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肖捷:增值稅制度亟待向廣度覆蓋

2012-3-27 13: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首屆嶺南論壇今日在中山大學舉行,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捷在演講時表示,營業稅改成增值稅之后,將以征收為主,調整為輔,這個改革如果在全國推開,全國稅收凈減收大概超過1千億。 
  肖捷說,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以后,大體上可以帶動GDP增長0.5%,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大體上可以提高0.3%,居民消費可以增長1%,出口的增長能夠拉動0.7%。同時還可以直接帶來新增的就業崗位約70萬。 
  肖捷指出,增值稅改革不但要推進深度,加大廣度更重要。在關鍵和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改革營業稅重復征收的情況。肖捷稱,希望廣東省能夠開展這項改革試點,因為珠三角加入這個試點,將會為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增添新的示范效應。 
  在談及上海試點時,肖捷表示,上海有12.6萬戶納稅人進入了改革范圍,大部分人降低了納稅負擔,由原來實行5%的稅率降為3%的征收率,稅賦的下降幅度超過了40%。 
  “一般納稅人,研發技術和租賃服務,以及75%的信息技術和金融服務,乃至80%的文化創業服務人稅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包括我們原來實現增值稅的加工納稅人,由于擴大了抵扣范圍,稅賦也都普遍降低。”肖捷道。 
  以下是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捷的發言全文: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來賓,上午好!首先感謝嶺南論壇能夠給我提供一次發言的機會。 
  今年1月1日,在上海進行的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是在2009年全面實施增值稅改革以后,我國稅制改革進程中的又一個標志性事件,因此,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就是“繼續推進增值稅改革,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我想利用這個時間講四部分。我表述的看法只是我個人的觀點,不代表我所在的部門的意見!我今天講的題目專業性太強,希望大家能夠耐心聽我講完。 
  下面我講第一部分的內容,增值稅制度亟待向廣度覆蓋。 
  1954年,法國率先在世界建立了增值稅制,近半個世紀以來,這項稅收已經在全世界170多個國家實施。一項稅收制度能夠在世界得到普及,表明了它具有獨特的制度優勢。增值稅的核心特征是它的抵扣機制,以貨物和勞務的增加值作用稅基,可以抵扣用于生產的貨物和勞務所負擔的增值稅。這一制度安排,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有效的避免重征稅。因此增值稅最初的理論構想者把這個稅種稱為改良的所得稅。 
  增值稅根據納稅人抵扣程度的不同,分為幾類:一個是增長型的,一個是消費型的,還有一個是生產型的。而且呈階梯性遞減,消費型增值稅最小。我國是在1994年進行的財稅體制重大改革中,建立了增值稅,當時是在貨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勞務領域實行了增值稅。從此之后,增值稅成了我們國家第一大稅種。不僅在財政收入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有力地推動了貨物生產流通領域專業化分工的發展。同時,增值稅的出口退稅制度也為出口貨物以不含稅的價格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隨著這項稅收制度的建立,我國以加工為主的第二大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并且成為全球最大的加工制造業大國和進出口大國。由于當時一些條件的制約, 1994年建立的增值稅制度,與世界大多數實行增值稅的國家的稅制相比,在改革的深度和廣度上還沒有完全到位。在深度上,主要是增值稅的抵扣不徹底,1994年改革的時候,固定資產還沒有納入到抵扣的范圍,因此對投資還存在著重復征稅。 
  在稅制的類型上,我們1994年建立了增值稅,還是屬于生產型的增值稅,它的稅級是比較大的,不利于鼓勵企業技術進步。 
  在廣度上,增值稅覆蓋面不完整,對勞務和不動產實行營業稅制度,增值稅和營業稅并行的制度,對專業化分工造成了重復征稅的約束,也導致了制造業納稅人勞務所負擔的營業稅和服務業所負擔的營業稅都不能得到抵扣。也就是說,各產業之間在深化分工協作上存在稅制安排的障礙。 
  2009年,我們以應對國家金融危機為契機,為了解決增值稅改革的深度問題,我國全面實施增值稅改革,將固定資產納入抵扣范圍,在推動增值稅由生產型向消費型轉變方面,我們邁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據稅務機關統計,從2009年到2011年,這三年期間,由于實行增值稅轉型的改革,這三年累計減少了5000多億稅收,明顯減輕了企業的稅收負擔。 
