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建設國際生產資料市場 再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2012-4-28 13:5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作為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的重中之重,義烏市場有著特殊的地位和任務。目前義烏市場結合“四個融合”發展趨勢,創新思路,推進“市場新區”建設,多產業聯動、多業態融合的市場群呼之欲出。
市場是義烏生活常態 商業文明促市場繁榮
在義烏,市場已成為人們的生活常態,說義烏是建立在市場上的一座城市,毫不夸張。且不說,那橫跨四五條街道、形似龍身盤踞、綿延四五公里長的國際商貿城建筑群,其實義烏任何一處街景都透出市場的范兒,手機一條街、茶葉一條街、樂器一條街、婚慶一條街、嬰兒用品服務一條街、庫存商品一條街……同行業經營者自發擠到一塊做生意的現象,其他城市并不多見。義烏經營戶卻說,“生意做不完”、“生意靠人做”、“有競爭才有動力”。
義烏良性的商業文明和經商氛圍,使義烏市場產生磁鐵般的強大引力,使市場保持活力和持續繁榮。目前市場21萬從業人員中,本地、本省、外省市經營戶約各占1/3;義烏外地商會組織達40多家;1.3萬外商常駐義烏,3059家境外企業在義烏設立代表處。
義烏市場營業面積470余萬平方米,商位7萬個,日客流量21萬余次,經營16個大類、4202個種類、33217個細類、170萬個單品,是國際性的小商品流通、信息、展示中心,被聯合國、世界銀行與摩根士丹利等權威機構稱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
2011年義烏集貿市場總成交額677.85億元,同比增長9.13%;其中,中國小商品城成交額515.12億元,同比增長12.95%,已連續21年位居全國專業市場榜首。各專業市場總成交額為143.66億元,其中,農貿城約占專業市場總成交額的56%。
今年一季度,義烏集貿市場總成交額144.21億元,同比增長7.45%;其中,中國小商品城成交額98.64億元,同比增長9.10%。各專業市場總成交額為39.55億元,其中農貿城約占專業市場總成交額的40%。
建設國際生產資料市場 再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義烏市場優勢在于日用消費品的批發環節,對整合上游生產企業能力并不強。
為此,義烏市委、市政府作出決策:建設國際生產資料市場群。重點發展原輔材料、機械裝備、零部件、工量具等行業,集聚生產資料供應商和采購商,著力打造集展示、交易、倉儲、信息發布、技術交易、售后綜合服務等功能于一體,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聯動、商品貿易與服務貿易聯動的現代化市場,形成與國際商貿城相呼應的新市場群。
該項目整體區塊規劃12.98平方公里,計劃10年左右時間全部建成,交易規模將與國際商貿城相當,與國際商貿城共同成為推動義烏發展的兩個強大“引擎”。由此展望,義烏市場群將實現從終端銷售領域向原材料供應、技術技能培訓等上游領域延伸,不僅為中小微企業解決產品銷路,還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機器設備和原輔材料,真正成為流通成本最低的中小微企業樂園。
國際生產資料市場的運營方商城集團,從去年掛牌到現在,“邊建設,邊招商“,已走訪省內甬臺溫及珠三角、潮汕地區等12個地市,并對溫嶺工量刃具、深圳華南城等30余個專業市場進行重點調研,與國外同業公會、全國行業協會等機構廣泛合作,采取聯合招商、自主招商、委托招商等多種形式。“‘義烏’兩字就是品牌,義烏就是創富基地,所以,自薦上門的企業也有很多,招商形勢喜人。”招商的相關負責人說。
“進口、出口、轉口”貿易并舉 實現“賣買全國”到“賣買全球”
“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后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
在許多人的概念中,“蝴蝶效應”只是詩一般的語言。義烏以年出口57萬多個標準集裝箱把小商品送至全球219個國家和地區,外向度達65%以上時,“蝴蝶效應”就直接關乎定單的此消彼長。
