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處變不驚,轉“危”為“機”

2012-4-17 11:3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李國慶 丹建廣
    2008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和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的影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巨大困難和嚴峻挑戰,鋼貿行業大幅虧損,因資金鏈斷裂老板“跑路”現象頻頻發生。然而,河北冀物金屬回收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金回”)卻逆流而上,經營規模由2007年的8000萬元發展到了現在的105億元,4年增長124倍;經濟效益由2007年的200萬元增長到2011年的2000萬元,增長9倍。企業資產由2007年的7000萬元增長到2011年的15.7億元,增長21.4倍,現在企業凈資產已達到2億元,國有資產大幅增值,實現了跨越式飛速發展。金回究竟靠什么秘訣鑄就了豐碩成果?對于我們國有企業又有哪些啟示?
    做大做強——上下同欲;追求卓越——想事干事
    凡做企業者均想做大做強,金回也不例外。之所以金回最終能夠做大做強在于她的領導班子不只是想做大做強,也不只是喊“做大做強”,而是切切實實將做大做強內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金回公司董事長盧鵬飛,接任公司近十年來,從未休過假期,一年365天,有近300天時間出差在外,僅2011年一年盧董事長開車跑業務行程達到12萬公里,2008~2011年,4年行程近50萬公里(相當于圍著地球轉了6圈半)。從內蒙古草原鋼城到渤海之濱秦皇島;從北國冰城哈爾濱到南海之都鼓浪嶼,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神州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灑下他辛勤的汗水,留下他跋涉的足跡。(下轉12版)
□ 李國慶 丹建廣
(上接1版)
    盧鵬飛,只是“金回人”的一個縮影,金回公司不僅擁有他這樣一個忘我工作的“拼命三郎”,還有像他一樣的領導班子,“我們的節假日都是和一線職工一起過。”過硬的班子打造出過硬的精英團隊。幾年來,金回公司造就了“追求卓越,奉獻真誠”的企業精神,凝成了“只有大發展、快增長,才能站穩腳跟,才能擁有話語權”的發展理念,形成了“速度制勝,做大做強”的文化氛圍。現在,公司上下不僅時刻將“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慢了就等于退步”作為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更將這種劈波斬浪、勇往直前的精神引申到自身發展方面,時刻用“不學習進步就被淘汰,進步慢了就等于落伍”的工作態度來激勵和鞭策自己奮力前行。
    “借船出海”——由 “小”做“大”;“造船出海”——由 “大”做“強”
    自物資系統改制以來,金回公司由計劃經濟時代的“官商”,到市場經濟時代的“庶民”,曾經一度舉步維艱,瀕臨破產的邊緣,可用資金也只有1000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資金嚴重緊缺。面對嚴峻的形勢,金回公司堅持“突出發展不占用資金的業務,尋找生存之道,延續生計”的經營策略,將報廢車回收、拆解作為主項業務,30多名員工一起攻堅克難,不斷開拓市場,一舉打破連年虧損的僵局,成為金回命運的重要“拐點”。
    2008年,金融海嘯橫掃全球。面對低迷的市場形勢,金回公司主動出擊,迅速調整經營戰略。一方面,對原有客戶逐一走訪,與客戶患難與共,共謀發展。另一方面,積極把握市場動態,利用多數企業資金短缺,原材料采購難以滿足生產需求、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產品銷售量不穩定,生產計劃難以制定的“大好”機遇,從資金相對寬裕的“央企”及其他渠道借用資金1億元,充分發揮自身擁有專業物流運輸隊伍、擁有物流加工和鋼材經營業務等優勢,上控資源,中筑市場,下建網絡,在若干個企業之間構建起“鐵精粉-球團-生鐵-鋼材”的供應鏈,用入門資金購買原材料,投放到生產企業,再從生產企業取得鋼材,到加工企業進行加工,最后配送到下游用戶手中。用一筆資金盤活整個產業鏈,建立了以供應商、銀行、公司及生產企業為主的供應鏈模式,實現了由單一的差價獲利向獲取供應鏈綜合效益轉變,由傳統銷售商向綜合服務集成供應商轉變。“借船出海”,金回規模實力迅速提升,供應鏈業務為金回搭起成功的橋梁。
