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快遞高速發展中面臨“內憂外患”
2012-3-30 13:3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期,快遞業的新聞不斷。日前,美國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與總部在荷蘭的TNT發表聯合聲明稱,兩家公司已經達成收購協議,UPS將以每股9.5歐元的價格收購TNT,收購價格接近51.6億歐元。
如果能夠獲得相關監管機構的批準,占據全球快遞市場絕對市場份額的四大快遞巨頭,將減為三家。據統計,在2010年,UPS占歐洲快遞包裹市場7.7%的份額,TNT占9.6%,兩者加起來已經可以與歐洲最大的快遞公司德國的DHL17.6%的市場份額正面抗衡。
UPS表示,預計收購后的年收入將達到450億歐元,同時新集團將產生4億歐元到5.5億歐元的協同效應。
另一個引起社會各界關注的新聞是,不久前,北京通州區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離奇的快遞“調包案”。北京宅急送快遞員孫某等3人在4個月時間內共截留快遞包裹6次,將其中的手機等貴重物品取出后,放入磚塊或廉價替代品。
這兩個貌似不相關的新聞恰恰折射出國內快遞業面臨國際巨頭競爭和自身服務水平較低的“內憂外患”。目前,我國快遞業已經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企業超過6800家,快遞營業網點達6.4萬處,快遞從業人員超過70萬。但從目前情況看,國內快遞業仍面臨著服務質量差、核心競爭力低等問題。
先看“外患”——國際巨頭加快整合。在目前的中國國際快遞市場,四大國際快遞巨頭占據80%的市場份額,每年獲利巨大。DHL通過與國內的央企——中外運合資的中外運敦豪,一直在中歐快遞市場上占據著第一大市場份額。
早在2006年,TNT就全資收購了當時的國內民營公路運輸巨頭華宇物流,通過四年左右的業務整合,將其更名“天地華宇”,并與其亞洲的陸運網絡進行對接,還推出了國內公路貨運領域的高端產品“定日達”貨運服務。“外資已經通過收購國內企業等手段進入國內市場。UPS與聯邦快遞也都向郵政部門遞交了經營國內業務的申請,未來政策一旦松動,國內快遞企業將不可避免面臨新壓力!睒I內人士表示。
從快遞行業發展規律看,區域內網點覆蓋的力度和廣度是其發展核心,因此,行業間的重組并購會提升相關企業的價值和競爭力。國內快遞行業的整合亦是不可避免。早前快遞公司星晨急便一夜之間“星辰隕落”引發市場關注,日前又有消息稱京東商城將收購快遞公司CCES。分析人士預計,并購整合將成為我國快遞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UPS合并TNT對國內快遞行業間的整合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今后5年快遞業優勝劣汰將會加劇。 再看“內憂”——服務水平尚待提高。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今年1月,他們受理消費者關于快遞業務的有效申訴10792件。其中,反映快件丟失及內件短少的1825件,占16.9%。當然,郵政管理部門一直在盡力推動快遞企業提升服務。據悉,《快遞服務》系列國家標準將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快遞服務》的“服務環節”特別明確客戶發件、收件時都應該“先驗后簽”。而新國標的執行,意味著快遞業“潛規則”“先簽后驗”要被打破,快遞企業如果不能盡快提升服務水平以適應國標,競爭前景堪憂。
我國快遞業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在今后一個時期內,我國快遞業面臨的主要矛盾仍然是需求遠遠大于供給,“十二五”期間,國家將繼續大力促進快遞服務與電子商務、制造業協同發展,積極鼓勵快遞企業向綜合型快遞物流運營商轉變,培育一批具有良好社會信譽、技術先進、網絡順暢、業務收入超百億元,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郵政企業。但高速發展中面臨的“內憂外患”更要引起快遞企業的高度重視,早日進入“又好又快”的發展階段。
(本文來源: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