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三男子被騙后再坑別人 “組團”設局貨運詐騙
2012-3-7 14:2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男子中專畢業在政府部門工作幾年后竟因種種原因下崗了,在選擇自行創業中卻被人騙得一無所有,然而扳回本錢的心理卻使他選擇了一條人生灰暗的道路,他要用騙取別人的錢撈回被騙的錢,但是僅此一次就改變了他的一生。
日前,濟南濟陽法院對該案審理后,以馮向前、鄭仕元、田小飛犯合同詐騙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緩刑二年,并各處罰金一萬元。
“同病相憐”竟源于被騙
2004年11月,馮向前用自己多年積攢的“血汗錢”在省城開辦了一家“東海配貨快運部”,在經營配貨中被騙,給他造成難以挽回的巨大損失。
一次偶然的機會,馮向前在幫人到北京送貨時碰上了干快運的田小飛、鄭仕元,一路上同吃住也讓他們談得很投機。或許出于共同的發財夢想,一番小酒過后,三人商議共謀要干一件讓自己能掙大錢的事。于是一場經過精心預謀的“騙局”就這樣開始了,首先是給辦理假證廣告的打電話聯系后,用鄭仕元照片辦了一個名叫“王剛”的假駕駛證,并辦了一副車號為魯R-23的假車牌,準備用在田小飛從河南租來的藍色解放貨車上。
一天晚上,馮向前、田小飛、鄭仕元三人聚在一起喝酒時又想起各自被騙的事,發誓一定要騙他人補回損失。
幾天后,田小飛用手機給一個干配貨的叫張偉的打電話,得知他那有活干,便叫鄭仕元去張偉處簽了合同,用的“王剛”名字簽的。于是,馮向前、田小飛、鄭仕元拿著提貨單,開上那輛租來的解放貨車到濟陽縣的一家公司拉貨,并在此期間換上假車牌,裝了7.96噸PVC消霧流滴大棚膜,價值8.75萬元,準備拉往天津馮向前的兩喬處賣貨變現。貨車出廠時為下午四點左右。當貨車駛上濟南一外環高速公路后,他們便將假牌換回河南的真牌子,以免途中被查出事。當夜12點車到天津,他們下了高速后即找旅館住下。
次日一大早,馮向前打電話給其在天津的兩喬陸軍說自己手上有一批欠款頂賬的大棚用滴膜,請其幫忙找找銷路,陸軍過來見面后領他仨人又換了一家旅館住下。馮向前、田小飛跟陸軍去找買主,由鄭仕元守著看貨。接著,陸軍領他們從一個村租了一輛灰色“佳寶”面包車,先去一個叫楊柳青的地方聯系,聽那里人說當地不用這種東西,說河北永青那邊用的多,三個人又匆忙趕到永青縣城。轉悠問過七八個門店都說不要,他們幾個快要失去信心的時候,又找到一家賣農資的門市部,陸軍拿出發貨單給管事的看過,那人說要貨。
第二天,陸軍幫他們租了王子文的貨車,到馮向前他們住的旅館將貨物倒上該車拉到了永青縣城的那家門市部。誰知情況又發生了變化,那家門市部的老板卻改口說不要了,叫再去鄰近的固安縣城看看。馮向前他們因急于出手這批貨,又去固安城里轉了一圈,白忙活了一天也沒找到買主,便拉貨回了旅館,把車上貨卸下,重又倒上拉貨的原車上。后來,陸軍從他們的表情上總覺得有些神神秘秘的,心里不免有些擔心,就給他們找了一個地方把車上的貨卸下,便不再過問此事。
銷贓后終受法律制裁
正當馮向前他們為脫手不掉這批貨而感到煩心之時,田小飛說這批貨本該是發往菏澤的,不如運回去找個買主。此時,正急于脫手那批貨換錢的馮、田立即坐上長途車返回菏澤,先后在巨野、鄆城等地一些經銷農資類門市部聯系,最后跟某鎮一家門市部經理說定按每噸9400元要貨。
談妥價格后,馮向前、田小飛回到縣城給遠在天津的鄭仕元打電話,叫他將貨拉過來。由于最后一次放貨時田小飛已將從河南租來的空車開回家去了,鄭仕元只好另在天津租車把貨拉到鄆城。
貨到鄆城之后,馮、田、鄭三人一塊去那家門市部卸貨,經理當即付現金2.4萬元,又打了一張5萬元欠條給他們,三人便坐車回濟南了。貨出手之后,馮向前分給田小飛四五千元,鄭仕元得三千元。
但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三人最終難逃法律的制裁。(文中人物、單位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