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干線貨物連續7年刷新世界內河航運記錄
2012-3-2 11:0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11年,長江干線貨物通過量達到16.6億噸,連續7年刷新世界內河航運紀錄!
與此相呼應的是,站在武漢美麗的江灘邊,只要稍微留意,你就會發現長江上“百舸爭流”的景象。甚至,十幾艘貨船組成的巨大船隊也并不鮮見!
那么,這些貨船上到底裝的是什么?跟百姓生活有何關聯?
長江上再現百舸爭流
昨日上午,天興洲長江江面,雖然透著一層朦朦朧朧的薄霧,但上下兩行船隊卻清晰可見。江面開闊,遠處的陽邏大橋忽隱忽現,這幅場景忽然有了幾分水墨山水的味道。
這樣的場景,在如今的武漢,并不少見。若是站在長江一橋上,只要天氣好,市民甚至可以看到散裝船上的貨物,大到鋼卷,小到煤沙,均是清晰可見。
“百舸爭流的景象好像又重來了!辈簧偈忻襁@樣感嘆。
作為武漢的老市民,武鋼的羅先生認為這并不意外。早在二十年前,他就認為10到20年內長江航道會重新成為“黃金水道”!耙粋是武漢在中部,東西南北貨物走水路的必經之地。第二經濟發展,大宗貨物,水運最便宜。比長江水量小得多的萊茵河,貨運量當年是長江幾十倍。”如今,他的這個展望正成為現實。
的確,據長江航務管理局發布的消息,2011年,長江干線貨物通過量達到16.6億噸,這已經是長江航道連續7年刷新世界內河航運紀錄。
昨日,長江航務管理局專家向本報記者表示,近年來,隨著沿江經濟的飛速發展形成了對水運的旺盛需求,長江航道整治建設大規模展開,航道通過能力大幅提升;船型標準化有序推進,干線貨運船舶平均噸位超過950噸。
數據顯示,位居湖北的武漢新港,從之前的5000萬噸,到2008年的8316萬噸,到2009年的8657萬噸,再到2010年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已經躋身于長江航線上為數不多的幾個億噸大港之列。
百舸爭流的景象,正是這一抽象數字的具體體現。
汽車、水果從水路來漢
長江上的貨船都運的是些啥?近來,看著長江上逐年增多的貨船,不少讀者向本報記者表達了這樣的疑問。
昨日,記者沿著長江武漢段進行了一番探訪。在長江二橋附近,在幾個小碼頭,矗立岸邊的是一堆堆黃沙。據了解,這些黃沙都是建筑用沙,這是長江上眾多小貨船的貨物之一。
而據航運人士介紹,相比于武漢新港區,這些不過是“小兒科”。
昨日上午11時,在由武漢卓爾控股的武漢國際集裝箱轉運有限公司,貨場內一片繁忙。在散裝貨碼頭,十幾噸重的鋼卷被轉運車運至江邊,在一陣陣轟鳴聲中,鋼卷被巨大的吊車吊裝上船。
而距離一步之隔的地方,一艘剛剛抵港的集裝箱船正在卸貨,幾十米高的橋吊將集裝箱穩穩地抓上岸,旁邊的堆場上集裝箱碼放到了八九層。
據該公司商務部經理李杰介紹,每天從這個港口進出港的航班有將近20趟,分別開往重慶和上海方向,包括了中轉和江海直達業務。
據她介紹通過該公司進出的主要是進口到武漢的汽車配件、機械設備、棉花、塑料等貨物,而出港貨物主要包括了本地汽車以及汽車散件,集成電路,食品,化工產品等。僅是該公司所在的陽邏港一期,去年一年的吞吐量就達到了30萬標準集裝箱。
據計算,如果將這些貨物堆到足球場上,堆1米高的話,則要鋪滿1000多個標準足球場。
這些貨物也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不少電子產品的零部件及成品,比如電腦顯示器,也都通過集裝箱進出武漢。比如,武漢很多食品廠用的塑料瓶,原料都是通過這個港口進入武漢的!耙苍S你手上的可樂,瓶子的原料就是通過港口上岸的!崩罱苷f。而進口的棉花,會進入本省的紡織企業,最終變成布匹,成為衣服走進市場。
“還曾經運送過來自臺灣的水果!睋罱浝斫榻B,2009年武漢臺中港快航正式啟動,武漢至臺灣水上運輸往來時間由10-15天縮短為6-8天,當時臺灣的水果就曾搭乘這第一個水運航班登陸武漢。同時,還有一些進口的葡萄酒,也會通過集裝箱的方式,從水路登陸武漢。
而這些,都不過是長江航運貨物的一小部分。
水運成本是鐵路的一半
“水運的貨物更多的是煤、燃油、礦石等,這些都與市民息息相關。”昨日,長江航務局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長江航道仍以這些大宗貨物運輸為主。
細心的市民都會發現,經過武漢市區的貨船,很大一部分都是裝運的煤炭。這些煤炭是從哪里運來,又被運送去做什么了呢?昨日,記者也為此進行了一番探訪。
“比如電煤,現在很大程度都依賴于水運。”而電煤是否充足,直接影響到市民的生活用電。而緊鄰陽邏港的就是陽邏電廠的電煤專用碼頭,通過水運進來的電煤,今年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碼頭上,電煤正被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岸上。據武漢海事部門介紹,冬季是電煤運輸高峰季節,又是長江枯水形成期,電煤運輸保障工作形勢十分嚴峻。隨著春運、春節的到來,華中地區用煤、用電量不斷增加,特別是武漢市陽邏華能電廠發電量加大,自長江而下和從海上通過水路運輸煤炭的需求急劇上升,陽邏電廠水上專用碼頭作業能力達到了每天1萬噸。
據了解,按照目前電廠的發電效率,一萬噸電煤可以產生3000萬千瓦時的電量,而在武漢的用電高峰,日用電量在1億千瓦時左右。
目前我省多家電廠對水運電煤需求較大,水運電煤主要來自三個方向,包括從北方秦皇島港經海運轉到長江運輸的“海進江”運輸方式,以及從安徽和川渝兩個方向的水運煤。來自省經信委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省內經過水運運輸的電煤超過70萬噸。
據陽邏港工作人員李杰介紹,選擇水路運輸的貨物多集中在這些低附加值的大件商品和對運輸時效要求不大的貨物。相對于鐵路運輸資源的稀缺,以及公路運輸的高成本,水路是最便宜的。而上港集團九江港務公司相關人員向本報記者介紹,根據他們的估算水路運輸的成本,只相當于公路的三分之一,鐵路的二分之一,這也是很多貨物走水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