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從未想過放棄要往好的方向努力
2012-3-14 13: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0天前,一條“破產短信”打亂了陳平的生活,此后的日子他只能“寢食難安”。3年前,當他告別15年宅急送掌舵人身份的時候,無論如何也不會料到,有一天自己會因再次創業受困成為焦點人物。回首20年創業史,今年52歲的陳平用“我赤條條的來到這個世界,必將空蕩蕩的離他而去,唯有精神永存”一句話歸納了自己的快遞人生。
不過,“我從沒想過要放棄,要往好的方向去努力。”昨天,星晨急便創始人陳平對北京晨報這樣說。他透露,“星晨急便的電子商務B2C業務已經和一兩家大平臺談好合作,會轉給他們去做;而1500多個注冊網絡要再整合后實現電子落地配,華東業務最晚再過兩周能恢復正常運行,華南業務一直就在正常運作。”
3天后才知道
自己成了新聞人物
“公司解散了,阿里(巴巴)7000萬,我的5000萬全部賠光了。現在客戶的2000多萬貨款加盟商非法侵占,也不能返還。1400多名員工兩個多月沒有工資,我已傾家蕩產。做生意有賠有賺,現在公司賠本了,懇請大家一起承擔,在此真誠地向大家說一聲:對不起了。”——10天前,這條夾雜著真假陳平疑問的短信,在被物流業內以及行業媒體相繼轉發后,蝴蝶效應般迅速產生巨大影響。
這條短信流傳3天后,陳平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新聞人物。陳平告訴記者,因為忙著處理公司事務,多日未上網和看報,是朋友打來電話才知道的。
此后的幾天,從早晨9點到晚上11點,陳平的電話一直沒安靜過。從單純處理公司事務變成應付各類電話,額外多出來的種種事宜打亂了他原本有序的進程。
而有加盟商向記者透露的另一種說法是,有內部人士能證實那條短信是由陳平發出來的,只不過是發給一個人的,而非群發。
只看到蛋糕很大
沒看清誰在吃
“選擇電子商務的定位是沒有錯的。但我只看到了這塊蛋糕很大,卻沒看清誰在吃。而一頭扎進去的星晨急便遇到了兩塊啃不動的硬骨頭。”陳平坦言。
陳平所說的“硬骨頭”,是他掌舵宅急送15年都不曾見識過的。起初帶著點賭氣情緒退出創辦了15年的宅急送,陳平擰著股勁兒要把“電子商務的小件配送”做成功,并把這一想法植入到星晨急便。結果,組建起來的一體化服務團隊對淘寶商家卻無法可施。陳平第一次透露:“因為這些淘寶商家的另一個身份就是申通、圓通的加盟商,他們銷售的商品有的不賺錢,只是賺點快遞費,競爭對手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利潤讓出來給我們?”
事先預想的好“骨頭”無從下嘴,陳平果斷地進入另一個電子商務陣地——B2B業務,“最困難的時候是阿里巴巴幫助了星晨急便,我很感激。”憑借股東阿里巴巴的優勢,星晨急便很快獲得一些資源,但僅這單一平臺的出貨量顯然喂不飽其在全國的1500多個網點。陳平告訴記者:“我當初的想法是淘寶不成,像京東、當當、凡客等很多電商都能變成我們的客戶,但沒想到卻被對方的自建物流擋在門外。這塊‘硬骨頭’也啃不動。”
有知情人透露,其實,阿里巴巴背景反而成了星晨急便的絆腳石,一直受到其他電商的排斥,“可以說星晨急便從阿里巴巴那兒拿了錢,但丟了資源。”
“加盟必然成為唯一、中國快遞特有模式”
堅持“云快遞”,星晨急便一直在發展其云平臺,陳平無奈的是:“因為平臺吃不飽,也跑出來和加盟商來搶客戶,最后誰都不受益。與其這樣,我就想著索性關閉客戶端,專心做平臺。”
據了解,陳平創造的“云快遞”平臺,是將公司的運營口岸、分撥、班車等中轉資源全面向社會開放,無論是直客、同行還是加盟網點都可以在“云快遞”平臺上實現貨物的全國配送。
