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浙江省“十二五”將大力推進智慧交通建設

2012-4-12 16: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十一五”實現 
  “四個建成一個培育” 
  記者:去年省交通運輸廳被交通運輸部授予“十一五”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工作先進單位,先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我省“十一五”以來交通信息化的發展概況。 
  鄭黎明:“十一五”期間,我省交通運輸信息化工作省級投入共5.5億元,交通基礎性信息資源庫初步建成、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取得成效、重點業務系統建設實現突破、交通信息服務質量明顯提升,多項工作獲省政府、交通運輸部的表彰和肯定,有力地支撐了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并實現了自身的發展。 
  我們信息化工作成績可以概括為“四個建成一個培育”:一是建成了一張安全可靠、互聯互通的交通信息骨干網;二是建成了一個內容豐富具有影響力的交通網站群;三是建成了一個統一高效的政務辦公系統;四是建成了一批實用先進的重大業務應用系統。如高速公路聯網收費、二義性路徑分析計費拆分、不停車收費系統、港航綜合監管系統、船舶免停靠收費系統、道路運輸運政管理系統等。在行業應用方面,建設了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成為部省共建物流示范試點省份;舉辦了中日韓物流信息服務論壇,探索了物流信息服務的國際間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推進工作的同時,也培育了一支熟悉交通業務、掌握信息化先進技術、愛崗敬業、能打敢拼的交通信息化工作人員隊伍,一套交通信息化推進的工作網絡和機制正在逐步形成。 
  記者:應該說大家都能感受交通信息化建設帶來的變化,但對其缺乏全面的了解,交通信息化在現代交通的那些領域發揮著它的作用? 
  鄭黎明:像ETC、聯網收費這樣,它所體現的效益十分直觀,而且受益人群十分廣泛,可以說是交通信息化工作的一個展示窗口。但另一方面,就像前面所說的,交通信息化工作的內容十分豐富,這項工作對打造現代交通的助推作用也是全方位的。 
  一是在交通基礎設施運行方面,提升了對高速公路、國省道干線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橋梁、長大隧道、高風險水域、重要航段和港口等基礎設施的監控;二是通過強化交通運輸市場監管與服務的相關系統的開發與運用,同時引導各市場主體的信息化建設,加強了對交通行業市場的監管和培育;三是安全管理和應急保障方面,通過重點建設了路網監控、車輛監控、水上指揮、交通安全管理等系統,為應急指揮處置提供先進手段;四是公眾服務方面,圍繞政務公開、網上辦事、公眾出行、客運售票,完善公眾信息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交通公共服務水平;五是行政辦公方面,通過開發應用各種政務信息系統,提升了機關效能,在打造透明高效和學習型、服務型機關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可以說,信息化應用已滲透和融合到交通運輸管理和服務各個領域,有效提升了交通運輸系統的通行效率、運行質量、安全性能和服務水平。 
  沒有信息化就沒有交通現代化 
  記者:今年夏寶龍省長在視察省交通運輸廳之前,還專門到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進行了視察,之后又到廳里專門了解了信息化工作的情況。如何認識夏省長的這一舉動? 
  鄭黎明:夏省長的講話既是對我省交通運輸事業進一步發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對我們交通信息化工作提出的新任務。夏省長講話的核心是要進一步建立、完善我省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加快發展現代交通。現代交通的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可以說,沒有信息技術就沒有現代交通。 
  比如,針對內河航運,通過船舶動態監管平臺可以做到實時統計;再如,通過GPS監管平臺,全省的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也全部可以做到實時統計、歸納和分析。若離開信息技術,就做不到這一點。目前來講,科學管理是必須建立在科學手段上面。通過這些手段,從被動的管理到主動的管理,從靜態的管理到動態的管理,從事后管理到全過程的管理,從模糊的管理到精準的管理,從單兵管理到協同作戰管理。 
  實踐證明,在交通運輸行業廣泛深入應用信息技術,是促進各種運輸方式高效銜接、提高運輸效率的有效手段,是增強應急處置能力、提升公眾信息服務水平的重要途徑,是轉變增長方式、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行業建設的有力支撐。 
  因此,以信息化帶動交通運輸現代化是一項事關浙江現代交通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我們把信息化工作擺到怎樣的層面都不為過,充分發揮信息化在現代交通大發展中的作用。 
  信息化工作 
  要突出統籌規劃頂層設計 
  記者:夏省長在視察省交通運輸廳時,提出交通發展不是差不多了,而是距離現代交通的要求還差很多。這對我省交通信息化工作是否同樣具有針對性? 
