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湖北打響普通公路建設大會戰

2012-4-21 13:0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目前湖北省普通公路里程達到20.87萬公里,占全省公路總里程的98%。普通公路作為路網主體,是覆蓋范圍最廣、服務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強的交通基礎設施。4月18日,省交通運輸廳召開全省普通公路持續健康發展推進會,廳黨組書記、廳長尤習貴要求全省交通公路部門著力主攻七個方面,全面打響普通公路建設大會戰。 
  一是加快推進普通公路重點項目建設。確保今年普通公路投資完成104億元,新增一級公路163公里、二級公路960公里、農村公路10000公里,大修改善1186公里、中修600公里。深入推進“大戰二季度、確保雙過半”競賽活動,全力推動普通公路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全力加快大悟段大別山紅色旅游公路、丹江口庫區移民路、陸漁一級公路等項目建設;全面啟動“示范公路”建設,打造“服務經濟發展示范路”、“國省干線養護管理示范線”、“生態環保旅游示范線”;加強督辦和協調,對重點項目進行跟蹤服務,定期召開項目建設調度會,切實化解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 
  二是加快建立普通公路發展的新機制。加快建立“堅持政府主導、提高公共財政保障能力、以財政性資金為主解決普通公路投入”的投融資長效機制和“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負總責、各級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公路管理機構按行政區域分級管理、分級負責。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和管理工作由縣級人民政府負責”的普通公路管理新體制,加快制定國債扶貧支農資金投入、非稅收入投入、土地收益列支、多渠道融資、市場融資、稅收優惠、鼓勵社會捐助等普通公路資金配套政策。實現普通公路發展由省主導轉變為以市州縣政府主導、由車購稅燃油稅投入為主轉變為加大地方政府公共財政投入、由建設為主轉變為建設養護管理并重三個轉變;建立各市州交通局、公路管理部門和當地政府溝通配合機制,引導政府出臺建立地方政府主導、加大公共財政投入的政策。 
  三是用足用活國家和省各項政策。充分運用好部省共建和廳市共建政策,進一步推進省市共建;運用好丹江口庫區建設、后三峽規劃等國家有關重點扶持政策,爭取南水北調資金補助和后三峽規劃資金補助;運用好省委省政府一元多層次體系的發展政策,從兩圈一帶、一主兩副、一紅一綠、荊州壯腰、荊門農谷等重大發展戰略中,爭取普通公路發展的政策;從長江中游城市集群、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十堰建設區域中心城市、荊州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等區域經濟發展的試點示范中,爭取普通公路發展的政策。 
  四是理順全省普通公路管理職能。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全省普通公路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普通公路發展實行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負總責,各級交通運輸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公路管理機構按行政區域分級管理、分級負責;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和管理工作由縣級人民政府負責;國省道干線公路建設由省、市(州)、縣(市、區)三級政府共同負責;中央、省實行定額補助,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落實配套資金,并與中央、省定額補助資金同比例到位的管理模式。鼓勵市(州)、縣(市、區)自行投資建設普通國省道干線公路,普通國省道干線公路養護實行省定額投入,鼓勵地方加大公路養護配套投入。縣級人民政府負責籌措農村公路發展資金,組織開展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和管理;中央、省對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實行以獎代補、定補包干政策;健全完善農村公路考核體系,將農村公路管養工作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推動農村公路向制度化管理轉變。 
  五是加大交通扶貧攻堅力度。落實全國農村公路現場會精神,將普通公路發展的推進工作與新時期片區交通扶貧攻堅結合起來,認真做好規劃指導、調研、協調和督導,按全省扶貧工作會議的相關要求,加快完成武陵山、大別山、秦巴山及幕阜山四個片區30個縣市的交通扶貧規劃編制,盡早啟動一批扶貧開發項目。 
  六是強化普通公路建設質量管理。從工程設計和建設各個環節著手,通過落實和完善設計施工全程質量監督制等制度,加強監督管理;通過大力推行設計標準化、場站建設標準化、施工工藝和工法標準化,把好原材料質量關口,提高和保證項目建設的質量。 
  七是強化公路治超和安全管理。深入開展部門聯動治超,推進地方政府主導治超。在路網結構改造工程方面,以國省干線公路、重要縣道、旅游公路為重點,繼續實施危橋改造工程和安保工程,加大國省干線公路災害防治工程實施力度,提高路網抗災能力。以神龍架林區、恩施州、十堰市為先行,組織開展農村公路高危路段安保設施、危橋改造大會戰,發揮先試先行作用,逐步向全省推廣。全面啟動“農村公路安保示范工程”,組織專業力量開展道路橋梁普查,建立病害道路、危橋險隧和臨水臨崖等檔案庫,加大農村公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力度,把事故苗頭、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