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內河資訊

長沙航運業迎來利好 樞紐提升“靠天吃飯”有望打破

2012-3-14 13: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10日,一艘5000噸級集裝箱貨輪駛進長沙港,成為該港有史以來接納的最大噸位貨輪。“該貨輪裝載271個標箱進港,如果用國際集裝箱專用集卡汽車運,至少需要135臺汽車;如果用火車車皮拖,那得用271個車皮。”昨日,正在碼頭起吊集裝箱的長沙港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后的連續降水,讓長沙航運人總算松了口氣,大家都盼著不要再出現去年的四季連旱。 
  本月初開始,湘江長沙段水位開始上漲,擺脫低枯,加上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10月將開始蓄水,多方利好聚集,湖南的“萊茵河”——湘江水運將迎來春暖花開的季節,“黃金水道”將流金淌銀。 
  連續枯水:7個月航運損失8000萬 
  從2009年開始,連續三年來,只要一進入枯水期,湘江河床裸露,就連城市供水也頻頻告急,讓人即使在時下豐水的季節里也記憶猶新,航運曾經多次遭遇的厄運如夢魘一般纏繞著湘江水運業和水運人,“一年兩頭枯”,尤其是去年四季連旱,湘江航運更是經受著三輪枯水位的挑戰。 
  記者了解到,去年8月以來的整整7個月,湘江長沙段水位平均處于25.35米~26.35米之間,低枯水位使航運跨年生產所受制約超過歷年。湖南遠洋運輸公司、上港集團長江物流湖南有限公司、長沙捷安航運有限責任公司、長沙暢通物流有限公司四大船舶公司,超千噸級以上貨輪全部只得調往長江至湘江運貨進湘江最下游港口,由社會中小型船舶擔任“二傳手”,進出湘貨物在長沙新港中轉。 
  “損失超過8000萬元。”長沙港一位航運專家說,“湘江超長枯水期,對航運、港口相聯系的企業有三大直接影響,即運輸成本增加;港口貨物吞吐量減少,貨源棄水走陸流失多;貨主的水運成本增加。” 
  成本比拼:水運只有陸運五分之一 
  “只要湘江水枯,超千噸級船舶進出長沙段都只能裝5~6成載。受水位制約,500噸級船舶都無法進出株洲、湘潭港。來自重慶、湖北、江西、河南、安徽、浙江、江蘇、上海等外省籍的大型船舶進不了湘江。減載、加載,加載、減載……只得如此倒騰于大船與小船之間,最終‘豆腐盤成肉價錢’,每噸中轉費用比直達要增加20%~30%。”一大型船舶運輸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湘江水枯時,只得站在岸上,眼巴巴地看著“肥水”流向公路和鐵路運輸。 
  “一臺經海關監管的國際集裝箱專用集卡汽車,只能裝載2個標箱,長沙至上海普通貨物的集裝箱,目前市場汽車運輸價格一個集裝箱在6500元左右。如果走水路,長沙至上海普通貨物的集裝箱運輸價格只需1250元左右。”長沙暢通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宏與記者算了一筆賬,集裝箱水運與公路運輸價格對比,一目了然。 
  記者了解到,從去年8月上旬至今年2月,瀏陽、醴陵大量出口美國、西歐、非洲國家和地區的煙花國際集裝箱,因要趕上海港班輪船期,先陸運至最下游港口裝船發運,不但給外貿出口增加陸運物流成本,而且給上中游港口貨源造成較大的流失。長沙港相關數據顯示,2009年該港共發運16019標箱煙花,2010年減少到8735標箱;2011年下降至3455標箱,僅為水位較穩定的2009年的46.36%,成為該港投產以來發運煙花最少的一年。 
  樞紐提升:“靠天吃飯”有望打破 
  不管是枯水還是豐水,湘江航運仍是“靠天吃飯”,不過隨著湘江長沙綜合樞紐今年10月開始蓄水,這一局面有望打破。 
  “大壩正常蓄水位29.7米,將高于26.35米的湘江千噸級航道設計水位3.35米,航道提升等級,超1000噸級船舶將干支直達暢行。”樞紐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工程竣工后將形成長120多公里的庫區,把長株潭沿江兩岸連接在一起,構成一個帶狀的濱水區域,成為全國獨一無二的高品位庫區城市群。 
  “除改善濱江生態環境,促進水上旅游業等外,受益最大的當數航運業,樞紐建成后湘江120多公里河段可全年達到二級航道標準,全國內河現代化的長沙港也將受益諸多。”市地方海事局局長易田宏介紹,為適應新形勢下加快內河水運發展的政策,與湘江2000噸級航道建設相匹配,充分發揮長沙港霞凝港區主樞紐功能,該港三期工程經有關部門批準,調整為6個泊位中的5個從1000噸級(兼顧2000噸級)調整為2000噸級(兼顧3000噸級)。 
  另外,記者從湖南株岳航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獲悉,湘江2000噸級航道建設一期工程(株洲至城陵磯)建設項目,湘江營田以下至城陵磯81公里航道整治工程一期工程,于2011年10月開工,今年10月后,城陵磯至株洲航段將提升到2000噸級船舶通行,加快了湘江長沙綜合樞紐下游有效通航能力的配套建設。可以預計,未來的湘江航運受水枯制約的“瓶頸”將被打破,湖南的“萊茵河”通江達海,物流全球的優勢能更好地凸現。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