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物流格局巨變致石油放儲操作復雜化
2012-4-15 20: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美國戰略石油儲備沒有以前那么名副其實了。
美國總統奧巴馬愈發可能在任內兩度釋放戰略石油儲備,旨在拉低接近記錄高位的油價。有專家表示,過去一年美國油市的物流格局發生了巨大改變,釋放石油儲備的過程現在也許將變得更慢、更復雜。
動用儲存在墨西哥灣4個巨大鹽穴中的7億桶石油,預計會進一步打壓全球原油期貨價格,讓駕車出行的民眾為油價松一口氣。如果全美汽油價格能因此不會漲逾每加侖4美元的話,奧巴馬也將在11月份的總統大選中因此受益。
路透社此前報道,英國將同意與美國合作釋放戰略石油儲備后,油價一度下跌3美元。英國官員表示,釋放油儲的時間和細節將在夏季前擬定,油價通常在夏季沖高。
但是將原油運送至相應煉廠處的物流操作變得比以往更復雜。
曾在布什和克林頓政府時期監督美國石油儲備事務的約翰·沙杰斯指出,得克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大型油管的運輸方向已反轉,將降低戰略石油儲備最大鹽穴的配送能力。
戰略儲備原油最終能找到買家這點幾乎毫無疑問,因為這些原油通常是誰出的競價高,就賣給誰。但配送這些原油的速度將比美國政府預期更慢。“美國物流系統在轉變。”美國前能源部情報局(EIA)主管卡魯索說,“那可能會促使管理戰略石油儲備的官員重新考慮該如何配送這些原油,尤其在極端情況下。”
石油儲備釋放安排對奧巴馬來說,幾乎跟爭取國際支持其這么多年來第二次干預油市一樣棘手,難度也不亞于防止共和黨以此為由對他發起抨擊,指責他在大選前耍手段。
當前,美國掀起頁巖油氣開采熱,以及從加拿大進口油砂原油增多,已經使美國能源版圖發生變動。目前石油行業都爭先恐后地把美國中部過剩原油運往墨西哥灣沿岸,與美國最初規劃戰略石油儲備時的歷史趨勢截然相反。
美國國會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創建石油儲備,初衷是以輸油管道為首要途徑,將石油從墨西哥灣運至該地區煉廠以及更北邊的買家。“事實上石油管線輸送方向是在由北向南,而非由南向北,這是一個重大轉變。”花旗集團大宗商品研究主管、美國前國務院能源專家愛德華·莫斯指出。
美國能源部稱,戰略原油儲備可對49家加工產能加總超過500萬桶的煉油廠以及5個海洋油庫輸送石油。500萬桶約是整個美國日加工總產能的三分之一。其設計運輸能力為下達指令后兩周內進行釋放,且可維持日均100萬桶的速度長達一年半,足以滿足國內需求的5%。
不過,行業分析師對此表示懷疑。莫斯稱,上述最快速度目前看來難以實現,物流問題已經限制了去年夏季政府釋放3000萬桶原油的速度。當時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一次釋放石油儲備,以應對利比亞供油中斷。
能源部表示,將定期詳細評估商用運輸能力,并對必要時每日向市場供應425萬桶石油抱有信心。但許多分析師懷疑,一次性需求會不會有這么高。沙杰斯說:“在沒有嚴重供應中斷的情況下,很難想像美國會按最大能力釋放戰略石油儲備。”
即便如此,這個系統的靈活性現在也已經下降。
沙杰斯表示,改變日運載量35萬桶的Seaway管線輸油方向,以將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地區的過剩原油運到墨西哥灣煉廠,這幾乎肯定會傷及位于得州弗里波特碼頭的布賴恩·芒德戰略儲油基地的釋油能力。該基地是四個儲備基地中最大的一個,能夠容納戰略儲備總量的約三分之一。數據顯示,去年釋放的石油儲備中約有43%是來自該基地。
2011年,至少有一部分釋出的戰略儲油發生方向偏離,被運到比墨西哥灣更遠的地方。特索羅石油公司購買了120萬桶原油,其全部煉廠都在西海岸。而東海岸煉油商太陽石油公司購買了140萬桶。奧巴馬總統去年針對瓊斯法案簽署了44道豁免令,以允許企業動用非美國油輪進行運輸。
KBR資深油市咨詢師馬克·魯特表示,若無法將石油迅速提供給最需要的人,釋放儲備的速度最終就變得毫無意義。“假設你有這樣的釋儲能力,但把石油運到不需要它的地方,對市場不會真有什么幫助。”魯特說。(路透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