大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驟然來襲,義烏市場突然門前冷清,小到全球局部國家戰爭或是一場世界杯足球賽或是一場關于進口國灰色通關案子的處理,都會影響到義烏外貿量。
面對“一枝獨大”帶來的風險,義烏市場又一次體現了其敏銳快速反應能力。
2008年10月21日,進口商品館在國際商貿城三區五樓開業,經營面積達5萬平方米,共引進巴西、意大利、馬來西亞、非洲等55個國家和地區的2.5萬余種產品,包括食品、紅酒、服裝、日用品、餐具、珠寶飾品、家用電器、嬰幼用品等。春華秋實,渡過艱澀的初創期,進口商品館逐漸被市場所認知、接納,運營兩年多時間,已是口碑斐然。
去年5月5日,商品館搬遷至新開業的國際商貿城五區一樓,規劃經營面積10萬平方米。目前已入駐經營主體158戶,安排商位247個,經營五大類、83個國家和地區的4.5萬余種商品,輻射全國各地,部分還銷往歐美、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其中,“非洲產品展銷中心”現已引進20多個非洲國家的產品,轉口貿易達30%以上。目前正加快設立“東盟產品展銷區”等境外商品展貿專區。
義烏市場功能形成“出口、進口、轉口”并舉,市場貿易結構從“賣全國、買全國”向“賣全球、買全球”轉變。眼下,義烏積極爭取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吸引更多境外生產企業和進口商來義烏經營,使之成為境外商品拓展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的“橋頭堡”。
實體市場催生無形市場 電子商務風生水起
最近訪問義烏企業“巨龍箱包”,其總經理邵寶玲剛參加完3天的電子商務培訓,她興奮地說:“在電子商務時代,‘東方有多大,巨龍告訴你’這句廣告語將變為現實。”
實踐證明,電子商務不會沖擊義烏的實體市場,而且還與實體市場互促共榮。有了實體市場作基礎,電子商務最令人詬病的誠信問題也迎刃而解。
依靠義烏市場優勢、物流優勢、民間資本優勢及創業環境優勢,義烏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網商人數和交易額快速增長。
目前,義烏網商超過5.5萬家,尤其是淘寶C店(集市賣家)數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經營規模呈幾何倍數增長。其中,淘寶五鉆以上賣家約3500家,月均交易額超過10萬元的1100家。市場經營戶網站開通率由年初的33.9%提升到41.5%。
在集聚效應的影響下,義烏涌現出一批混批網站,數量達到200多家,年銷售額在1000萬元以上,實現了C2C賣家與實體市場的無縫對接。
由電子商務帶動的電子快遞、攝影、倉儲外包、代運營、培訓、創意、推廣等電子商務服務行業快速成長。義烏市日發快遞35萬單以上,其快遞規模位居全國前十。從事網絡攝影的攝影師近千人,如夜行人攝影機構短短1年時間,辦公面積從100平方米擴張到1500平方米。代運營機構數十家,靈客公司去年9月代運營陽澄湖大閘蟹,創造了3天銷售1420萬元、6.2萬人參與購買的業績。
電子商務專業樓宇也不斷涌現,如江東街道淘源科技園集聚了數十家網商和服務機構,9家網商抱團在北苑街道組建E電園,北苑創業園集聚了近10家電商服務機構。“做電商、到義烏”已成為年輕創富者的首選。目前,義烏市網商協會與艾瑞電商、偉雅網商俱樂部等國內知名的電子商務服務機構達成合作意向。賽伯樂、基金方創、天使等國內多家風投機構對義烏市多家電子商務企業進行了風險投資。
為了使電子商務更貼近市場,商城集團也將在國際商貿城五區市場五樓設立電子商務專區,面積5萬平方米,設網貨交易、網絡品牌展示、電子商務服務、電商知名企業采購中心四大功能區塊。現商城集團已投資1億元成立第三方支付公司,完善支付、信用擔保、融資等體系。
義烏市將圍繞已經出臺的《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和《義烏市促進電子商務發展扶持政策》,借助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等力量,加緊規劃建設義烏電子商務城,通過打造全球網貨配送中心、全球網商集散中心、區域快遞分撥中心、局部功能領先的第三方平臺體系和海量信息處理中心,推動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無縫對接。
市場相關要素高度融合 義烏市場軟實力不易復制
