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試 探索物流發展新路徑——訪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董事長劉用輝
2012-5-2 12: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經營場所80多萬平方米,自有運輸車輛1300多輛,員工6900多人,是集零擔運輸、物流策劃、普通運輸、甩掛運輸、倉儲配送、汽車維修檢測為一體的大型民營物流企業。集團躋身于中國物流百強、民營物流十強、中國馳名商標、國家AAAAA級物流企業、交通運輸部重點聯系物流企業行列,成為福建省民營物流龍頭企業。
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以福州為中心,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和中西部等經濟區建立了物流分中心,在全國布設了252家分公司,開通了60多條省際特快直達專線,45條全國甩掛運輸專線,經營網絡覆蓋全國。近五年,公司物流總額年均遞增20%,2011年物流總額15.4億元。集團還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單位、全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非公企業“雙強百佳”黨組織、全國企業工會十面紅旗單位、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等12項全國榮譽。
在甩掛運輸方面,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在福州至廈門、福州至武漢、福州至廣州、福州至上海等長途干線采用了甩掛運輸方式,共投入牽引車125輛,掛車230輛,叉車109輛,吊車1輛,甩掛站場15個,甩掛用地28萬平方米。運輸的貨物種類以零擔貨物為主。甩掛運輸的實施,為企業贏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根據初步統計,與普通單車運輸相比,甩掛運輸月單車毛利增加2萬多元,月單車節約燃料1100升,車輛利用率提高了85%,貨物周轉率提高了85%。
根據企業發展實際,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選擇福建省內福州—廈門、福州—漳州、福州—三明、三明—廈門、三明—漳州五條線路,涉及福州盛輝物流園區、廈門盛輝物流園區、漳州盛輝物流園區和三明盛輝物流園區四個貨運站場作為全國甩掛運輸試點方案。
本試點項目涉及的四個運輸站場中,福州盛輝物流園區、廈門盛輝物流園區為改擴建站場,漳州和三明物流園區為新建站場。福州盛輝物流園區已于2011年年底竣工并投入運營。試點項目中涉及的廈門盛輝物流園區是企業租用的場地,按照甩掛作業的要求基本完成了項目的建設工作。新建項目中,三明盛輝物流園區和漳州盛輝物流園區已于2011年6月完成項目建設并投入運營。
燃油、車輛零配件價格快速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普通單車傳統運輸組織方式固有實載率低,車輛運營效率低,運輸成本高……如何有效破解這些突出問題?
在福建諸多物流企業中,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不斷探索尋求有效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和效益的途徑,率先開展甩掛運輸,取得較好效果,成為福建甩掛運輸的主要代表之一,并于2010年被交通運輸部列為全國首批甩掛運輸試點單位。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是如何開展甩掛運輸的?下一步發展方向是什么?近日,記者采訪了該集團董事長劉用輝。
先行起步 大膽開展甩掛運輸
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座落于福州鼓山腳下,是一家創建于1992年,在福州土生土長的物流企業,以道路零擔貨運和物流方案策劃為主營業務。談及如何開展起甩掛運輸這一話題時,劉用輝當即回憶說,在2007年全國交通工作會議上,交通運輸部李盛霖部長大力倡導、鼓勵發展甩掛運輸、廂式運輸等先進運輸組織方式,提高運輸效率,由此啟發了該公司轉變運輸方式的工作思路。
“我們以交通運輸部領導講話為試行甩掛運輸的精神動力,此后,在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等行業主管部門的具體指導和鼓勵下,我司加強了對甩掛運輸的可行性研究。”劉用輝介紹說,公司通過研究美國、英國等道路貨運企業廣泛采用甩掛運輸方式的相關報道,還與廈門、福州等依托港口和大型生產企業開展短途甩掛運輸的企業進行交流、探討,增強感性認識。
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和前期工作,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作出判斷:可以利用自身貨運網絡,在貨源較為充足的干線線路及場所相對寬松的物流園區嘗試甩掛運輸模式。
于是,2007年,在外部環境并不十分明朗的情況下,該公司購置了沃爾沃、斯堪尼亞等一批噸位大、運載能力強、能源消耗低的牽引車和掛車,在福州至廣州、廣州至上海的線路上試行甩掛運輸。2009年,在試運行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擴大了甩掛運輸規模,建立了以福州、上海、無錫、廣州、東莞五個一級公司為單位,輻射長三角、珠三角、海西經濟區三大片區的分公司網點,至2012年年初已開設甩掛線路45條。
