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實現通遼市物流產業跨越式大發展

2012-4-15 20: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盧運北
    近幾年來,通遼市委、市政府認真落實通遼市第四次黨代會精神,高度重視物流產業發展。2011年,全市社會物流總額4150億元,比上年增長25%,商貿物流業增加值165億元,增長30%,占全市GDP和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11.2%和40.4%;貨運總量2.3億噸,增長20%;集裝箱發運量5萬標箱,增長25%;商貿物流業固定資產投資75億元,增長35%;重點物流園區營業收入250億元,各類專業批發市場交易額388億元,商貿物流業從業人員近20萬人,占全市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47%。物流業正在由傳統向現代轉型、從起步期向加速期推進,在優化產業結構、擴大社會就業、增加地方稅收、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因此,在第五屆、第六屆中國國際物流節上,通遼市先后獲得“物流中心城市最佳投資環境獎”、“物流中心城市杰出貢獻獎”,被商務部確定為“全國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范城市”。
    通遼市物流產業發展取得了可喜的階段性成果。下一步通遼市如何繼續抓好物流產業的發展,就這些問題,本報記者對通遼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秀芝進行了專訪。
    物流發展迅猛
    現代物流業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方式和管理方法,正逐漸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和增長點。近幾年來,通遼市物流產業發展迅猛、成績斐然,取得成效的主要途徑和方法措施有哪些呢?
    對此,李秀芝說,通遼市第三次黨代會確立了打造內蒙古東部乃至東北地區區域物流中心的目標。第四次黨代會又進一步提出要著力打造物流大產業,構建輻射城鄉、立足東北、承東接西、貫南通北大物流格局的戰略部署。“我們成立了物流業發展領導小組及工作機構,實行重點物流項目專項推進,聘請權威機構編制物流業發展規劃,制定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實施物流實績考核,現代物流業得到快速迅猛發展,區域物流中心建設成效顯著。”具體說來,這些成績的取得,與以下幾方面發展建設到位是緊密相關的。一是物流基礎設施構架基本成型,形成了以公路、鐵路為骨干,民航機場和通遼內陸港為輔助,輻射全市及周邊地區,連接東西、貫穿南北的綜合交通網絡;二是農畜產品、煤炭、建材、冷鏈等大宗及專業物流和批發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航空物流量突破千噸關口,高端物流業態進一步提升;三是農村牧區物流配送體系不斷完善,在全區率先實現“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行政村全覆蓋;四是引進了沃爾瑪、臺灣大潤發、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長春歐亞等國內外知名商業連鎖企業,啟動建設了一批城市商業綜合體;五是通遼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網上交易平臺、通遼物流園區公共信息平臺、科爾沁現代醫藥配送中心倉儲及配送電子管理系統等服務功能進一步拓展,商貿物流信息化建設實現了新突破;六是物流企業服務向多元化發展,傳統貨運、倉儲企業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進入國家3A級以上物流企業達11家。
    區位優勢明顯
    物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職能部門的重視和政策支持,同樣也與一個地區的區位優勢、交通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緊密相關。
    據李秀芝介紹,通遼市發展現代物流業,概括講有四大優勢:
    一是交通區位得天獨厚。通遼市是東北經濟區、華北經濟區、環渤海經濟區三大經濟區的結合部,是遼寧、吉林、內蒙古“三省”通商之地,是蒙東和東北商品物資的重要集散地。通遼火車站是全國鐵路重點樞紐站和14個貨物編組大站之一,有9條鐵路交會;有4條高速、4條國道、4條省道貫穿境內;通遼民航機場可起降大中型客機,開通了至北京、上海、重慶、沈陽、長春、哈爾濱、呼和浩特、鄂爾多斯、海拉爾等地航線;距大連、營口、錦州、葫蘆島等港口和滿洲里、二連浩特等陸路口岸比較近。
    二是地上地下資源富集。通遼市具有豐富的農牧業資源和礦產資源,是國家重點建設的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年糧食產量566萬噸。其中玉米485萬噸,特色農產品有綠豆、蕎麥等,素有“內蒙古糧倉”之稱。全市家畜存欄1500萬頭(只),其中黃牛存欄200萬頭,有“中國黃牛之鄉”的美譽,全市肉類總產量超過50萬噸。已探明礦產41種,其中煤炭探明儲量131億噸,石油遠景儲量8億噸,天然硅砂儲量550億噸,居全國之首。
    三是地區經濟持續增長。201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449億元,位居內蒙古第四位、蒙東地區第一位、東北地級以上城市第八位。全市財政總收入12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0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3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48元,農牧民純收入7216元。通遼市主城區人口60萬人,是東北區域商貿中心城市。
    四是發展環境優良。通遼市既借國家西部大開發之利,又享受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有關政策,特別在國務院批復的《東北地區振興規劃》中,提出加快建設沈陽、長春、哈爾濱和通遼四個區域物流中心城市,把通遼擺在了與東北三省省會城市同等重要的戰略位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又突出了通遼市在蒙東地區的物流中心定位,這些都為通遼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和有利條件。
    未來新的舉措
    那么,2012年通遼市物流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和重點工作有哪些?通遼市下一步物流產業發展將實施哪些新舉措?