全國各地前來義烏市場的參觀學習者絡繹不絕,但真正成功者卻較少。究其原因,先不說義烏30年改革開放的市場經驗積累,更重要還在于“愛護市場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的義烏自我定位。幾十年來,官方與民間層面專注而持續的力量都投向市場,因此,義烏市場軟實力很難被他方所復制。
譬如,由于義烏市場的競爭程度高,國際性新資訊傳播迅速,由此各行各業不斷依靠新技術、新材料開發新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到目前為止,義烏專利申請量累計突破2萬件大關。去年全市專利申請量4440件,新增授權專利3068件,與上年同比分別增長89%和31%,義烏商標品牌發展綜合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縣級市第二、全省第一。
發達的物流業把義烏小商品低成本又快捷地送達目的地。
義烏現有國內貨運代理和國際貨運代理經營戶各1000多家,核準異地備案集裝箱運輸公司195家,義烏的公路貨運直達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321個城市;開通鐵路行包專列6趟,全國20多個鐵路大站在義烏設立中轉托運站;駐義烏經營的航空貨代有100多家;在義烏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的國際知名船務公司有中國海運、中遠、法國達飛、美國總統輪船、萬海、太平等18家;市內短駁運輸體系完善,運輸網點遍布城鄉,全市小件快運網絡覆蓋面達77%。由此,義烏形成了直接擁有公運、鐵運、空運和借助上海、寧波的海運等對外運輸方式的發達物流體系。
未來5年,結合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義烏市還將建設內陸口岸場站、小商品國內物流中心、小商品出口監管中心、綜合物流保稅區等12個重大物流項目。增強物流承載力,建設滿足“義烏港”高效吞吐貨物的集疏運體系。
“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是義烏市場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自2006年10月首發,目前已具備了兩個月先行期的指標價值,被譽為中國的道瓊斯指數,成為全球小商品生產貿易價格變動、景氣變化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2008年發布了我國第一個有關小商品分類的行業標準——《小商品分類與代碼》。按照這個標準,義烏市場的小商品分為16個大類、4202個種類、33217個細類,單品多達170萬個。該標準的實施,不僅使義烏這個“世界超市”有條件成為小商品貿易規則制訂與促進中心,還將給廣大采購商及經營者帶來諸多利好,使得雙方交易更為便利、物流成本大為減少。
隨著“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和《小商品分類與代碼》相繼發布實施,以及小商品編碼中心的創設,義烏市場的軟實力進一步提升,促進市場由單純價格競爭向價格形成、標準輸出、規則制定轉型提升。
作為現代貿易服務的核心,金融服務至關重要。目前義烏有2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市場發展已成為銀行業的共識。為破解小微企業和市場經營戶的融資難題,義烏通過完善商位質押貸款管理辦法、做大做強小額貸款公司、擴大本外幣兌換范圍等途徑,為市場經營戶服務。去年,累計質押金額67.5億元,小額貸款公司累放額22億元,本外幣兌換公司在市場和酒店共設9家本外幣兌換點,全年辦理兌換特許業務530.19萬美元,涉及國家和地區150個。
從705個攤位到7萬個商鋪;
從4200多平方米到470萬平方米;
從700萬元到515.12億元年成交額……
從篳路藍縷到蔚為大觀,三十而立,義烏市場正如才俊男兒英氣勃發。義烏以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為動力,堅持市場規模擴張與內涵提升并舉,拓展發展新空間,探索發展新業態,打造多產業聯動、多業態融合的市場群,全力以赴建設“商貿特區”和“市場新區”。(本文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