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打造山區大縣現代化商貿體系
2012-5-14 10: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石柱發展的最大資源是綠色生態資源,如何將資源轉化為資金,一個現代化的統籌城鄉商貿體系必不可少。”在石柱縣委書記鄭平看來,通過堅持“商旅活縣”戰略,利用現代化城鄉商貿體系這只有力抓手,全面推動石柱城鄉商貿統籌發展,以打造縣城核心商圈、建設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現代物流園區為重點,加大市場培育和建設力度,完善商業服務設施,培育引進商貿流通骨干企業,推進山區大縣走向現代商貿強縣轉型發展之路。
打造核心商圈
零售業態異彩紛呈
目前,主城不少市民已經開始規劃今年避暑的計劃。“一定要到有山有水氣候宜人的地方去度假、游玩。”白領張麗想起去年到石柱黃水與家人度假的情景仍回味無窮,她打算今年夏天還把石柱黃水作為避暑度假的首選地。不僅僅是張麗被黃水森林公園幽靜和千野草場涼爽吸引,據悉,去年夏天,石柱黃水旅游區吸引了不少主城市民前來避暑,旅游區內車水馬龍,“一床難求”。僅在這一年,石柱就實現接待游客305萬人次,創旅游綜合收入15億元。
事實上,單是旅游風光并不足以讓大批游客流連忘返,用鄭平的話說:“旅游與商貿是一對孿生姐妹,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石柱要在未來幾年內建成山區商旅強縣,打造推進山區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和科學發展的重要平臺。
“隨著交通區位的嬗變,將為石柱商貿物流業的發展帶來機遇,因此,我們要搶抓機遇不喪失機遇,為石柱成為渝東、鄂西地區重要物流集散地創造有利條件。”石柱縣縣長艾東說。石柱將區位優勢和旅游資源有機結合,利用山區獨有的綠色生態資源和土家及歷史文化資源,以及地處渝東鄂西交通樞紐的區位優勢,擬定商貿發展規劃,并按照“1+3+2”模式布局,即建設“1”個核心商圈,“3”個商貿中心,“2”個物流市場;力爭到2015年,引進永輝超市、蘇寧電器、重百、新世紀、頤之時等大中型商貿服務企業落戶石柱,形成縣城核心商圈。
2010年,石柱縣商委與縣糧食局合并成立縣商務局,進一步明確職能職責、管理方式等。此后,該縣不斷打造以縣城中心商圈、特色商業街(專業市場)、鄉鎮(社區)商業、村社商業“四個層面”相結合的商業網點體系。同時,加強市場宏觀指導,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推進流通現代化建設,強化重要商品、特殊行業監督管理。
“石柱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只有加速商貿發展,活躍市場,才能引來更多的游客和投資。”石柱縣商務局局長岳皓回憶,過去石柱縣城核心商圈缺乏大型商業綜合體,商業分布小而散,組織化、集約化程度低,商業的集聚和輻射功能還比較弱。然而,經過多年轉型發展,如今的縣城連鎖店、專賣店、廠家直銷、互聯網銷售等新型零售業態不斷涌現。擁有了重客隆、大拇指、全興藥業等連鎖超市,雅戈爾、阿迪達斯為代表的服裝連鎖店,農資公司為代表的農資連鎖店。配送、代理、租賃、拍賣、典當等經銷方式接踵而至,電子商務經營模式悄然興起,新型零售業態百家爭鳴,異彩紛呈。
發展現代流通業
好產品進得來出得去
“現在小超市已經開到了家門口,不僅價格和城里差不多,而且種類應有盡有,生活方便了不少呢。”石柱縣沙子鎮盤龍村村民譚大嫂不僅在家門口買到了生活必需品,自家種植的大白菜更是通過這一平臺,直接進入了城里的流通市場。可喜的是,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戶享受到了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帶來的實惠。
不僅如此,為激活農村網點,該縣還通過舉辦農商(超)對接會和各種展銷節慶會,積極組織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參加商務部新農村商網農產品網上購銷對接會,成功將黃連、辣椒調味品等農特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以及海外。
值得一提的是,該縣在流通網絡體系建設中,大力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成了縣級農資配送中心、日用品配送中心各1個;鄉鎮日用品連鎖超市19個、農資連鎖超市31個,村級便民放心店203個、農資放心店192個。截至目前,該縣商業網點達到9000多個,經營面積54萬平方米,人均商業面積達到1平方米;各類市場19個,營業面積近10萬平方米。縣、鄉、村三級流通體系基本建成,商貿體系不斷完善。同時,農產品(辣椒)批發市場、黃水重客隆商貿中心開工建設,開啟了該縣大型批發物流市場、集鎮商貿中心建設的先河。
“以專業化現代物流市場為載體,建設現代物流體系,保證了產品能以最快的方式打入市場。”岳皓表示,近年來,該縣加大了現代物流產業硬件設施建設。2011年4月,重慶商投集團旗下以辣椒為主的農產品批發物流市場在石柱正式開工,兩年后將投入使用。據了解,該項目一期占地462畝,總投資5億元,設有市場功能區、倉儲物流區、配套服務區,是西南地區最大的辣椒批發物流市場。
擴大對外貿易
農特產品銷路廣
石柱是中國辣椒之鄉,辣椒從餐桌上的一碟小菜,發展到目前的30萬畝規模,成為該縣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大產業。石柱是重慶辣椒主產區,目前,石柱辣椒年產量達27.6萬噸,占全市產辣椒產量近七成。
如何讓石柱生態農特產品賣得更好,銷得更遠?
石柱的做法是:組織參加國內外會展,進一步提高農特產品知名度。
去年7月15日-8月15日期間,在石柱縣冷水鎮舉辦的中國·石柱第二屆莼菜文化節,為消暑納涼的游客們奉上了一餐美食饕餮盛宴,大家不僅可以品嘗各種莼菜菜肴,還可以參加莼菜采摘等游樂活動。而石柱縣政府則通過文化節,成功向國內外企業展示了石柱生態農特產品,并進行了中日莼菜銷售協議簽字儀式。
此外,為突出辣椒、馬鈴薯、莼菜、牛羊肉、黃連、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該縣積極組織參加國內會展和貿易洽談活動,向外推介石柱農特產品。2011年,石柱縣組織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參加了成都春季糖酒交易會,重慶春、夏、秋季農產品直銷會,武漢食品博覽會,重慶“百企入渝”農采會,鄭州糖酒交易會等展會,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共參展30余次,直接銷售農產品金額達300余萬元,積極與商家對接洽談,簽訂農產品銷售合同30余份,協議金額9000多萬元。
同時,石柱縣還充分利用國家和市上外出參展和開展經貿洽談活動,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戰略,積極組織企業到美國、韓國、越南、德國、巴西、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參加經貿洽談及境外展示展覽會等活動50余次,并專門組織黃連、莼菜、辣椒、馬鈴薯特色產業產品推介團到境外開展專題推介活動5次,提高了石柱縣產業和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實現了外商投資新的突破和產品出口市場新的增長。
“特色農產品走入國際市場,不僅為石柱縣生態產業發展拓寬了道路,還有利于產業的進一步提檔升級。”石柱縣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推動綠色產業發展,該縣積極引入外資發展生態產業深加工鏈,僅去年全年到位資金就達150萬美元。
文/李安楠 譚華祥 圖/譚華祥
石柱企業與國外客商在展會上洽談。
馬武鎮農民喜購家電下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