陳平認為:“云快遞的模式其實就是加盟模式。快遞業的發展未來必定要延伸至縣、鎮、鄉。中國幅員遼闊,任何一家快遞公司都不可能把自建網點延伸到那么深,沒有企業能承受如此之大的成本投入,加盟模式是必然趨勢。我一直堅信,加盟模式必然成為唯一的、中國快遞特有模式。”
徐勇絲毫不贊同陳平的這一想法,“順豐在經歷了5年陣痛后,最終完成了加盟轉直營,王衛正是看到加盟模式的弊端。未來,中國民營快遞必然是直營為主,加盟為輔,加盟模式不會成為主流。以加盟模式做成功的龍頭快遞公司,未來最多也就是一、兩家。”徐勇說,“很多快遞老總都不愿意承認我這個觀點,但實際上卻在這樣操作。”
順豐加上“四通一達”,是中國民營快遞的龍頭企業。記者了解到,繼匯通速遞已經轉型為直營店外,直營、加盟并行的圓通速遞也完成了重點省市網點的直營店布局。“一二線城市的重點網點,我們都已經直營了。”圓通總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顯然,陳平選擇了一條充滿荊棘的路。“只有做未被證明過對或錯的嘗試,走別人都沒走過的路才是企業決策者需要做的。”陳平認為。
收購鑫飛鴻其實是用迂回戰術拯救星晨急便
錢沒賺著,成本卻居高不下,星晨急便每個月的運行都消耗著幾百萬元。讓陳平意識到另一個自斃的風險是,公司內部在爭搶客戶,導致加盟商的利潤一再被削薄。“星晨急便沒有更好的出路了,需要突圍。”作為創建人的陳平,他比外人更早地意識到這點。
絕大多數人的判斷是,星晨急便的“墜落”元兇是收購鑫飛鴻的結果所致。陳平無法向所有人表明,收購鑫飛鴻其實只是自己試圖用迂回戰術拯救星晨急便。憑借多年深入快遞行業敏銳的洞察力,陳平在堅守電子商務的同時盯上了“百姓的包裹”這個領域。“這是合并鑫飛鴻的真正初衷。”
合并鑫飛鴻,陳平看中的就是其網絡優勢,不過,這場聯姻并不被業內看好。
“前幾年,中全一也是看中中外運速遞的公關能力,中外運速遞則看好中全一的網絡,最后好端端的中全一速遞被搞得不成樣子。對于星晨急便與鑫飛鴻的合并,同樣擔心1加1未必大于2,搞不好就變成了0。”業內人士判斷。
中國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咨詢師徐勇更是認為,陳平把星晨急便的核心業務——代收貨款嫁接在鑫飛鴻這支以加盟商為主營模式的隊伍上,本身就錯了,“代收貨款就是要直營快遞去做,放給加盟商風險不好控制,弄不好獲得的不是資源,而是風險。”徐勇直言。
但陳平解釋,多數人都在曲解他的用意。“‘云快遞’是基于‘云平臺’之上的產物,因此也可以有多種運作方式,比如前期不做客戶終端,只做平臺。這樣建立一個龐大的快遞網絡后,轉而再進入下一個市場,找到電子商務和百姓包裹這兩大類客戶群。”
陳平也明白,找到未來市場并非易事,關鍵是要有個好的方向。明明路就在前方,卻繞道而行,陳平無奈地說:“我的處境和當年長征的背景很相似,所以只能用相同的辦法,采用迂回的策略找到像延安那樣的根據地,再打翻身仗。”
“我就像是堂吉訶德”
一個有著15年創建“宅急送”品牌背景的資深快遞人,背靠阿里巴巴這樣資金雄厚的投資方,有著志同道合的團隊,怎么會就干不起來一個快遞公司呢?陳平自省,星晨急便變成如今這樣,與自己性格急、對風險預估不足、貪大求快的心理以及沒深入了解市場變化特點有直接關系,“但公司還沒到不可控的地步。”陳平很有信心地說。
華東業務再過兩周恢復正常運行
星晨急便并不樂觀的現狀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除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個分點被爆人去樓空外,多個加盟商對公司也已不抱太大希望。江蘇一位包銷商表示,就當自己投資失敗,清算完就退出干別的事情了。北京一加盟商更覺得委屈:“公司還欠著我4萬多元呢,一直沒賺錢還賠錢。QQ群里有200多位星晨急便的加盟商,像我這樣的不在少數,目前有90家加盟商決定起訴星晨急便。”
