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一場關于稀土的博弈

2012-4-29 6:4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一直以來,在國外買方壟斷和國內出口商惡性競爭的共同作用下,我國在國際稀土貿易市場上失去定價權,導致寶貴的資源最終賣了“白菜價”。
    2008年以來,為保護稀土資源,中國開始對稀土生產加強管理,其中就包括實行出口配額管理制度。盡管如此,美國、歐盟、日本的企業也并沒有出現“吃不飽”情況。有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1月份,中國累計出口稀土1.475萬噸,僅占全年出口配額總量的49%。
    但是,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政策讓低廉的稀土價格開始上漲,這讓美國、歐盟等國家如坐針氈,美國總統奧巴馬甚至公開表示,中國的現行政策妨礙了市場自行運作,只要美國的勞工和企業遭受不公平行為對待,美國就會采取行動。
    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軍民兩用品實行出口管制,到目前沒有對中國放開。例如,中國將稀土賣給美國,美國卻以安全為由拒將生產出來的產品賣給中國。
    記者:美國、歐盟、日本頻頻發難中國稀土本質是在于定價權嗎?擔心出口量減少,稀土價格隨之上漲,從而提升加工成本?
    馬忠普:如果把美國、歐盟、日本頻頻發難中國稀土,本質是在于定價權,就把問題看得簡單了。其本質是發達國家無視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無視中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強國內資源開發生產出口的合理管控,以種種借口維持舊的貿易秩序,維護西方國家利益。
    稀土資源不可再生,且儲量有限,其市場價值不斷升高是個趨勢。價格雖然會在合理范圍內波動,中國政府也十分重視維護稀土市場的穩定,但西方國家不面對稀土市場的新變化趨勢也是行不通的。
    記者:有觀點認為,美國這次起訴中國稀土限制,有政治考慮。一方面,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不斷借對華經貿問題抨擊奧巴馬“軟弱無能”;另一方面,奧巴馬自身的選情也亮起了紅燈。在這一背景下,奧巴馬政府希望把矛盾轉向國外,通過施壓中國來取悅美國企業和選民,您怎么看?
    馬忠普:美國這次起訴中國稀土限制,確實有政治考慮。對于通過對中國施壓取悅選民這個問題需要把握兩個層次的問題。
    不久前美國發布了《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的優先任務》,提出了美國軍事戰略的重點在亞洲。如果有人認為這僅僅只是美國的軍事戰略重點,那就會犯一個嚴重的錯誤。美國今后一個時期仍然是世界上擁有金融、經濟和軍事優勢的國家,只是面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崛起,美國的相對強勢地位正在削弱。為了維護美元霸主既得利益地位,美國的國家戰略重點已經提出遏制中國,控制亞洲,很顯然遏制中國經濟是美國全方位的國家戰略重點。
    美國新設國家能源資源局,名義上推動能源資源外交、維護美國海外能源資源利益,提出國家資源政策,發展國際能源國關系。其實美國并不是一個缺乏資源和能源的國家,美國的石油、稀土儲備至今還舍不得開采。世界再次陷入金融危機后,美國為了遏制中國經濟實力上升的勢頭,正大力調整美國的太平洋政策。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從遏制中國的戰略利益出發,美國成立了國家能源資源局。把美國的全球戰略,特別是遏制中國的戰略,擴大到國際資源能源領域,不僅試圖從南海石油上組織反華勢力,更從全球資源能源開發上對中國的資源能源國際化開發展開攪局、爭奪。
    美國人深知美國的利益決定了債務問題不可能根本解決。雖然把通脹壓力、金融風險、經濟疲軟留給世界,卻可以憑借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和美國的強勢來保持美國的地位和繁榮。而控制全球資源價格、增加全球資源能源的壟斷能力是未來國際戰略實力的重要體現。增加中國的通脹壓力,增加中國發展成本,不僅可以延緩中國發展,還可以為美國的國際資本炒作贏取豐厚的利潤,這是美國對華政策的基礎。
    正是這個基本原因,美國許多政客大選期間以攻擊中國政策取悅選民,奧巴馬政府轉移國內矛盾,在稀土問題上對中國施壓就具有明顯的政治色彩。
    記者: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說:“中國將稀土賣給美國,美國卻以安全為由拒將生產出來的產品賣給中國!蹦趺蠢斫?
