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空襲擾市場 銅價下行破位
2012-4-16 14:2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NO.1:道指下行 商品市場進入空頭格局
從美股方面來看,道指前期創新高之后,在一系列不如預期的數據面前,市場信心逐步減弱,美國國內資金重新開始向國際市場布局,導致股市的回落及美元的弱勢。可以看到,銅價的破位與美股的回落表現出較強的同步性。
從CRB指數近期表現看,在美國非農數據壓力和對中國經濟的擔憂下,原油價格和銅等其他大宗商品出現普遍下滑(農產品例外)。美國就業市場壓力較大,美國4月7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上升1.3萬人,至38.0萬人,預期為35.5萬。同時,3月非農就業增幅也創下2011年10月來最小增長。市場對美國經濟增長的持續性存疑,資本市場反應強烈,這一數據也成為許多期貨品種破位的誘因。可以看到,CRB指數目前跌破了紅線支撐位,開始向300點靠近。這也成為整體大宗商品形成空頭市場的一個明顯跡象。
NO.2:新興經濟體增長分化 中國經濟堪憂
新興經濟體出現分化,中國經濟放緩引人關注。4月12日公布的調查顯示,因為制造業反彈且服務業加速成長,新興市場經濟體今年第一季度的成長速度創下3個季度以來的最快增速。
不過,中國的增長速度放緩。匯豐考察了16個新興經濟體。根據21個服務業與制造業領域所編纂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今年第一季度PMI升至53.4%,不但高于2011年第四季度的52.4%,距離50%的榮枯界限也更遠了一步。
數據表明,與去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相比,今年第一季度的企業和服務業活動加速成長,略見改善。但數據仍然低于長期趨勢水準,還稱不上恢復正常。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放緩拖累了制造業整體。
而中國的PMI數據則出現了一定的分歧。中物聯最新公布的2012年3月官方PMI為53.1%,繼續位于臨界點以上。而匯豐PMI終值則為48.3%,顯示制造業連續第5個月環比放緩。
兩個數據再次“打架”,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數據來源有所不同。一般認為,匯豐PMI中小企業所占權重較大,中物聯PMI國有大型制造企業所占比重較大。
對此,數據的解讀是略顯負面,印證了在當前經濟狀況之下,占企業數量比重非常大的中小企業的生存壓力仍然較大。同時也意味著工業生產活動的減弱跡象,對商品市場形成較為不利的影響。
NO.3:進口與庫存水平較高
雖然目前銅內外套利窗口依舊關閉,但國內銅進口仍然強勁。
據中國海關總署4月10日發布數據顯示,中國2012年3月末,鍛造銅及銅材進口462182噸,環比減少4.6%。此前,在2月份進口大增17.1%至484569噸,達到歷史第二高水平。前3個月累計進口量仍然呈現偏高水準。
貿易商稱,國內需求疲弱已促使進口商將部分原定于3月到貨的合同精煉銅裝船推遲至6~7月。在1月春節假期過后,國內銅需求保持清淡,令那些原本預計消費量將在3月底至5月期間增加的進口商感到失望。
同時,中國的銅庫存相當高,交易所庫存加社會庫存可能超過80萬噸水平。這進一步打擊了現貨市場的多頭人氣,現貨商樂觀情緒有所消退。
對于銅庫存由國外向國內轉移的明顯趨勢,市場普遍認為,可能與融資銅相關度較高。進口的實物銅中,一直受市場關注的銅貿易融資仍占據了很大的比重(市場普遍預計在一半以上),并未因貨幣環境的逐步寬松而出現明顯減少。
而從今年1月下旬開始,內外銅套利窗口關閉,進口銅虧損始終維持在3000元/噸一線。大量進口銅滯留保稅庫,使得上海保稅區銅庫存3月底超過50萬噸。
由于銀行審慎對待遠期信用證開具,海運提單更易開具信用證,融資需求使得進口銅月內依舊大量到港,加重了國內銅價的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