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陳戌源:鞏固和發展上海航運中心的樞紐港地位
2012-3-18 13:4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特派記者王京
3月6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表團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上海港”)董事長陳戌源表示:“港口和航運高速發展的時代已經過去,全球航運運力運量嚴重不平衡,集裝箱的運力僅能滿足25%,大多散貨運力閑置,目前閑置將近8000萬噸。幾乎和金融危機時差不多,全國港口面臨結構性的能力過剩問題!
陳戌源稱,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仍面臨艱難的復蘇進程,“2011年全球航運業都是處于虧損狀態”,我國經濟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為鞏固和發展上海航運中心的樞紐港地位,需要提升沿海港口競爭力,進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快上海航運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重視發揮上海航運交易所在整個航運服務
體系當中的引領創新作用。對于上海航運中心穩固發展的具體措施,陳戌源建議,當前必須突破 兩個瓶頸:一是努力以洋山深水港保稅港區為中心,帶動開放沿海港口,提高中國港口的國際競爭力;二是要努力提升港口的支線能力,一個樞紐港要有通暢的網絡體系,其中就包括支線和干線的銜接。大力提高效率,滿足樞紐港的要求。
另外,上海航運中心建設是以上海為中心,江蘇、浙江為兩翼的共同體。從物流鏈的角度來看,一個完整的港口物流鏈,更多的是依賴周邊相關港口的合作,并能夠努力延伸到海外,尤其是樞紐港。因此,必須進一步推動長三角的港口合作,進一步加大走出去步伐。
與此同時,還要加快促進自身航運服務體系建設。陳戌源認為:“不僅需在政策上扶持航運金融業的發展,更關鍵是要進一步重視發揮上海航運交易所在整個航運服務體系當中的引領創新作用。上海航運交易所是上海航運中心建設的一面旗幟,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窗口。在功能與改革創新上,上海航運交易所還有很多的空間。航運服務業發展可以依托航運交易所平臺來更好地發揮作用,開展更多的航運交易業務!
據介紹,2011年,上海港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7.3億噸和3174萬噸,特別是水水中轉比例持續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