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義烏試點”助力國際貿易改革步伐不斷加快

2012-4-19 12: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如果你在每個攤位前停留三分鐘,那么你走完所有的商鋪,至少需要一年。”這句在義烏市民中流傳很廣的話,已然成為義烏市場繁榮的生動寫照。 
  去年3月4日,國務院正式批復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去年5月6日,國家相關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在我市隆重召開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動員大會,標志著義烏改革試點全面啟動。至今,義烏改革試點走過一年。 
  “一年來,我們緊緊圍繞改革試點總體方案和三年實施計劃,全力推進改革試點各項工作,重點爭取大政策、建設大平臺、完善大服務、形成大合力,取得階段性成果。”市委常委、義烏市委書記黃志平說。 
  政策創新———探索新型貿易方式 
  去年以來,盡管國際形勢風云變幻,但義烏對外貿易卻逆勢上揚,特別是對新興市場出口增勢強勁,進口貿易增幅也十分明顯。據統計,義烏去年對金磚國家出口額達10.4億美元,同比增長52%;實現自營進口3.5億美元,同比增長35%。今年一季度,義烏出口小商品20.1億美元,其中金磚國家2.2億美元,同比增長43.7%。 
  中國小商品城集團總經理吳波成說,把這些成績放到去年復雜多變的外貿背景下衡量,可以說非常不容易。正是“義烏試點”的實施,為義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增強了市場商戶和采購商們的發展信心。 
  從義烏對外貿易形式看,市場商品具有種類多、更新快、非標準化等特點,交易方式呈現單筆規模較小、貿易主體眾多、交易活動頻繁等特征。因而,義烏試點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確立一種以商品歸類管理、責任追究為主要內容,以“管得住、通得快”為主要特征的新型貿易方式。自去年3月“義烏試點”拉開序幕后,國際貿易改革步伐不斷加快。 
  由省商務廳牽頭,13個省級部門共同研究起草的義烏“市場采購”新型貿易試點方案初稿,經商務部等國家部門專家的充分論證,今年3月已由省政府上報國務院。此外,與新型貿易方式相適應的海關、檢驗檢疫、工商、稅務、外匯等5項配套監管政策也已形成初步方案。放寬市場采購貿易主體準入、合伙制企業外匯管理政策等正在醞釀,國土和金融專項改革也在穩步推進。 
  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推進浙江省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重點工作分工方案》,將18方面41項重點工作分解落實到商務部、發改委、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外匯局和浙江省政府等31個省部級單位。目前,國家質檢總局已率先出臺《市場采購出口商品檢驗監督管理辦法》,并從今年4月1日起試行。省工商局、省交通廳、省科技廳、省地稅局等部門也紛紛出臺支持義烏改革的意見和政策,形成中央、省、市協力推進改革的工作格局。 
  平臺建設———助推義烏轉型升級 
  面對這一歷史發展機遇,該如何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義烏的做法是,打造市場平臺和物流平臺“兩大平臺”,形成義烏經濟新的增長極。 
  這兩天,義烏市商貿服務業集聚區管委會建設規劃環保局副局長鮑建鋒在忙著編制義烏國際生產資料市場的工程量清單。“目前我們已經基本完成國際生產資料市場用地掛牌和施工圖設計,正在編制工程量清單,很快就將進入招標程序。另外,市場所在場地的基坑土石方工程已完成90萬立方米,占總開挖量的65%左右。” (下轉第2版) 
  (上接第1版)義烏國際生產資料市場是推進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義烏“兩區六城”戰略的核心內容,堪稱義烏當前的“一號工程”。根據規劃,義烏國際生產資料市場項目整體區塊規劃占地12.98平方公里,建設周期10年。其中,一期項目包括一期生產資料市場、國際電子商務城及海量數據處理區,規劃占地2.86平方公里,地上建筑面積280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140萬平方米,總投資達125億元,計劃“十二五”時期建成。該項目全部建成后,可與現有的國際商貿城互為補充,今后義烏有望成為全國生產資料最豐富、發展制造業條件最好的制造業洼地城市。 
  同時,義烏還加快推進物流交通平臺建設和展貿平臺建設。目前,交通運輸部已明確將義烏的小商品出口監管中心等8個物流和客運場站列入國家公路運輸樞紐總體規劃;國家口岸辦已同意將義烏航空口岸開放列入國家“十二五”口岸發展規劃;年設計作業量50萬標箱的義烏港一期已建成投用,義烏港二期正抓緊建設;為加快產業聚集,義烏還成立了商貿服務業聚集區,目前已引進和儲備汽車零部件、特種車輛、大唐電信等31個重大產業項目,引領義烏經濟轉型升級。 
  公共服務———創新政府管理模式 
  昨天下午,記者在義烏國際貿易服務中心辦事大廳遇到了前來辦理簽證延期的蘇丹商人Elnor。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說,他來義烏4年了,感覺義烏政府的服務很周到。 
  據悉,義烏市將公安、人力社保、國安、工商、外僑、商務、民航等7個部門的98項涉外服務內容匯集到一個平臺,首創了“政務超市”的模式,變多點辦公為集中服務,大大縮短了審批周期,提高了行政效能。 
  為支持義烏加快建立與國際貿易相適應的服務體系,省級各相關部門也紛紛簡政放權,省工商局賦予義烏工商局冠省名核準、涉外登記等18項“省級待遇”;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批準設立義烏分局,成立了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局;省教育廳下放義烏中小學招收外國學生資格審批權;省人力社保廳在義烏試行外國人就業期限延期政策;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全部升格為分行。 
  近段時間,經常前往義烏的采購商們發現了一個新現象,不少商品都貼上了“身份證”。“有了這個電子識別碼,就知道產品從哪里來,經銷商是誰,有什么問題都可以找到源頭。”在國際商貿城經營床上用品的葉倩說。 
  據了解,為完善義烏市場商品質量可追溯制度,提高義烏小商品的國際聲譽,年初,義烏開始試行小商品編碼系統,目前已在國際商貿城旅游購物中心、進口商品館、二區市場2000余家商戶中推廣應用。 
  義烏市試點改革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是全新的探索和一項系統性工程,一年來,義烏試點取得了明顯進展,但也有不少待破之題。比如,如何迎接電子商務的挑戰,形成實體市場與虛擬市場的融合提升;如何在打造最大出口基地的同時,加快發展進口與轉口貿易;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為改革試點及長遠發展增強智力支撐…… 
  “我們將進一步抓住機遇、用好機遇,通過改革試點工作,爭取早日建成‘兩區六城’:即市場新區和國際商貿特區,國際陸港城市、金融生態城市、先進制造業基地城市、旅游目的地城市、信用文明城市及幸福和諧城市。”她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