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100處省級危險路段 其中16處交通事故多發
2012-4-10 18:0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昨天,浙江省公安廳、省交通廳和省安監局聯合公布2012年100處省級重點治理的危險路段,這是2002年以來第11次向社會公布危險路段。
今年的100處里頭,交通事故多發點段有16處,其余84處均為臨水臨崖高落差危險路段。
省公安廳交管局高級工程師夏方慶表示,今年公布的這16處事故黑點,均未能滿足現行實施的公路技術標準。
上周,記者跟隨他探訪了其中3處最為典型的危險路段。
A.高速路事故王
黑點(段):沈海高速溫州南白象至平陽路段
數據:近3年來,每年事故接處警700起,其中去年多達747起,死亡21人,其中1.7公里長的三都嶺隧道,一年發生事故197起,占該路段事故總數的1/4。
記者現場報告:
南白象至平陽段,全長32公里。
原本設計日均流量僅為2.5萬輛的這一路段,目前日均流量已達5萬輛,今年春運時最高流量甚至突破了7萬輛。
去年7月,這里曾出過重大事故,快報也有報道:一輛合租去蒼南進海鮮的重型廂式貨車,追尾撞上了一輛重型半掛車,海鮮車上9人遇難。
交警說法:
為什么車流量大?
高速交警溫州支隊二大隊副教導員徐海宏說,除甬臺溫和金麗溫高速路在南白象大型樞紐互通合流外,這里由于橫跨甌海、瑞安、平陽和蒼南4個縣市,區間車流量大。
溫瑞平蒼經濟發達,公務、商務活動頻繁,其中來往溫州市區和各縣市的車流很明顯,特別是瑞安段日均流量已達6萬輛左右,“它已類似城市道路。”高速交警在執勤中也發現,這里頭有不少車,還明顯帶有城市的習慣,見縫就鉆等亂穿插現象較多。
此外,這段路沿線,由于聚集著浙閩邊貿水產交易市場、蒼南參茸市場、瑞安商貿城等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商販云集,吸引著大量貨車固定來往。比如,寧德、麗水、臺州等地的商販經常會七八個或10來個人合租一輛貨車來這里批發貨物,再趕回當地轉手賣給零售商。
在這樣大的車流量下,三都嶺隧道和被稱為“傷心嶺”的杭金衢高速路新嶺隧道,也有著類似之處,它們都是交通“瓶頸”,擁堵、事故多發且在節假日期間最為突出。
為什么疲勞駕駛死亡事故高發?
從2008年開始至去年,造成這段路死亡事故的元兇是疲勞駕駛,肇事車型主要為貨車——4年里,貨車事故引發的死亡數,比重最高的一年占了93.3%,最低的也有76.5%。
為啥這樣?除車流量飽和外,服務區的設置不合理,是這段路的先天硬傷。
溫州服務區和蒼南服務區間隔59公里,但溫州服務區并不在沈海高速路的主線上。徐海宏說,想進入休息,需繞行兩三公里,“很多司機不愿意。”而事實上,即便司機們愿意多走段路進去,里頭停車位也只有42個。
另外,由于它剛好緊連金麗溫高速終點出口(即溫州南出口),在夜間,這42個停車位,停得最多的也是等著天亮,要進溫州市區的貨車。
在徐海宏看來,這一系列原因,導致了溫州服務區,已失去了可提供休息的意義。
然而,這里要是不休息,也就意味著,會讓更多長途司機感覺疲勞。
B.地方道路接處警最多
黑點(段):328省道麗水碧湖下南山村路段
數據:去年一年接處警590起,5人死亡。
記者現場報告:
這一事故多發路段,僅2公里。
這是一條雙向4車道的長直路,中央的綠化植被隔離帶有半米高。
往麗水方向,它有個長下坡。上坡道與G25長深高速碧湖出口交織,下坡處還連接著一個大型交通轉盤——其中有近半
數的事故,即出在轉彎位置。
交警說法:
中央綠化帶的植被高度不夠高,也是造成事故多發的原因。畢竟這里對向開車,夜間車燈一照,司機就眼花了。
此外,這里沒有安裝監控設備,以至于很多司機超速行駛肆無忌憚。
這里最大問題,即在于交通轉盤和省道交會位置。
且排除超速不說,省道的設計時速為100公里,轉盤為40公里,即轉盤一進一出兩個交會點,本身很容易刮擦撞上。
而對于1.5公里14個口子,已遠遠低于公路建造標準——按規定,兩個口子最低不能少于500米。
在他看來,現在要做的,并不是封口子,而是把綠化環島廢除,改成按國家標準設置的T形交叉口,實施交通信號燈控制路口。
C.百公里死亡人數最多
黑點(段):220省道武義上松線吳宅村路段
數據:2公里范圍內,去年8人在事故中殞命。
記者現場報告:
這段路,一頭連接松陽,一頭通武義縣城。
上松線是一條雙向兩車道的二級加寬公路,兩側為非機動車道,車道都非常寬,且幾乎都是筆直的。
交警說法:
跟328省道麗水碧湖下南山村路段一樣,這段路兩邊同樣是村莊,事故也多為機動車撞行人或電動車的類型。
但從這些亡人事故原因分析,肇事車多半車速過快。
包括這2公里在內,交警部門此前已在上松線25公里范圍內,安裝了15個測速點——從抓拍的情況看,一天可拍到200多輛超速車。
經實地測量,這段路的機動車車道有4.5米寬,標準規定是3.75米,“這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為什么車道寬卻不是好事?他說,人開車有個動視力,車速越快,司機的可視范圍也就越窄。
換句話說,車速提上去了,但車道本身很寬,也會讓人感覺自己在安全范圍內開車。
由于車道寬,便給高速行車創造了視覺條件,但它還有不少村莊出入口、坡度等不具備高速行駛的其他道路因素,所以事故多發并不奇怪——車速快遇突發狀況時,多半就沒辦法再采取安全措施。
交通事故多發點段:指一年內500米范圍發生12起以上交通事故的路段,或國省道、重要縣道近3年來500米范圍內發生3起以上死亡交通事故的路段,又或者2公里范圍內發生3起以上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的路段,以及急彎、陡坡、連續下坡、視距不良、路側險要、交通環境復雜的路段。
臨水臨崖高落差危險路段:指臨水的水庫在常態下,水深1.5米以上,臨崖高落差在8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