    目前,鋼貿行業形勢異常嚴峻,在其他公司停下觀望之際,金回公司抓住機遇,加快并購重組和項目開發,積極謀劃了滄州海興礦石加工項目,并先后收購了唐山庫存商品調劑有限公司;控股收購了邢臺物產大廈,開展煤炭經營業務;控股收購內蒙古寧城首鑫源礦業發展有限公司、與天津濱海港灣集團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天津冀物港灣礦業有限公司,開展墨西哥進口鐵礦石貿易及加工業務。通過控股收購與實業項目的開發,金回有效增加企業凈資產近億元,既快速增強了企業實力,又實現由傳統貿易向資源開發和控制轉變,形成了物流、加工、貿易為一體的經營格局。“造船出海”,金回由“大”做“強”,“實業支撐、項目重組”為金回插上騰飛的翅膀。
    心態決定狀態,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金回“跳出”原有思維方式,充分利用社會各種資源,不斷創新經營,依托供應鏈業務,將企業逐步做大、做強。“我們正在開辟和拓展國外的合作項目,預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永遠不知疲倦不言放棄的盧董事長說。
    賽馬不相馬——選才、育才、留才;以實績論英雄——能者上、中者讓、庸者下“選才、育才、留才”、“能者上、中者讓、庸者下”世人耳熟能詳,做企業者更應諳熟此道,但真正能夠做到的為數不多,金回屬于少數中的一個。
    在進人方面,金回的基本做法是“賽馬不相馬”。公司始終堅持“引進一個人才,帶起一塊業務”,“培養一個人才,鞏固一塊陣地”的原則,把人才招錄、培養、開發,作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措施來抓。每次招聘員工,董事長都堅持親自面試。
    在用人方面,金回秉承“有為有位”的思想,不管出身如何,不論職位高低,以實績論英雄,實行動態化管理,推行“不養閑人、不養懶人、不養庸人”機制,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2010年,一位剛上崗不到一個月的新員工,沒用公司一分錢,就拉到了一筆業務,為公司贏利幾萬元。因此,公司破格為其轉正,定級。現在這名員工已經升職為業務科長,2011年她為公司再次贏利40多萬元。員工有多大能力,金回就為其搭建多大平臺。同時,金回公司人才流動性也很強。現在的200多名員工中,2005年前的老員工除了十幾個人參加分流外,目前只有8個人。但員工平均年齡由過去的38歲降低到了27歲,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員工占全體員工的70%。目前公司員工的學歷結構、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形成了梯度化,趨于合理化,為公司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留人方面,金回始終堅持“發展依靠員工,發展惠及員工”的原則,時刻把握員工的工作狀態、思想狀態、生活狀態以及家庭狀況,始終通過明確企業發展愿景、設計合理薪酬體系、進行有效培訓、加強情感交流等方式來吸引人、培育人、留住人,為公司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人力資源保證。
    完善制度——“把好”管理“閘門”;健全機制——實現科學發展
    企業的快速發展,必須加強企業風險管控,否則,很難避免信息失真、風險增加等問題,從而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甚至使企業遭受重大損失。
    金回公司始終將嚴格管理、控制風險作為永續經營的基礎常抓不懈。幾年來,先后修訂了《業務流程與生產操作規程》、《崗位職責》、《財務管理制度》、《薪酬與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報廢汽車出入庫管理規定》等50多項規章制度,建立了與公司發展相適應的公司發展機制,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約束機制,建立了以流程和程序控制為核心的監管體系,以資金風險控制為重點的財務監管體系,以員工動態管理為主要內容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使公司步入了健康發展的良性循環軌道。
    為了進一步強化基礎管理,金回公司又將2011年確定為“基礎管理年”,出臺了《加強公司基礎管理實施意見》。根據業務與崗位的不同制定了詳細的崗位職責、業務(工作)流程及生產操作規程,建立完善了公司的管控體系,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實施有效監管。通過工作(業務)流程的制定、節點的銜接、風險的防范、人力資源的管理、投資的監管及客戶公共關系的維護六個方面進行系統的整合,融入到各項經營業務開展的每個環節當中,不斷夯實公司管理基礎。
    金回,危機之中,淡定從容;挑戰面前,鎮定自若;覆巢之下,轉“危”為“機”,值得其他企業寸步緊隨;金回,逆勢之中,縱橫捭闔,值得其他企業參考借鑒。現在,金回正以獨特的優勢、強勁的發展勢頭,昂首闊步,奮勇向前。讓我們期待金回在商海中縱橫馳騁,譜寫新的篇章。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