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5月份啟動三國自由貿易協議談判
2012-4-25 13:1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4月24日,在第二屆中日韓自由貿易區民間高層論壇上,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鄭新立介紹,目前中日韓三國已經就中日韓投資協議文本達成實質一致意見,5月份,三國領袖峰會將正式簽署該協議,并啟動三國自由貿易協議談判。
在中日韓自貿區逐步邁出實質性步伐之際,日本同時承諾參加“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簡稱TPP)談判,對未來環太平洋地區經貿關系的走向提出新的考驗。
能否趕在日本加入TPP之前,完成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對東亞地區來說意義非同小可。
去年11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東亞峰會期間提出,當年完成中日韓自貿區聯合研究,2012年啟動相關談判,盡早完成中日韓投資協定談判。對于這一時間表,日本和韓國的領導人也表示認可。
隨著三國聯合研究機構的順利成立,各界人士對官方談判的正式啟動充滿期待。
中日韓的經濟規模和跨國投資均居世界前列,去年中日韓的對外投資分別為676億美元、1156億美元、204億美元。但是,三國間的相互投資僅占上述投資總量的約6%。
“中日韓三國互為鄰國,三國占世界經濟總量的20%和亞洲的70%,可以說,沒有中日韓市場的一體化,亞洲經濟一體化也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看不到任何前景。”鄭新立表示。
而日本一旦加入TPP,美日兩國GDP總量將占TPP加盟國GDP規模的91%,TPP也就成了“美日自由貿易協定(FTA)”。不僅如此,日本國內也有相當一部分觀點支持和歐盟達成自貿協定,認為其對日本經濟的好處要遠遠大于TPP。
實際上東亞正在上升為世界第三大區域市場,在不久的將來,甚至可能超越北美、歐洲,尤其是在新興產業領域,導致中日韓在東亞地區展開主導權之爭。
日韓企業在中國投資,使得三國產業鏈和供應鏈更為均衡,經濟結構也具有類似性,一旦敞開大門,中國的汽車、化工、機械行業將直接暴露在日韓企業面前。
面對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的多艱局面,有經貿人士呼吁中國與韓國先行達成自貿區,再考慮將日本拉進來。
日本日中產學官交流機構理事長福川伸次則認為,相對中韓FTA、TP,從經濟相互依存度以及地緣政治文化的角度來說,日中韓FTA才具有更大的意義,也需要更加加速實現。
除了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在當前錯綜復雜的形勢下,中日韓自貿區還需有更多內涵。
二戰后東亞地區各國家往往更重視與美國的關系,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形成推動地區合作的動力。
有分析人士表示,中日韓合作時,將來應該把東亞地區的安全保障,包括維持多級格局中的世界秩序的政治方面的工作也列入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