    馬忠普:這個問題既反映出西方國家遏制中國的基本政策,也反映出西方國家政策只顧自己利益的自私習慣。美國禁止高新技術產品和稀土新材料賣給中國已經遭到中國政府的多次批評,最近胡錦濤同奧巴馬在首爾會談觸及到了這個問題,希望會有個變化,但變化一定不會大。
    記者:如果中國限制稀土出口配額,會不會導致美歐日去買其他國家的稀土,最終出現中國稀土賣不出的情況發生?而且,國內的需求又遠小于供給。
    馬忠普:這種情況根本不會發生,如果會發生這種情況,前面所發生的一切也就不存在了。
    記者:什么是“稀土專用發票”?
    馬忠普:作為“專營制度”財稅基礎的稀土專用發票,可能將于6月份在北方稀土重鎮內蒙古率先試點。這也就意味著繼鹽業和煙草業之后,稀土行業也將被納入“國家專營”的范圍內,這就意味著沒有稀土專營的企業和個人沒有資格從事稀土開發、生產經營和出口,專營體系實際上是對稀土產業鏈全行業的覆蓋。
    記者:這樣做會帶來哪些好處?同時也會產生哪些新問題?
    馬忠普:這樣做實際上是體現國家稀土產業政策的調整目標,從目前來看,主要問題是妥善處理實際過程中的歷史遺留問題。例如,沒有取得稀土經營權的企業如何妥善處理資產問題和經營轉行問題、職工就業問題等。特別是對民營稀土礦山需要通過模式創新,實行股份制整合,絕不是簡單的關停。
    記者:在這場“稀土”博弈中,還有什么辦法保護中國的利益?提高定價權?
    馬忠普:實際上前面已經談了,中國政府、企業除了積極做好WTO的積極應訴外,重要的是加快稀土產業政策的實施。主要包括:2012年我國將繼續加大稀土行業治理力度,加快推進大集團組建,全國稀土企業將整合組建為2~3家大型企業。加大對無計劃、超計劃生產的處罰力度,同時《稀土行業準入條件》、《稀土企業生產許可證管理辦法》等行業管理性文件將陸續出臺,希望兩年內能取得決定性的階段性成果。
    記者:近日,商務部部長陳德銘用“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最近樓梯也不響了”來調侃美國對華貿易,您怎么理解這句話?在中美貿易過程中,中國如何保護自身的權益?
    馬忠普: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以來,美國通過世貿機制對華提起的訴訟數量已接近前任小布什政府的兩倍。與此同時,美國利用本國法律頻頻對輪胎、銅版紙、螺紋鋼、汽車零部件、太陽能電池板等中國輸美產品發起單方面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美國國會則不斷以反對不公平貿易為由,通過立法手段強化對中國出口企業和產品的懲罰措施。2012年3月13~20日,僅僅一周的時間,美國針對中國出口產品的貿易救濟行動就多達6起,時間之短,頻率之高,實屬罕見。
    但要看到,在世界金融經濟危機期間,美國實施的貿易歧視和貿易保護是把“雙刃劍”。中國政府已經多次表態:對于美國政府的無理反傾銷將實行反制措施。對美國的反傾銷,受到傷害的不僅是中國,就目前的中美貿易結構看,美國人的損失更大。尤其是如果貿易保護盛行,各國紛紛加入貿易保護行列,必將拖累世界經濟很難走出金融經濟的危機,這讓人們看清了美國無理反傾銷制裁的“紙老虎”特征。
馬忠普:中華商務網副總級首席分析師
    新華社鋼鐵行業特邀分析師
    著名鋼鐵市場專家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