    李秀芝告訴記者,2012年通遼市物流業發展目標是:以打造東北區域物流中心、東北亞國際物流節點城市為目標,以規劃為先導,以項目建設為核心,整合資源、做大產業,加快構建“一核、雙環、六線”的物流空間布局和“一個內陸港、兩大通道、四大網絡、十一大物流園區”為重點的物流發展體系,實現物流產業跨越式發展。全市物流業增加值220億元,增長33%;社會物流總額5200億元,增長24%;貨運總量2.8億噸,增長20%;集裝箱發運量6.5萬標箱,增長30%;重點物流園區營業收入330億元,增長32%;各類專業批發市場交易額492億元,增長2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0億元,增長33%;新安置就業5000人,增長25%。
    李秀芝還重點強調了進入2012年以來已經做和正在繼續做的重點工作:
    科學規劃指導實施。要強化《通遼市物流業主體框架規劃》的嚴肅性和法律地位。首先,各地要緊緊圍繞目標定位,抓緊進行本地區物流業發展規劃和重點物流園區詳細規劃的編制立項審批和實施工作。今年年內,在開發區綜合物流園區已經得到自治區批復的基礎上,主城區的科爾沁綜合物流園區、空港物流園區、木里圖工業物流園區和霍林郭勒市的中鐵煤炭物流園區爭取報自治區審批;其他各旗縣的重點園區爭取在市里得到審批。力求上下協調一致、統籌布局,指導物流業科學有序發展。其次,要建立物流工作和重點物流園區推進機制。市里已組建了物流專門辦公室,加強了經費保障,要求各旗縣市區也要有專門機構和重點物流園區管理人員,主城區要率先配備人員并給予相應待遇。
    推進“四大工程”建設。按規劃要求,首先,要推進園區建設工程。加快主城區“四園一港”和各旗縣市區加快融入東北經濟一體化的11個特色物流園區建設,完成征地拆遷和通路、水、電、暖等基礎設施。重點推進開發區20平方公里蒙東商貿物流城、科爾沁區綜合物流園區、空港物流園區和通遼內陸港建設,進一步增強通關達海能力。其次,實施產業聯動工程。在中心城區規劃建設18個商業綜合體,引導中心城區專業市場向物流園區聚集,實現物流業與商貿流通業的融合發展。今年年內科爾沁區要在白音太來市場、內蒙古科爾沁現代醫藥物流中心提升上做好工作。要推廣科區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招商物流的物流聯動發展經驗,促進物流企業嵌入生產制造企業供應鏈,推動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第三,加強物流信息工程建設。以中國移動通遼物流信息平臺、通遼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內蒙古特色農畜產品交易平臺以及各物流園區、專業市場為依托,加快推進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和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提高物流整體水平,促進轉型升級。第四,著力推進保稅物流工程建設。開發區要積極主動做好對項目業主的協調服務,抓緊完成保稅物流中心項目審批工作,確保今年開工建設,明年投入運行。
    狠抓物流項目招商。立足于物流業的做大做強、積極招商、科學選商,大力引進一批具有國際品牌的商貿物流項目。切實加大在建、在談重點招商項目建設、落實力度,以義烏商貿城、明華萬噸煤炭環保集裝站、蒙東煤炭物聯基地和中鐵物流為重點。今年要做好38個項目的跟蹤推進工作,還要努力引進和培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尤其是引進農副產品深加工、第三方物流、倉儲建設等品牌優勢企業,提升通遼市物流與相關產業關聯度。要充分發揮物流協會作用,在人才培養、物流統計、行業規范和內外聯絡等方面爭取更大的作為。要落實促進物流業發展的有關優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今年年內物流業各類投資不少于50億元。
    李秀芝副市長最后對記者說:“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是一項綜合性、復雜性的工程。我們將積極學習和借鑒外地的先進經驗,促進通遼物流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為實現把通遼市建成東北區域性物流中心的戰略目標作出貢獻。”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