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鋼鐵行業“寒冬”將常態化

2012-5-22 9:2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筵本報記者 喬仁杰
    進入5月,夏日臨近,而中國鋼鐵行業的嚴寒卻似乎并沒有隨著夏日的臨近而退卻。粗鋼產量仍在不斷地刷新著記錄,市場行情難見絲毫的好轉,或許因為“量”與“價”本身就是一對矛盾體。而在這場“量”與“價”的持續斗爭中,一點點被消磨掉的,是鋼鐵從業者們的耐性。
看市場不能“惟價格”論
    一直以來,鋼材價格的漲跌無疑是鋼鐵從業者們最為關注的一個指標,也是鋼鐵貿易商判斷市場行情的主要參照。價格波動的幅度與持續時間,往往直接關系到他們對于何時備貨、何時出貨的判斷。“低進高出”也是貿易商一直以來獲取利潤的不二法門。
    然而,從去年下半年持續至今,慢跌-調整-再慢跌-再調整的這樣一個市場節奏,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從市場的調整節奏上來看,現在的節奏并沒有一個看到底部的跡象。如果把3~4月份看作一個階段性探高的過程,那么,5~6月份將會是一個探底的過程。從4月份的試探過程可以看出,市場要比預期的差很多。考慮市場的供應和生產的盲目性,后期的供需壓力非常大。如果沒有環境的配合,5~6月份的市場,可能比大家預期的還要殘酷。”在第四屆“5.15曹妃甸鋼鐵產業發展高層論壇暨鋼鐵貿易促進會”上,唐宋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尹吉梅表示。“對于后市,更多人關注的是這輪行情會持續到何時,而這次的探底又能到什么程度?”在論壇上,一位鋼貿商對記者表示,“對于我們來說,平常判斷市場行情主要是看價格,覺得什么時候差不多快探底了,就去拿貨,儲一部分量。但是,今年的這輪行情真的有些看不懂了,3、4月份的時候一直在看漲,而到了傳統用鋼旺季的5月份,卻又跌下去了,我們的心里真是沒底啊。”
    對此,尹吉梅表示:“從我個人來看,后市還是比較悲觀,這次的調整,時間應該會長一點。但是,大家不應該把對市場的判斷側重在價格上,而是應該看市場整體的內部供需和匹配程度。后期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指標是鋼廠的資源投放情況,視鋼廠的資源投放情況,用減產的節奏去配合。”
行業“寒冬”將常態化
    作為與宏觀經濟形勢緊密相連的鋼鐵行業,其發展并不是由其自身決定的。在中國國民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當前得到的所有消息,幾乎都無法對這個行業產生利好的支撐。
    事實上,當前中國鋼鐵業“寒冬”狀態的造就,除了行業內產能的無限制擴張外,最大的痛處在于根本無法找到一個能明確大幅增長的耗鋼領域,被調控的地產、被限購的車輛、被降速的高鐵等等,下游需求受到全方位的抑制,盡管如此,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們,還是對后市有著無限的期待。他們覺得,“寒冬”終究有一天將會過去,春天遲早會來。
    “我們現在做的就是壓產,等待市場回暖。”論壇上一家鋼廠的副總對記者表示。
    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
    “鋼鐵這個行業,和宏觀經濟密切相關,而且非常敏感。前些年,鋼鐵行業的高速發展,主要動力來自于高強度的固定資產投資,只要固定資產投資一上去,鋼鐵行業的發展立馬就走上快車道。”中國工商聯冶金業商會副秘書長、原冶金部鋼鐵司司長劉勇昌表示,未來幾年,經濟增速“穩”為主基調,固定資產投資將會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而鋼鐵的需求也不可能有大的放量。
    從長遠來看,鋼鐵行業指望國家拿錢出來救市,已然不太可能。如果僅僅將當前的行業“寒冬”狀態當作一個階段,那就大錯特錯了。今后,鋼鐵行業的“寒冬”將會是一種常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僅僅寄希望于市場回暖,搞‘冬眠’,那么,即便有一天春天來了,你也不一定能醒得過來。這個‘寒冬’,我們鋼鐵企業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提高企業的抗寒能力。”劉勇昌表示。
    這個“寒冬”的溫度區間,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行業洗牌的開始,調結構、轉方式、控產量這條主線將會持續的推進下去。鋼鐵企業在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的同時,更要把心態擺正:這不是應對困難,而是努力躋身到更高的層次里去。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