  鄭黎明:確實如此。我們在某些領域取得了很好的探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但在某些領域還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客觀地講,我們的信息化工作還處在一個“自然”的發展階段,認識還比較模糊,對信息化的理解、把握和推進還比較狹隘。 
  尤其是頂層設計缺乏,各自為政現象依然存在。我們出臺了信息化“十二五”規劃,但“規劃”只是解決了我們的目標、任務和要求,還不能夠完全解決頂層設計的問題。例如,當前各地紛紛啟動智慧交通建設,但對智慧交通的內涵、邊界、功能定位、技術路徑、載體等尚未開展研究。建設標準不統一,而不是從整合資源、互聯共享的角度建設信息化,系統功能大打折扣。 
  記者:您剛才提到頂層設計,這可以說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個熱詞。能否結合具體項目,談談對頂層設計的理解? 
  鄭黎明:信息化不是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只有準確的定位,才能定準了技術思路,才能清楚需要進行的工作。 
  比如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現代物流信息化是一個體系,包含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企業信息化的問題,主要是解決物流企業經營管理的信息化業務問題;第二個層面是信息化應用平臺,如寧波的四方物流等。以上兩個層面的信息化平臺的建設主體是企業,由市場發揮作用。但是這兩個層面都解決不了統一標準、集約建設、誠信、行業監管等幾個重大的問題,這必須由政府建設公共服務平臺來統一標準,最大限度地集成各方的資源,來大力地推進行業的信息化進程,尤其是提升中小企業的信息化進程。 
  這就涉及到平臺的頂層設計,具體我們從五個方面考慮:第一個定位要從現代物流信息化的體系建設來把握,我們是現代物流信息化的頂層,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而不是解決現在信息化的所有問題;第二個定位是平臺提供公共服務的平臺,我們必須研究提供什么樣的公共服務,這是平臺的生命力;第三個定位要從綜合運輸體系的建設來定位,綜合運輸體系的建設不僅僅是基礎設施的對接問題,還有一個信息的交融問題;第四個定位是要體現四大———大項目、大平臺、大產業、大企業,因為我們的信息平臺是一個樞紐,是一個國際水平的項目;第五個定位是作為先進技術發展應用的依托平臺。 
  目前,我省在物流公共服務平臺的頂層設計中牢牢把握兩點:一是要充分注重整合資源、信息共享。深入開展需求調研,對系統建設的技術框架、為實現技術路線、項目難點的應對方案都要有深入研究。在設計過程中,要切實破除條塊壁壘,充分整合已有的網絡基礎、業務系統和信息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和低效投入,逐步實現網絡互聯互通、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二是充分注重標準建設、管理創新。建立健全一套建設運行管理機制是信息化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制度保障,研究修訂交通信息化項目管理辦法,積極探索信息化標準化建設,提高資源共享、規范建設的水平。 
  力爭“三個率先” 
  確保走在全國前列 
  記者:“十二五”我省交通運輸信息化的發展目標是什么? 
  鄭黎明:“十二五”期間的總體目標是:信息技術全面融入各個子行業、各個領域。到“十二五”末,力爭在交通運輸綜合管理能力、公眾服務能力、三位一體港航物流體系、交通運輸安全管理等全局戰略性應用上取得明顯突破,在全國率先形成一套具有浙江特色的交通信息化標準體系框架,率先建成適應交通轉型發展要求的信息化基礎服務支撐平臺,率先在物聯網開發應用技術上取得部分突破,努力建設“智慧交通”,力爭成為“智慧浙江”建設中的行業示范,使我省的信息化應用總體水平繼續走在全國的前列。 
  記者:為完成上述目標,“十二五”期間信息化建設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鄭黎明:圍繞力爭三個率先,確保信息化應用總體水平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的目標。“十二五”期間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將全力實施“1145”工程,即建設、整合和完善一套建設運行管理機制,包括整體設計的信息化標準體系、架構一致的信息化安全體系、目標導向的信息化建設與測評體系;一組傳感網建設體系;四個基礎服務平臺,包括計算服務平臺、信息資源服務平臺、應用支撐服務平臺;五大核心系統,包括政務系統、交通工程項目綜合管理系統、交通運輸綜合監管信息系統、綜合安全管理和應急指揮系統。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