縱使加盟商退出、資金告急,陳平也不輕言放棄,“我從沒想過要放棄,要往好的方向去努力。”
“坦白說,‘破產短信’是使公司矛盾升級的一個原因。現在再去想對品牌造成的傷害已經于事無補,接下來要做的,是讓消費者感受到的是我們的服務品質沒有下降。”在記者采訪中,陳平第一次對外透露,“星晨急便的電子商務B2C業務已經和一兩家大平臺談好合作,會轉給他們去做;而1500多個注冊網絡要再整合后實現電子落地配,華東業務最晚再過兩周能恢復正常運行。華南業務一直就在正常運作。”
陳平口中一再強調的華南業務,指的正是鑫飛鴻的業務。記者了解到,除了鑫飛鴻變成“飛鴻”單飛外,北京鑫飛鴻更是自稱已和香港快捷速遞合并。對此,陳平證實了鑫飛鴻在與星晨急便合并前已經“單飛”了一次:“北京鑫飛鴻是獨立法人,去年合并的時候沒有談好條件,因此星晨急便只是與深圳鑫飛鴻合并,拓展了華東、華南業務。”提到深圳鑫飛鴻單飛的事情,陳平表示:“他們改名沒有征得我的同意,我事先并不知道這件事情。”
不一定非是我們收購別人,也可以被收購
提到公司的戰略調整,陳平依舊富有熱情;談到債務,陳平則微露疲憊,“我記得3月7號那天,我去辦的抵押房產和車子的手續,貸出來300多萬。8號那天去給上海員工發了工資。當然,這點錢不足以彌補缺口,但我想竭盡全力。”
當得知部分加盟商要退出時,陳平第一次加重了嚴肅的口吻:“退網不是不可以,但要經過公司嚴格的審核制度。這其中涉及到有給加盟商的押金、發件費等費用,但也有部分客戶的代收貨款在加盟商手里,都要算清楚。”陳平直言,雖然困難,但加盟商的退出不是公司的致命傷,“以往也有退出的,也有新加入進來的,加盟商本身就是流動的。”
合并鑫飛鴻是否后悔?陳平認為還未到下結論的時候:“分兩種情況。如果徹底失敗了,回過頭來反思,我一定會后悔合并鑫飛鴻;現在是已經收了,我就會往好的方面去做,而且現在星晨急便剛好處在十字路口,是否有轉機要看三或六個月后的情況,到時候就會知道是否后悔了。”
在陳平的字典里,失敗的含義并非指星晨急便品牌的消失,一向不服輸的他如今也懂得“禮讓”:“也不一定非是我們收購別人,也可以被收購。如果市場認可我們的品牌,就延續下去;如果不被認可,也可以換。說實話,再往下我還沒想太多。
如果能給我2000萬或三個月
在記者深入采訪的過程中,有對合并鑫飛鴻不滿的,有抱怨星晨急便執行力不強的,但多位受訪者都用平易近人、善良、熱心腸來總結陳平的為人。“雖然不常面對面交流,但我給陳平發的郵件他都會回復,遇到問題也會積極處理,是個好人,只是星晨急便干實事的人太少。”北京一加盟商如是說。
與陳平相熟的中國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咨詢師徐勇更直接:“陳平有激情,但想法有時不實際,做事情沖動。他更適合和我一樣當顧問、參謀,而非帥將。”
宅急送現任總裁陳顯寶當年從陳平手中接管公司時,也這樣評價其胞弟:“陳平具有敢闖敢干的激情,但是有時候不穩健、不客觀。”
陳平并非不知道親人、朋友對自己個性弱點的總結,并十分認同。“ ‘急’就容易造成決策匆忙、貿然行動、顧此失彼,甚至導致相反的結果。細琢磨,好在我的另一個性格特質——‘善變’彌補了‘急’的缺陷。匆忙決策行事后,一旦意識到有誤我會馬上調頭,不會死鉆牛角尖。可能因為‘急’,我做了一件錯事,又因為我‘善變’,使這件錯事很快終止了,所以在沒有造成惡果和損失之前,我的‘善變’避免了‘急’可能造成的損失。”(本文來源: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