往往有一部分員工是新加入的,使得整體隊伍的技術水平有所降低,增加了安全隱患。
另外,一些鋼廠還開發新的生產基地,進行產能擴建,這也需要新進的員工,同樣降低了整體技術水平,也包括整體的管理水平。而且這些鋼廠擴產也并非個別現象,盡管降低和淘汰鋼鐵落后產能已經談了多年,但鋼鐵業整體的產能和產量仍在不斷增長,這就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人才缺乏,在管理或安全措施方面也增加了事故出現的概率。近期事故的頻發,從產業擴張角度來看并非偶然。
還有一點是鋼廠的多元化戰略。據中鋼協統計,最近兩年,中國鋼鐵業利潤率已經不到3%,今年第一季度,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虧損10.34億元,較去年同期贏利158億元大幅下滑。在主業利潤降低的情況下,國內鋼廠將越來越多的資源和人力投入到了 “非鋼”產業。重心的逐漸轉移,從人員和管理上來講,會對原有主業產生 “稀釋”效應,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事故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