成效顯著 助力企業新發展
回顧幾年來的運行效果,劉用輝說,貨運時效、實載率、車輛使用效率等幾項指標都比單車運輸方式有了明顯提升,貨損貨差概率有了明顯下降。
據介紹,在貨物運達的時效性上,以福州至南京為例,實行甩掛運輸方式前,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承諾客戶的送達時間為24小時。實行甩掛運輸后,這一到貨時間被縮短為16小時,為公司吸引了更多的貨主。目前在大部分甩掛線路上,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都對客戶作出限時送達的承諾,此舉令公司在同業競爭中明顯處于優勢地位。
在實載率上,采用甩掛運輸方式后,車輛的實載率比單車運輸有了較大提高,一般能達到94%,個別線路還會更高一點,運輸綜合成本大致降低15%,個別距離較短的線路成本下降更多。
采用甩掛運輸方式,車輛只需在站內進行簡單的趟檢、加油以及單證交接,時間一般在半小時內,遠低于單車運輸方式情況下的2至6小時,車輛使用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根據該公司開展甩掛運輸線路的統計,牽引車運行效率會提高85%以上,這樣會減少50%的牽引車數量,使企業車輛購置成本大為降低。特別是購置牽引車巨額費用的節省,直接緩解了物流企業的流動資金壓力。
同時,采用甩掛運輸方式運送的貨物,可以由城市配送車直接裝到干線運輸的掛車上,不用進入倉庫后再倒裝到貨車上,減少了一次裝卸環節。同樣,到達的貨物也可以直接裝到配送車上,也減少了一次裝卸作業,降低了貨損貨差的概率,相關人員的工作強度也得以下降。
堅定甩掛 力爭試點新突破
“盡管存在站場用地緊缺等困難,但是鑒于甩掛運輸的明顯優勢,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總結經驗,加強對甩掛作業網點的業務指導,并給予經濟指標的傾斜鼓勵,大力支持甩掛場站建設,優先調配保證甩掛車輛貨源,在更多條件具備的線路上采用甩掛運輸方式。”劉用輝表示。
劉用輝告訴記者,公司今后將重點建設好上海、深圳、東莞甩掛運輸基地,并向成都等內地物流干線延伸,實現珠三角、長三角、閩南、中西部、環渤海地區之間及各片區中心與集團總部之間的甩掛運輸。
此外,瞄準我國鐵路、港口建設不斷發展,生產企業物流外包業務激增,不少品牌企業、高端客戶提出多功能物流服務需求這一發展趨勢,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將立足現有基礎,嘗試公鐵聯運、陸海聯運的甩掛運輸,發揮各種運輸方式優勢,提高運輸效率和效益。
“實施甩掛運輸是轉變物流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是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正確選擇和方向。我們格外珍惜被交通運輸部列為全國首批甩掛運輸試點單位的機會。”劉用輝堅定地表示,集團正努力按照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提出的總體要求,積極做好甩掛運輸站場的改造及新建等各項工作,完善甩掛作業的配套設施,增加物流裝備,提升管理水平。同時加強與同行的交流合作,力爭甩掛運輸試點工作取得新突破、新進展,推動福建現代物流業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發揮綜合運輸優勢 推行公鐵、陸海甩掛聯運
實施甩掛運輸是轉變物流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也是物流企業邁向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機會。以2010年11月交通運輸部、發改委聯合在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召開的甩掛運輸工作現場會議為契機,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將發展甩掛運輸作為轉變增長方式、提高車輛運營效率、調整物流結構的重中之重,凝聚上下合力,協同推進實施。
據了解,針對各地片區場地及貨源貨量情況,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作出“凡是適合開展甩掛運輸的線路,均要創造條件,實行甩掛作業”的決定。公司分管領導帶領指導小組,深入各地現場調研和指導,引領有條件的片區公司配合總部,做好甩掛運輸的組織實施工作。
今年,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還將持續加大甩掛作業力度,充分利用公司網絡布局和貨源貨量優勢,整合內部運力資源,各地貨源優先保證甩掛車輛的配貨需求;在更多的線路上采用甩掛運輸方式;加大力度建設好東莞、上海甩掛運輸基地,并向北京、鄭州、成都等物流干線延伸擴展甩掛運輸作業,實現珠三角、長三角、閩南、中西部、環渤海地區之間及集團七個片區中心之間的甩掛運輸,計劃開通武漢至廣州、鄭州、成都,濟南至青島,北京至沈陽,鄭州至濟南等甩掛線路。
隨著我國鐵路、港口建設的飛速發展,生產企業物流外包業務的激增,不少品牌企業和高端客戶產生了多功能物流服務的需求,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將在現有基礎上嘗試,進行公鐵聯運、陸海聯運的甩掛運輸,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優勢,提高運輸效率和效益。
