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收費償債模式 或使收費公路發展遭遇兩難

2012-3-26 13: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交通運輸部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有兩個信息值得注意:一是前段時間五部委對收費公路的專項清理,共排查發現711個項目有問題,還是比較嚴重的;二是收費公路目前的負債高達2.3萬億元,負債率為64%,占到去年國內生產總值的5%。 
  但這里需要引起我們重視的是,為什么高速公路的負債率高達64%;另外,每年上千億的公路收費究竟流向何處。提出這兩個問題不但關乎高速公路的發展和債務風險控制,而且也關乎物價乃至通脹。 
  作為基礎設施建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交通運輸,根據經濟發展的規律,需要適度超前發展。正是基于這一考慮,經過10年發展,,基本形成了全國聯網的高速公路網絡,從而為改善人們出行,促進經濟增長作出了較大貢獻。然而,中國對高速路的大規模建設,采取"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方式。這既有政府財力不足的考慮,恐怕亦與政府部門對高速路的認識偏頗有關,即沒有把高速路作為一種準公共品來看待,從而過于強調其收費性質。因為"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方式早在1983年就開始實行,那時實行這一政策,確有不得已的因素。因此,到本世紀初,全國建起的高速路里程也不長。大規模的高速路工程是近10年的事。這個時期,政府的財力得到了極大改善,但我們看到,高速路的建設還是沿用30年前的政策。 
  "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最終需要民眾來買單。據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何建中介紹,近10年來,全國高速公路交通量年均增長率達9.5%,而2010年,全國各省份收費公路共收費2859.4614億元,按照這兩個數據反推估算,近10年收取的路橋費總額約17223億元,假如像吉林一樣,95%用于還貸,那么,收費公路的負債額就不是目前的2.3萬億元,而是減到0.7萬億元,負債率也不是64%,而是銳降到約20%的水平。可見,絕大部分公路收費都未用于還債,其流向何處需要主管部門一個交代。 
  對于如此之高的負債,盡管交通運輸部表示低于國內銀行業控制放貸的80%警戒線,風險總體可控,但是,若不采取得力措施緩解債務規模,還是靠目前這種與民爭利的收費方式還債,將會導致中國交通建設和宏觀經濟的兩難局面:一方面,假如任由公路收費泛濫,社會流通成本將會大大增加,從而引起最終零售價格上漲,造成通脹威脅,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最近發布的報告就稱,路橋費占到物流企業運輸成本的比重超過40%;不僅如此,收費還債還會不斷增加銀行系統超長期公路貸款數量,引起惡性循環,從而最終嚴重影響銀行系統整體資產質量,進而影響金融安全。另一方面,假如對公路收費進行治理,雖然會降低商品零售成本,但同時也會減少收費公路收入,從而使得其債務償還風險增加,進而導致銀行改變之前對該類項目貸款的態度。所以,不改變此種收費償債的模式,很難走出這個兩難處境。 
  根據何建中的說法,高速公路至少還需要10年左右的集中建設時期,才能夠比較好地適應適度超前的原則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這意味著在未來10年,收費還貸政策很難有松動,從而高速路的準公共品性質難以實現。雖然在這一過程中,為防止系統性債務風險,據稱交通運輸部門將采取相關應對措施,如落實公路債務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加強財政支持和投入力度;研究建立收費公路貸款與債務償還動態管理機制;爭取債務結構調整政策,降低短期債務風險;引導地方合理確定建設規模,保障重點項目,不盲目擴大規模,但對身陷收費還債路徑依賴,并嘗到甜頭的相關利益者來說,如何落實這些措施,不把償債責任轉嫁民眾,是一大考驗。(本文來源:華商報)  本文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