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摩擦背景下的企業賬單
2012-5-2 13:2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外交部公布,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于本月3日至4日在北京舉行。與此同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紐蘭在華盛頓表示,此次美中雙方討論的焦點議題將集中在財政和外交兩大方面。
值得關注的是,在財政方面,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改革問題再次被美方提及;同時,今年以來,中美間因知識產權、貿易逆差而頻頻上演的貿易摩擦,很可能將作為此次雙方對話的主要議題進行討論。
“此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最讓我關注的是匯率問題,過去的一年里,人民幣對美元的大幅升值已經給企業帶來了巨大壓力。”山東諾思家紡財務副總王玉梅4月27日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匯改”重提牽動企業神經
據了解,在去年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當中,中美雙方就匯率問題曾達成一致:美方承諾對匯率過度波動保持警惕;中方則承諾將繼續提高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彈性,實現較大程度的自由浮動。然而,提高匯率彈性后,人民幣大幅升值等潛在風險在國內外貿出口企業中逐漸顯現。
王玉梅對此深有感觸。她表示,過去一年中,單邊上漲的人民幣匯率讓她深感頭疼。“我們同美國客戶的訂單全部以美元進行結算,一般是一年兩簽。由于匯改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斷上漲,加上去年美債危機的影響,手頭的訂單正在不斷縮水。單是因為匯率上漲已給企業造成了100多萬元的損失,若人民幣繼續升值,損失還會擴大。”她坦 言,公司預計今年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將突破6.2元,為了規避人民幣升值壓力,目前在同外商簽訂合同時都會爭取以6.2的匯率中間價進行談判 ,以盡可能保證訂單的利潤空間。
王玉梅的擔憂不無道理,導報記者注意到,在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結束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路小跑,一舉進入“6.2”時代。今年4月2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6.2787 元,在創匯改以來新高的同時,較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時提高了3.3個百分點。
面對目前本不景氣的外部市場,人民幣持續升值無疑加重了外貿企業的負擔,尤其對于外向出口型企業來說更是關乎生存問題。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步伐加大,此番中美雙方對于匯改議題的討論能否在短期內使得人民幣升值壓力放緩,無疑是國內外貿企業關注的焦點。
貿易摩擦待協調
導報記者注意到,就在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即將舉行之前,中美雙方在外貿方面的摩擦頻頻上演。僅3月20日一天內,美國便對中國出口的化學增白劑、鍍鋅鋼絲、鋼質車輪、太陽能電池等商品作出反傾銷調查或反補貼裁決,行動之密集實屬罕見。在我國外貿形勢整體放緩的大背景下,美方頻頻高筑的貿易壁壘亦讓相關外貿企業憂心忡忡。
東營光伏太陽能有限公司山東大區經理相承東表示,去年該公司90%的銷售收入來自于出口,其中,美國市場的份額占總出口額的10%左右。去年10月份,美國針對中國光伏企業發起“雙反”調查,該公司當時被初裁為傾銷,被征收高達3.61%的反補貼稅。無奈之下,從今年開始,該公司已停止了光伏產品對美出口業務。
相承東坦言,為應對“雙反”調查,該公司與國內其他被初裁為傾銷的4家企業一起積極申訴抗辯,但最終沒有取得效果,希望此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能帶來好的結果。
據了解,伴隨著中國對外貿易額連年攀升,中美貿易摩擦與日劇增。從2006年開始,美國對中國進行了30多起反傾銷、反補貼合并調查,并對多個行業的中國企業征收雙重高額關稅。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中美貿易摩擦主要是針對某一個產品而產生的小范圍摩擦,目前逐漸轉向太陽能電池等新興產業,已經擴展為產業與產業間的貿易沖突。同時,美國對中國的發難集中于知識產權保護、匯率改革等深層問題的趨勢亦愈加明顯。在這一背景下,如何解決中美間因知識產權、貿易逆差而愈演愈烈的貿易摩擦,無疑牽動著國內外貿企業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