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米面油價格將統一 產品集中配送結算
2012-4-14 16: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新京報訊 (記者杜丁)昨日,70余所京城高校在“第14屆高校食堂原材料招標采購大會”上聯合采購。市教委表示,今年首次將高校從基地直采的米、面、油納入國家儲備糧系列,實行全市高校統一價格,打破了以往“多買便宜少買貴”的現象。
八成京城高校“米面油”直采
據市教委學校后勤處副處長李異軍介紹,今年市教委與市糧食局進行了一項實質性合作,即借用國家糧庫,將高校從基地直采的米、面、油納入國家儲備糧系列。采購大會上,對中標的、來自直供基地的米、面、油三大類產品實行全市高校統一價格,并統一儲存至市糧食局糧庫,集中配送集中結算。
李異軍表示,此前一些規模較大的高校買的數量多,供應商給的批發價就稍低;一些規模小的高校購買同樣物品時,因為數量少,價格就相應提高,“統一價格可以讓更多高校參與到‘直采’隊伍中來,提高食品安全系數。”北京從2001年起實行高校伙食聯合采購,2009年底開始試點“農校對接”,學校直接采購的農產品價格較傳統模式低15%至20%。目前全市88所高校中已有70余所加入了高校食堂原材料聯合采購及“農校對接”直供基地采購。
此次高校米、面、油采購7個月的用量,預計量為:大米1.2萬噸,面粉7000噸,食用油5000噸,直到11月份新糧食下來。
直采品種擴至西紅柿黃瓜大蔥等
李異軍表示,通過開展“農校對接”,去年全市高校節約采購資金約3000萬元。今年全市高校爭取節約采購資金4500萬元左右。
去年高校進行了蔬菜直供基地采購的探索和嘗試,土豆采購成功鎖定了價格:從10月份到目前為止,一直是0.57元。今年會進一步將蔬菜直供基地采購品種擴大至西紅柿、黃瓜、大蔥等。
【算賬】
每天伙食費不超20元
中國農業大學建筑系大四學生李小剛每天伙食費不超20元。對于這不超20元的伙食,李小剛說,不敢說吃得太好,但肯定能吃飽。
他算了一筆賬:早餐2元,包括一碗豆漿(0.5元)、兩個包子(1元)和一個雞蛋(0.5元);午餐七八元:三兩米飯(0.75元)、一葷一素(7元左右);晚餐同午餐差不多,葷菜3元至5元居多,包括醬雞腿、排骨、帶魚等,素菜0.8元至1.5元居多,包括土豆絲、圓白菜等。
【現場】
采購大會學校企業“背靠背”
“先來8萬斤吧?好了再續。”昨日,北京體育大學飲食中心主任張國林一進入采購大會,就被“中筋”面粉所吸引。
昨日,188家供應商全都被擋在了采購大會門外。李異軍表示,大會采取學校與企業“背靠背”自主選擇的采購方式,屏蔽所有生產企業信息,學校完全根據產品質量和價格選購產品,并且保證所有學校享受相同價格、相同服務,全部采購過程在學生監督員監督下完成,保證采購程序“公平、公正、公開”。 新京報記者 杜丁
市區儲備糧油增至15天消費量
將通過競價銷售輪換儲備糧來穩定糧價;在東北等地拓建糧源采購基地
新京報訊 (記者廖愛玲)北京的“米袋子”狀況如何?昨日,市糧食局在全市糧食流通工作會議上表示,目前北京市區儲備糧油滿足居民正常消費量已由過去的10天提高到15天。
遠郊區縣儲備糧油增至5天消費量
據市糧食局局長李光祿介紹,去年北京糧食價格的漲幅低于全國平均數1.5個百分點,運行平穩。不過由于北京人口增長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糧食消費需求剛性增長,穩定糧油市場依然任務艱巨。副市長程紅指出,今年將高度關注糧油價格問題,“平穩運行是首要目標,包括穩價格、保供應”。
李光祿稱,今年對糧食行業著力7項建設,其中包括完善政策性糧食購銷,根據市場供求和價格變化趨勢,適時安排市和區縣儲備糧競價銷售,輪換儲備糧,以保持糧食價格在合理水平上基本穩定。同時,遍布全市的105個監測點可實時動態監測糧油購銷、儲存、加工、批發、零售各環節,準確掌握價格、供求、庫存信息。
據李光祿介紹,北京的原糧儲備可滿足居民6個月的供應,市儲備成品糧油規模由此前的10天正常消費量提高到15天,各遠郊區縣儲備成品糧油規模也由3天正常消費量增至5天。應急加工企業由10家增加到17家,確保儲備成品糧油處于隨時可動用狀態,應急能力與居民口糧需求大致相同,形成8小時、12小時、24小時三層送達圈范圍。
鼓勵北京糧食企業參與糧食產銷合作
為適應北京市特大糧食銷區的需要,北京在與河南、河北、黑龍江等糧食主產區建立長期穩定產銷合作關系的基礎上,鼓勵北京糧食企業參與糧食產銷合作。
全市已有20多家國有糧食企業在黑龍江、吉林、山東、河北等地,采取合作、租賃、收購、征地新建等方式,建立糧源采購基地108個。其中,以北京本地企業為主的基地19個,糧食收購量160萬噸,占全市總消費量的30%左右。
市糧食局表示,今年還將支持企業在東北地區建稻谷采購基地,在河南、河北等地建小麥采購基地,拓展外埠糧源采購基地建設,并支持具備條件的基地承擔市儲備糧異地儲存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