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配送屢屢不給力 大額商品快遞中易被掉包
2012-5-18 11:0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破解電商迷局”③
近年來電子商務逐漸深入國內百姓的生活,北京更是憑借高科技人才優勢、良好的商務環境在電子商務行業形成聚集效應,國內十大電子商務網站中有六家將總部設在北京,堪稱國內“電子商務之都”。作為一項新興產業,電子商務在高速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各種困惑甚至質疑,為此本報特開辟“破解電商迷局”專欄,與讀者探討“電子商務那些事”,歡迎讀者提供線索、觀點、評論,聯系郵箱a18@ynet.com。
從電子商務行業誕生的第一天起,如何將網上的虛擬商品轉化為實物,再送到客戶手中就是一門學問。而近年來隨著國內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物流配送體系跟不上的問題漸漸凸顯,“爆倉”、“慢遞”、“手機變磚頭”等等怪現象層出不窮,有業內人士認為,物流配送已經成為國內電商行業的“阿喀琉斯之踵”。
■快遞讓網購族鬧心
網購族小謝每個月都會從網上購買數量可觀的商品,從衣服到配飾,從零食飲料到數碼產品,用小謝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基本上可以不用去超市和商場了。”
雖然網購大大節省了小謝逛超市和商場的時間,但是快遞卻成為她的煩心事,“白天要上班不在家,像米面糧油這么重的商品又不能送到公司再扛回來,偶爾請半天假專門在家收快遞吧,快遞又很可能今天到不了!
小謝告訴記者,現在她每次在網上買東西之前都會反復與商家確定快遞時間,據她平時的總體觀察來看,收費快遞要比免費快遞靠譜,電商平臺自有的物流配送要比使用第三方配送靠譜。
■大額商品快遞中易被掉包
國內民營快遞企業由于數量眾多,分布分散,很難形成像美國UPS、FEDEX這樣的巨頭,即使是順豐速運這樣的領先企業,其網絡也無法遍布到國內的三四級城市,甚至更加偏遠的鄉鎮,于是眾多小型民營快遞就有了生存空間。
然而,小型快遞企業的弊端顯而易見,他們由于配送網絡不全,于是很多無法送達的快件只能轉手給另外的快遞企業,容易造成快件損壞、丟失,再加上配送人員素質不高,所以才會經常出現大額商品在快遞運送途中被掉包的現象。
■京東巨額物流投入引質疑
由于自建物流體系配送更有保障、費用更低,近年來亞馬遜中國、京東等B2C電商平臺都在大力投入物流建設。
不過物流體系建設費用不菲,地皮、倉庫、車輛、人力成本等方面的投入都不是小數字,京東商城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去年8月底宣稱未來三年要投入100億元用于物流建設。如此的天文數字一方面讓同行和媒體驚嘆,另一方面也引來不少質疑,例如當當網CEO李國慶今年初表示,京東此前數輪融資的資金只夠燒到今年8月。
對此,京東商城副總裁吳聲解釋道,物流建設是個長期過程,并不是一口氣將所有錢都花出去,而是在按計劃穩步推進。 不過,對于電商企業來說,用戶并不介意是自建物流配送體系,還是采用第三方配送,他們在乎的只是商品能夠完整地按時送達,而這也將成為未來電商平臺競爭成敗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