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用 制 度 堵 漏 洞

2012-3-10 18:1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李衛衛
    最近,筆者的一位朋友遭遇了一件蹊蹺事:期盼已久的快件終于拿到了,迫不及待地打開一看,卻不禁大驚失色——箱內郵寄的一款電子產品已不見蹤影,只有幾團廢報紙和一份產品使用說明書。
    “簽收時,我看外包裝完好無損,就沒開箱驗貨。誰知快遞員走后,才發現內包裝上被鑿出拳頭大的一個洞。”朋友告訴筆者。事發后,她第一時間與店主取得了聯系,對方也承諾會給她補發貨品。
    雖然沒有貨品損失,但是,卻讓這位朋友對快遞公司的好感和信任度大打折扣。而店主,也顯然只是快遞公司的 “替罪羊”。快遞公司如果對郵寄過程進行了有效監控的話, “毛賊”根本不可能這么輕易把貨品偷走。因此,快遞企業對此有無法推卸的責任。
    畢竟,相較于配送速度,保持快件的安全和完好,是消費者對快遞企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企業賴以生存的 “底線”。如果連這都做不到,所謂的 “服務質量”根本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企業自然也就失去了贏得客戶信任的基礎。
    但目前,隨著國內電子商務的日益繁榮,快件丟失、破損現象也屢見不鮮,類似 “手機變磚頭”等更是頻頻見諸報端。有網友甚至戲稱:如果你還沒有遇到過 “丟單”,只能說明你網購的次數還不夠多。
    而丟單、少件等現象之所以愈演愈烈,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產物。一方面,部分快遞公司為了迅速擴充網絡,紛紛采取加盟制。這種方式雖然在短時間內使網點數量大大增加,但由于缺乏監管,極易在管理上出現漏洞,從而埋下了隱患。
    同時,部分快遞企業對員工缺乏必要培訓,導致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加之快遞員流動性大,這也為盜竊等行為的發生提供了可乘之機。此前,就曾有業內人士曝料稱,按保守估計,在丟單、少件案件中,有20%以上屬于快遞企業內部“監守自盜”。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快遞領域還存在賠償上限額度過低的問題。違規成本低,也在無形中“縱容”了此類現象的發生。
    可見,要想真正扼住伸向快件的一只只 “黑手”,除了需要快遞企業健全管理制度之外,還應該在行業內推廣和完善人員審核、上崗培訓等諸多制度和標準,進一步提升從業人員素質。此外,相關部門也應該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快遞賠償方案,從制度層面進行約束。
    令人欣喜的是,日前國家郵政局專門發出通知,要求快遞企業嚴格執行收寄驗視制度。落實不力的企業將責令停業整頓甚至被吊銷經營許可證。看來,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出 “重拳”來對快遞行業加強監管。這讓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多種措施的實行,國內快遞行業的服務質量和水平一定會有所改觀。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