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解決我國高速公路網中省際銜接路段“斷頭路”問題的提案
2012-3-31 14:3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全國政協委員 劉新文
高速公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近年來,我國高速公路建設取得可喜成績,到2009年底,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已經達到6.51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為全國交通事業實現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目前高速公路建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不少省份的部分高速公路路段與鄰省銜接路段還存在不少“斷頭路”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斷頭路”的存在,使得省際區域間交通不便捷,增加了運輸成本,客觀上影響了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交流,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因此,盡快打通“斷頭路”,對于改善沿線地區投資環境,實現路網整體效益的最大化,促進我國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有關統計資料表明,高速公路“斷頭路”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約占全國高速公路“斷頭路”總里程的80%,有近30%的“斷頭路”位于東中西部交界處。目前我國高速公路中仍有約6000公里的“斷頭路”,已經開工建設的約為3000公里。經濟發展差距越大的相鄰地區,產生高速公路“斷頭路”的可能性越大。而主線“斷頭路”中,有20條位于中國規劃的“五縱五橫”綜合運輸通道上。
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例,目前廣西與周邊4省的省際高速公路通道接口有18個,其中廣東7個、湖南5個、貴州4個、云南2個。現已建成通車的省際高速公路通道接口7個,其中廣東4個、湖南1個、貴州1個、云南1個。正在建設的省際高速公路通道接口4個。目前廣西已建和在建通道中的廣州到岑溪、廣州到賀州、岑溪至茂名、麥嶺至賀州、靖西至那坡等省際高速公路,與其連接的鄰省高速公路暫時沒有建成,存在省際“斷頭路”的問題,造成了“一尺未通,萬丈閑置”的現象。這樣的整體交通格局與廣西承擔的使命還不相適應。因此盡快打通省際高速公路中的“斷頭路”,凸顯通道效應是當前廣西交通建設中的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盡管從長遠來看,高速公路“斷頭路”是我國高速公路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現象,但其帶來的影響不可低估,主要表現在:一是影響公路交通的應急保障能力,在面臨大范圍的重大自然災害時影響十分突出;二是加大了跨省運輸車輛的繞行距離,直接增加運輸成本和能源消耗;三是制約了跨區域綜合運輸通道能力的發揮,使高速公路連通效率降低;四是造成了兩省區間交通不便捷,影響區域間經濟社會的發展,導致大量社會資源處于閑置狀態,阻礙了地區間交通一體化進程。
高速公路“斷頭路”的形成,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國各省份的經濟發展戰略、發展水平和產業布局與相鄰省份存在差異。因此,兩省區間對高速公路建設的重點和建設時間的安排是不同的;一些路段地形復雜,工程造價高,投資和施工難度較大、投資回收期長,難以吸引投資建設。另外,高速公路建設資金缺乏,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直接影響,融資難度比以往加大;國家對高速公路的規劃與地方省份規劃銜接不緊密,沒有統籌安排好相鄰兩省的高速公路建設。此外,近年來隨著物價快速上漲,建材價格和人力資本的提高,進一步推高了高速公路的建設成本等等。
打通我國相鄰省份的高速公路“斷頭路”,不僅有助于提高我國高速公路路網的直接經濟效益,更有助于提高路網的間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此,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第一,中央預算內、國債等資金優先安排有關高速公路“斷頭路”的項目建設。從金融、信貸、項目審批、土地等方面,對現有的與相鄰省份尚未連接相通的高速公路項目予以優先安排和資金傾斜。
第二,把目前國家尚未批準的地方區域規劃中的高速公路項目,納入國家統一規劃。
第三,交通部門應牽頭建立部省工作協調機制,推動省際加強相互協調。進一步加強對各省高速的建設方案、建設時間和技術標準的協調和統籌,形成共同推進高速“斷頭路”建設的工作合力,盡量避免產生新的“斷頭路”。
第四,交通部門應積極協調國家有關部門、簡化審批程序、縮短前期工作審批周期,抓緊土地審批、環境影響評估和項目審核備案。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項目初步設計審批后,允許著急的控制性工程先行用地,以便加快高速公路“斷頭路”項目的建設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