  這里我想跟大家說的就是,與解決改革的深度問題相比,現階段解決改革的廣度問題更為緊迫。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抓住機遇,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這里就包括不失時機地將增值稅制度引入到服務業領域,消除目前營業稅的重復征稅弊端,不僅是完善稅收制度的必然趨勢,也是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推動第二、第三產業的融合,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的迫切需要。 
  第二,我想講一下關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經濟效應,不僅體現在稅賦減輕對市場主體的激勵,更重要的是,也顯示出了稅制優化對生產方式的引導。比較而言,前者的作用是更加直觀,但是后者的作用影響更加深遠。這種傳導效應基本路徑,就是以消除重復征稅為前提,以市場的充分競爭為基礎,通過深化產業分工與合作,推動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和就業結構的不斷優化,促進社會生產力水平的相應提升。 
  為了客觀驗證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經濟效應,也就是我前面講的定性判斷。國家稅務總局曾經組織過一個專題研究小組,通過建立中國稅收可計算的一般模型,也就是CD模型,運用計量的方法,將增值稅改革做了一個量化分析。我們這個模型包括兩大部分,一個是所有的社會核算,有7大類,有11個賬本。另外一個是系列方程組,包含有7大模塊,我們參與預算的數據有3萬多個,運用這個模型,我們以2009年的數據做了一個模擬,這個測算結果顯示,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以后,大體上可以帶動GDP增長0.5%,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大體上可以提高0.3%,居民消費可以增長1%。出口的增長能夠拉動0.7%。同時還可以直接帶來新增的就業崗位約70萬。當然,這個稅收也要為此付出代價。我們測算了一下,這個改革如果在全國推開,全國稅收凈減收大概超過1千億。 
  盡管2009年的數據由于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不是太明顯,但是這個測算結果同樣可以證明,推進這項改革必將為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提供有利的制度支持。這是我想講的第二部分。 
  第三個內容,我想講一下關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考慮。擴大這個范圍,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涉及稅種的體制和一系列的制度。在稅種結構上,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以后,將形成增值稅普遍增收為主。在財政體制上,我們國家目前對增值稅是實行與中央的分稅,原來屬于營業稅的這部分收入,轉成增值稅以后,仍然歸屬于地方,保障地方政府的財政能力。同時考慮地區稅種主題。為了提高征管效力,改革以后這項稅收也有增收。 
  這些制度安排面臨的調整變化可以說牽涉的面和影響的面都很廣,推動這項改革要推動平穩協調和平穩的過渡。從理論上講,改革更加有利于制度運行的完整性和規范性,但是為了保證這項改革,毫無懸念地取得成功,有必要通過現行試點的實驗,有利于驗證合理配套措施,以便為全面改變積累經驗。 
  改革試點應當采取地區試點和行業試點交叉進行的方式,通過全面評估稅制的影響,涉及納稅人負擔、稅收收入以及對經濟運行的影響,為改革的全面順利實施提供一些有利的借鑒。基于上述考慮,改革的試點方案需要從試點范圍、稅制安排、過渡政策、收入歸屬以及稅收征管等各個方面,這項改革試點作出部署,試點方案向社會公布了,就不再說了。 
  最后,我想說一下關于改革試點的開展、情況和擴大試點的基本考慮。 
  今年1月1日以來,上海有12.6萬戶納稅人進入了改革范圍,在上海市的精心組織下,實現了稅制改革的平穩過渡。改革試點的時間不長,但是我們已經感覺到實現了四個方面的變化,一是降低了大部分人的納稅負擔,試點的小規模納稅人,大都有原來實行5 %的稅率降為3%的征收率,稅賦的下降幅度超過了40%。一般納稅人,研發技術和租賃服務,以及75%的信息技術和金融服務,乃至80%的文化創業服務人稅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包括我們原來實現增值稅的加工納稅人,由于擴大了抵扣范圍,稅賦也都普遍降低。 
  這里我要說明一下,我們也注意到,在改革試點當中,像交通運輸類企業,有部分納稅人稅賦有所增加,解決這個問題,根本上講還是要靠深入改革,完善相關配套措施,這是第一個變化。 
  第二個就是拓展試點行業和企業的試點空間。 
  第三促進企業發展和技術進步,這由制度安排優勢所確定。 
  第四,提升商品和出口能力,深度和廣度都有了提高。 
  上述這些變化顯示出了改革的成效,當然也有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隨著試點的延續,我們將及時進行總結評估,進一步完善政策,在此基礎上擴大改革試點的地區和行業范圍。 
  我這次到廣東來,也是希望廣東省能夠開展這項改革試點,因為珠三角加入這個試點,將會為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增添新的示范效應。 
  我就講這些,實在對不起,我也超時了,謝謝大家!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