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促流通將有大動作
2012-3-9 16:2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7日在“擴消費促流通和發展對外經貿”專題記者會上表示,相關部門目前正在研究出臺新的擴大消費政策,在今年繼續實施家電下鄉之外,下一步方向是吸納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等產品和項目。
陳德銘還透露,國務院初步決定,兩會后將以國務院的名義召開全國流通工作會議,以破解流通環節頑疾,從而降低最終消費成本和實現消費便利化。
將召開全國流通工作會議
在外需環境嚴峻、投資高增長不可持續的情況下,提振消費備受關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是我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根本立足點,是今年工作的重點,要著力擴大消費需求。
為促進消費增長,國家曾陸續推出包括家電以舊換新,家電、汽車下鄉,節能惠民產品補貼等刺激消費的政策。但部分政策已經到期截止。
陳德銘表示,今年在擴消費方面,除了家電下鄉政策繼續實行外,有關部門目前也在進一步研究,準備出臺一些新的擴大消費政策,研究的方向是推出綠色、低碳、節能、環保、便民利民的項目。
對于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流通環節,陳德銘指出,流通領域存在著很大問題,特別是環節多、成本高、效率低。數據顯示,去年和前年我國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接近18%,而大部分發達國家這個比例在8%-10%。
流通環節的問題往往會推高最終消費品價格并導致消費渠道不便利。為此,國務院初步決定,在兩會后以國務院的名義召開全國流通工作會議。據悉,現在已經有16個部門組成8個組分赴各地進行各項調查研究。
陳德銘說,我們要提高流通的組織化程度,一是大企業要做大做強,二是支持中、小、微流通企業發展。此外,要加強對公益性流通設施的投入,嚴厲清理流通領域的各項亂收費和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維持良好的市場秩序。
外貿增長10%目標可以實現
今年1月份,中國進出口增速出現“雙降”,并降至兩年來低點。對此,陳德銘認為,1月外貿出現負增長主要與節日因素有關。把今年1、2月份聯合起來看形勢會更準確。根據初步預測,1、2月合并起來看,進出口或將增長7%左右,“所以總體來看,我們今年還是呈小幅增長,而且有可能下半年形勢會好一點。”
陳德銘指出,外貿增幅下降主要是內外環境總體趨緊所致。國際上因為金融危機還在深化和蔓延,特別是歐債的問題影響了歐洲的消費;國內也存在各項推高成本的因素。
“我們估計,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全年外貿增長10%左右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但也要通過艱苦的努力才能實現。”陳德銘說。
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陳德銘指出,一是要穩增長,二是要調結構,三是要促平衡。所謂穩增長,就是保持外貿穩定的增長,保持現在外貿各項政策的基本穩定。比如說,出口退稅要保持基本穩定,即便有微調,也是鼓勵性政策多于限制性的政策;所謂調結構,就是要加快外貿發展方式的轉變;所謂促平衡,就是在穩定出口的同時,繼續鼓勵進口,使我國和一些主要的貿易順差來源國的貿易更趨平衡。
駁斥有關“中國不守規則”的指責
針對美國所謂“中國不守規則”的指責,陳德銘回應說,最近美國有關方面對所謂“中國不守規則”的問題橫加指責,而且把指責的重點說成是中國的“補貼行為”。
陳德銘指出,中國遵守的是加入的國際組織的規則,比如世貿組織的規則,但沒有義務去遵守某一個國家超出這些國際組織規則的內部法律和規定,“在遵守這些規則的同時,我們也和世貿組織其他150多個成員要求共同遵守這些規則,而不能"己所不欲,施于他人"。”
關于補貼的問題,世貿組織規則將補貼分為禁止性補貼和可訴性補貼,這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大部分世貿組織成員都有各種不同性質的補貼。陳德銘說,金融危機發生后,很多國家特別是美國將一些政府財政的錢給了企業,如美國三大汽車企業。中國因為恪守G20的呼聲,就不在金融危機期間實行新的保護手段,我們也并沒有對這些現象加以指責和發起大規模的所謂反補貼行動。
此外,美國日前宣布成立一個跨部門貿易執法中心,重點是對可能違反、損害美國企業行為的一些國家采取調動一切資源的最強措施。對此,陳德銘表示,中國一直嚴格遵守G20在多次會議上提出的各國避免出臺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承諾,美國現在出了這樣一個機構,我們將密切觀察,并依法保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將運用世界貿易的規則和機構進行溝通、交流,捍衛我們自己的利益。
對于中國對外投資問題,陳德銘表示,中國去年的對外投資有所增長,但是增幅不大。他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對外投資還會增加,“預計今年還會有增加,我們的雙向投資會逐步在較長的時間里趨于平衡。 ”
陳德銘還表示,將鼓勵有條件的中小企業“走出去”。這些條件包括其資本總量、人才結構等方面。(本文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