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形碼技術首次在我國鋼材現貨市場應用
2012-4-23 13:2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王亞彬通訊員楊云霞
4月20日,位于江蘇江陰的貫莊鋼材市場對出入庫的鋼材正式裝上了電子身份證——條形碼。這是條形碼技術在我國鋼材現貨流通市場首次正式用于實際交易。
條形碼在20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已廣泛應用于商業超市、郵政、圖書管理等領域,但由于生產廠家標準不統一、銷售渠道傳統落后等原因制約了其在鋼材現貨市場的應用。
為了加快搶占行業科技創新的橋頭堡,去年8月份起,以江陰貫莊鋼材市場為代表的國內眾多鋼材倉儲市場均將條形碼等技術的開發列為重要攻關工程。經過反復研制調試,今年3月初,江陰貫莊鋼材市場率先研發成功,并在其儲運部南庫作為試點推廣應用,今后將全面在市場交易中應用。
條形碼就像身份證,掃描后能立即反映鋼材的信息。鋼材產品歷經生產、檢測、流通、運輸入庫等環節多次流轉,很難鑒別“真實身份”,從而引發以次充好,以負差充國標等鋼材流入建筑工地,最終危害建筑質量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在建筑質量安全問題頻出的當下,追溯鋼材的“身份”已經變得越來越迫切。
利用條形碼技術后,相當于給鋼材設上好比一個“檔案庫”,里面存儲著型號、生產廠家、技術要素、化學成分、批發商、銷售商等多種信息。在銷售網點,配備上專門的讀取設備一掃,“檔案庫”里的信息全都能讀出來,還可以查詢到質檢、運輸等情況。鋼材產品全流程信息透明化,讓以次充好等產品質量問題無處藏身。
條形碼技術的使用,使鋼材出入庫管理就像超市里的商品出入庫一樣,變得便捷、準確、快速。記者在貫莊鋼材市場一處堆積著上萬噸鋼材的露天倉儲中心看到:倉儲技術部負責工作人員手持電視遙控器般大小的掃描儀對準一堆鋼材,“嘀”的一聲,電腦上立即反映出這堆鋼材的型號、長短、厚薄、鋼質、產地等信息。然后打印出來,可以像個標簽一樣貼在鋼材堆上。發貨時,只要核實一下,就能發貨了。
據倉儲部負責人秦政介紹,條形碼技術對提升傳統鋼材倉儲市場的儲運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以往,發貨員查找鋼材型號要在電腦上先查好原始記錄,再到戶外鋼材庫中去一堆堆尋找,即費力又容易出錯。現在,只要核實條形碼,數據錄入的準確率達到了100%,勞動強度下降30%;同時,條形碼還可方便倉儲企業和收貨企業,只要看到條形碼,一掃描就知道哪一堆鋼材是自家的,直接節省交易時間40%以上。
記者從中物聯鋼鐵物流專委會了解到,今年9月份我國首部鋼鐵物流標準化項目將對外公布,其中條形碼等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推廣是其重要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