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討如何控制物流成本
2012-3-18 13:1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成本是現代物流的核心之一,高的物流成本是高水平物流服務的保證,這是物流系統效益背反性的體現。但是物流成本不是面向企業經營結果,而是面向客戶服務過程,所以,物流成本的大小就具有了以客戶服務需求為基準的相對性特點。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控制物流成本。
1物流成本的構成流通領域中的物流成本一般包括庫存/運送成本、運輸成本、發代方面的費用(貨主費用)和管理費用,其中:庫存/運送成本:利息、倉儲、稅收、折舊、殘損、人力和保險費用;運輸成本:貨運成本(公路、鐵路、水運、空運、管道);貨代方面的費用(貨主費用);管理費用:Ax(庫存成本+運輸成本,A為一常量,其取值范圍視具體情況而定)。企業的物流成本由供應物流子系統、生產物流子系統、銷售物流子系統和廢棄物物流子系統中的顯性成本和隱形成本構成.顯性成本存在于運輸、倉儲、裝卸、搬運、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傳遞等具體的基礎設施、設備資源和運作過程中,隱形成本存在于由于物流運作不暢導致的庫存費用增加所形成的資金利息成本、庫存資金占用的機會成本和市場反應慢的損失及管理不善造成的貨物損失和損壞的成本。
2我國現代物流成本控制的意義
2.1我國現代物流成本控制的現狀①物流管理體制各自為政。物流是一個跨部門、跨行業的復合型產業,其發展涉及國家宏觀經濟與對外貿易,涉及鐵路、公路、水路和空運等多種運輸方式,也涉及口岸監管、商務、土地、稅務和信息等其他相關部門。但各部門之間缺少有效溝通與協調,各自為政。所以跨地區的物流服務往往受到區域性局部利益的影響而難以得到良好的發展。②物流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建設規劃缺少合理統籌。內陸交通運輸設施建設緩慢,特別是集裝箱運輸中轉站發展較慢,集裝箱“門到門”的多式聯運未得到充分發展。目前,我國內地進出口貨物有70%左右是由內地以散雜貨形式集運到港區再拼箱,或拆箱后以散雜貨形式疏運到內地。服務于區域或城市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現代化物流設施相對缺乏。③多種運輸方式之間缺少良好銜接與配合,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使得各種運輸方式不能合理地發揮各自的優勢。
2.2物流成本控制對我國企業發展的意義由前述分析可知,實行物流成本控制,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益,對國家與企業都具有現實與長遠意義。
①實行物流成本控制,有利于改進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企業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物流耗費的大小。因此,企業要降低物流成本水平,就必須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不斷改進物流管理的方法及技能。從一定意義上說,加強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是企業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提高服務質量的一個激勵因素。
②實行物流成本控制,有利于企業產品價格。因為物流成本是產品價格的組成部分之一,所以物流成本的大小對產品價格的高低具有重大影響。通過對物流成本進行管理,使得物流成本降至最低,企業便可在一個較大的幅度內高速其產品價格,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同時,也可減輕消費者的負擔。
③實行物流成本管理,能為社會節約大量財富。物流成本是社會財富的一個減項。實行物流成本管理可以減少財產損失和商品損耗,減少社會財富的浪費;同時,亦可增加生產領域的投入,以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
3現代物流成本控制的途徑
3.1樹立現代物流理念,健全企業物流管理體制企業降低物流成本首先要從健全物流管理體制入手,從企業組織上保證物流管理的有效進行,要有專司物流管理的部門,實現物流管理的專門化。樹立現代物流理念,重新審視企業的物流系統和物流運作方式,吸收先進的物流管理方法,結合企業自身實際,尋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最佳途徑。
3.2樹立物流總成本觀念,增強全員的物流成本意識現代物流的一個顯著特征,是追求物流總成本的最小化,這一點對于企業構筑和優化物流系統,尋找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間和途徑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隨著物流管理意識的增強和來自降低成本的壓力,不少企業開始把降低成本的眼光轉向物流領域,這無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實踐中發現,不少企業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只是停留某一項功能活動上,而忽視了對物流活動的整合。其結果,一是由于忽視了物流功能要素之間存在著的效益背反關系,雖然在某一項物流活動上支付的費用降低了,但總體物流成本并沒有因此下降,甚至反而出現增加;二是將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變成只是利用市場的供求關系,向物流服務提供商提出降低某項服務收費標準的要求。如果物流服務供應商無法承受、而又可以拒絕的話,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便無功而返。
3.3加強物流成本的核算,建立成本考核制度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礎是物流成本的計算,物流成本計算的難點在于缺乏充分反映物流成本的數據,物流成本數據很難從財務會計的數據中剝離出來。因此,要準確計算物流成本,首先要做好基礎數據的整理工作。同時,為了保證企業物流成本的可比性,需要確定一個物流成本計算的統一標準,用以統一企業物流成本計算的口徑。傳統的物流成本計算按照運輸費、保管費、包裝費、裝卸費等功能類別統計,并沒有與物流服務水準聯系起來,也沒有按顧客類別和銷售業務人員類別計算物流成本,以至于物流成本上升的責任不明確。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是采用近年來日益受到重視的物流作業成本法。按照物流理論,物流服務與物流成本之間存在著效益背反關系,物流管理部門的任務是尋找二者的平衡點。物流部門具有降低物流成本的責任,但是,引起物流成本上升的原因簡單的講來自于單價和數量兩個方面。物流部門只能對單價,即單位作業成本負責,而數量責任則應歸咎于物流的需求部門。物流部門雖然無權干涉銷售部門的決定,但是可以通過向銷售部門提供詳實的成本數據來促使銷售部門考慮物流成本對于利潤的影響,而能夠影響銷售部門的就是成本數據。銷售部門根據物流部門提供的成本資料,會重新考慮物流服務水準的設定,或是從戰略的角度考慮維持現在服務水準,或是出于盈利的考慮降低物流服務水準。
3.4優化企業物流系統,尋找降低成本的切入點對企業的物流系統進行優化,就是要結合企業的經營現狀尋找一個恰當的物流運作方式。物流系統優化是關系到企業的競爭能力、影響到企業盈利水平的重大問題,應該得到企業上層領導的高度重視,從戰略的高度規劃企業的物流系統。同時,要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使各個部門在優化物流系統的過程中相互配合。物流管理部門作為直接對企業物流系統規劃和運營負責的部門,理所應當成為企業物流系統優化的主導者。優化物流系統不僅是物流部門自身的工作,還涉及到生產、銷售等部門,物流部門在企業的地位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物流系統化工作的質量。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物流系統優化,降低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