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陜西物流業快速發展 產業地位初步確立
2012-3-10 18:0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 楊恒
2011年,陜西省物流業保持了快速發展的態勢,物流業規模持續擴大。據初步統計,陜西全省社會物流總額達到22615億元,同比增長20%,物流業增加值達到820億元,同比增長12%,物流業增加值占三產比重達到19.7%,占GDP的比重達到7.3%。截至2011年年底,陜西省物流業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企業數量達到11872戶,其中,國家2A級以上企業35戶,占到全國的3%,西北五省的50%。物流業發展水平顯著提高,以西安國際港務區為首的七大物流園區建設進展順利,全省物流產業聚集態勢逐漸形成。中儲西安分公司、華譽、貝斯特等一批大中型物流企業日益壯大。物流行業領軍人物紛紛涌現,陜西省有5位同志被評為全國物流行業勞動模范,2位同志榮獲全國物流行業先進工作者。物流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資金支持力度加大,2011年共安排省級專項資金2.5億元,爭取中央投資1.2億元,支持經貿領域重點項目148個,撬動社會投資256億元,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具體表現在:
科學編制規劃。為做好全省物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省發改委積極落實國家發改委的要求,組建了物流業中長期規劃課題小組,奔赴全省各地市和重點物流企業深入調查摸底,在各地市發改系統經貿領域同志的配合下,完成了《陜西省物流業中長期發展調研報告》,為編制《陜西省物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2~2020)》奠定良好基礎,現階段正在加快規劃編制工作。同時,全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已形成初稿,今年將印發實施。
加快政策制定。以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精神為抓手,著力完善陜西省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為制定出一個符合陜西省實際的實施意見,陜西開展了一系列的調研,先后召開了4次座談會,走訪了20多家企業,咨詢了多位專家,征求了18個部門和相關處室的意見,8易其稿,提出了許多貨真價實的具體優惠政策。目前,陜西省的實施意見正在進行最后的修改,近期將經省政府同意后印發實施。
加大資金支持。為做好2011年度中央投資爭取工作,陜西加強項目儲備、嚴把項目審核關口,向國家申報了一批規模大、帶動作用強的好項目,并多次赴國家發改委匯報溝通,共爭取經貿領域中央投資11925萬元,扶持38個項目,比2010年多爭取2525萬元,同比增長了27%,為歷年最好水平。以物流園區、物流配送、農產品物流為重點,下達省級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1.6億元,支持83個項目,撬動社會投資187億元。糧油倉儲設施建設穩步推進,下達10個項目省級專項資金1.2億元,21個糧油倉儲設施項目前期工作正加快進行。通過中省資金的大力扶持,有效緩解了陜西省物流業基礎設施薄弱的瓶頸制約。
創新項目管理。去年開展了一次全省經貿領域項目大檢查,發改委會同財政廳組成5個檢查組,集中檢查了陜西省11個市區的9大類131個項目,涉及省內61個縣區,總投資357億元。通過這次檢查,探索和總結出了一套項目管理的有效辦法,形成了“一查兩會一評一公示”的項目管理模式,受到了省發改委祝作利主任的充分肯定。同時積極做好項目前期工作,推進項目早開工早建設,目前中國鐵路(西安)鋼鐵物流綜合服務基地、中儲西部國際鋼鐵物流基地兩個大型鋼鐵物流項目順利落戶西安,延安北物流中心和西北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項目順利開工建設。
推進招商引資。組織了“啟航國際內陸港復興絲路大物流——陜西開放型經濟新筑歐亞大陸橋主題活動”。行程16000公里,途經9個國家,拓寬了陜西招商引資渠道,推廣了本土名優產品,與霍爾果斯、阿拉山口等口岸簽署協議,和土耳其、荷蘭相關物流機構展開合作。在深圳組織召開了“陜深物流產業與商品交易發展座談會”,搭建了陜西省物流重點企業與深圳知名物流企業面對面交流洽談的平臺,進一步深化陜西與深圳經貿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兩地50多家大型物流企業參加了會議并達成合作意向。主動上門招大引強,陜西省發改委祝作利主任親自牽頭對接香港招商局集團來陜考察投資活動,積極協助企業多方位考察,點對點對接,通過在西咸新區和西安國際港務區的考察和洽談,招商局集團已決定在陜西省投資。
加強培訓調研。為提高陜西省物流行業管理水平,2011年7月舉辦了物流管理高級培訓班,邀請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耿書海、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分別就物流業規劃、政策、發展趨勢及項目策劃管理作專題講座,開闊了大家視野,了解了物流業發展的新趨勢,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為掌握企業的實際情況,先后深入10個地市,對中儲西安公司、潼關物流港、咸陽林鑫儲運等100多家企業進行實地調研,摸清了全省物流業的底子,發現了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有關建議,并及時向省政府領導作了匯報,得到了領導的肯定。為拓寬視野,開闊思路,加強了與兄弟省區的交流學習,組織相關同志前往四川、重慶、浙江、深圳等地考察,借鑒先進經驗,幫助進一步理清陜西物流業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