據了解,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擬在廈門、福州、南京等港口進行物流園區的選址工作,分別建設現代化陸海聯運物流基地,積極推行多式聯運甩掛運輸作業。
“有了幾年來積累的較好經驗、基礎條件,公司將在現有基礎上,珍惜交通運輸部大力推行甩掛運輸試點工作的機會,按照交通運管部門提出的總體要求,在各級交通、運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積極做好甩掛運輸站場的改造及新建工作,完善甩掛作業的配套設施,增加物流裝備,提升管理水平。”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集團同時將加強與同行的交流、合作,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全力完成好甩掛運輸試點工作,爭取成為甩掛運輸全國試點工作的典范。
甩掛運輸試點:實現經濟社會效益雙贏
自2010年開展試點以來,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加大甩掛作業場所改造,創造甩掛場地條件,加緊實施有條件的網點場地改擴建。特別是2011年以來,該公司強力推進甩掛運輸,為企業迎戰當前困難,緩解經營壓力,加快車輛周轉,提高客戶滿意度,均產生了明顯成效。
據了解,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甩掛牽引車、掛車數從試點開始時的71輛、145輛,增加到現在的牽引車125輛,掛車230輛,甩掛線路從25條增加到目前45條,線路增加數量和承運貨量接近兩番。主要線路有福州至閩南、珠三角、長三角、華中、華北等,集團以7大片區總部為中心,實施片區間的甩掛線路運營模式。根據初步統計,目前甩掛車輛月完成貨運量7.4萬噸,月周轉量4914萬噸公里。同時該公司重視加強對甩掛車輛的節能降耗考核,采取定點加油、控制車速、獎優罰劣等配套措施,每年有90%以上的甩掛車輛獲得公司節油獎。
隨著以甩掛運輸為主導的物流經營方式轉變,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貨物運達的時效性和服務質量得到大幅提升。2007年至2010年,公司物流總額每年持續遞增20%以上。2011年,在宏觀經濟環境不景氣、市場物價大幅上漲、各項經營成本大幅攀升的不利條件下,公司物流總額仍然以兩位數增長,保持著較好的經濟效益,這些主要得益于甩掛運輸取得的可喜成果。
發展甩掛運輸,既為企業帶來良好經濟效益,也直接或間接帶來可觀的社會效益。近年來,隨著甩掛運輸的推廣,公司加快了運輸車型的優化進程。鑒于牽引車輛相對于普通車輛,具有載貨量大,單位貨量能耗小的明顯特點,實行甩掛運輸后,大大降低了車輛空駛率。目前,社會車輛實載率大約在75%左右,而集團甩掛車輛的實載率達到94%,僅此一項每輛車每月為公司節油1100升,公司所有甩掛車輛累計全年為公司節油150萬升,節約油料成本1080萬元,同時減少二氧化碳、碳排量分別為3945噸和1075噸。
■試點案例
福廣線:甩掛運輸潛力巨大
“甩掛運輸的開展,大大提高了車輛利用率,減少了車輛采購投放的成本,相應的司機需求也同比例減少,同時搬運工的勞力需求量也得以減少。”日前,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業務部門負責人表示,這在當前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之際,實施甩掛運輸對控制企業用工成本功不可沒。
福州至廣州的甩掛線路就是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開展甩掛運輸試點成功的案例。
據了解,目前,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福州和廣州兩地每天四班甩掛班車準時對發,以每月26天計算,8輛甩掛牽引車完成208趟(8輛×26天)運輸量,每趟以載重30噸計算,共完成6240噸的貨量。按每2輛車配備5個司機的定額,8輛車共計需要司機20人。若采用普通運輸模式及普通車輛的運輸時效,每輛車每月完成12趟的運輸量,運送甩掛車同樣的貨量,則需要普通貨車17輛,比甩掛運輸車輛需增加9輛車。
另外,9輛普通車輛成本增加約567萬元(廣汽日野牽引車47萬元/輛,掛車16萬/輛;牽引車9輛×47萬/輛+掛車9輛×16萬/輛=439萬元);車輛增加,維修成本也會相應增加4.41萬元/月;司機增加14人,每人每月以4800元工資計算,司機工資成本增加6.72萬元/月。同時,需增加搬運勞力10人,每人每月工資3300元計算,增加搬運工人工資成本3.3萬元。
“甩掛運輸方式,發展潛力巨大。”福建省盛輝物流集團業務部門負責人表示,僅福州至廣州線就為公司節省車輛采購成本約567萬元,節省車輛維修成本4.41萬元/月,節約人力成本10.02萬元/月。這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本,也大幅提升了車輛的使用效率。
該公司還將甩掛線路騰出的普通車輛調配到沒有應用甩掛運輸的線路上使用,有效緩解了普通線路上車輛緊張的狀況。
與此同時,甩掛運輸開展后,到貨時效和貨物損壞明顯減少,服務質量得到明顯提高,貨量顯著增加。截至目前,福州至廣州的貨量比甩掛前增加1.5倍。此外,由于采用甩掛運輸方式,貨物可以由城市配送車直接裝到干線運輸的掛車上,客戶到公司托運時,可以將大票貨物直接裝到配送車上,不用進入倉庫然后再倒裝到貨車上,減少了一次裝卸環節。同樣,到達的貨物也可以直接裝到配送車上,也減少了一次裝卸作業,降低了貨損貨差的概率,同時還降低了倉庫存儲壓力,相關人員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強度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