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物流環境優勢 日照港拉長臨港物流鏈
2012-3-1 14: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春節剛過,黃海岸畔的山東日照港傳來喜訊:該港在去年吞吐量突破2.5億噸基礎上,今年1月又完成吞吐量2403萬噸,同比增長11.1%,創開港以來吞吐量月度最高記錄。
日照市委書記楊軍在祝賀日照港取得佳績的同時,更是深謀遠慮地提出這樣的問題:假使日照港年吞吐量達到3億噸,7000億元貨值,而這些貨值的10%或者更多留在日照,會是什么樣的格局?
由于日照港近幾年的快速發展,日照的鋼鐵、汽車零部件、石化、漿紙、糧油食品加工等臨港產業異軍突起,去年38家重點臨港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利稅分別占日照市規模以上工業的49.2%、29%、31.5%。但是臨港產業在實現最大化價值,尤其在生產鏈、物流鏈和價值鏈方面存在不均衡的問題。如何加快臨港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激活產業鏈的價值,成為日照市委、市政府今年經濟工作“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的主基調。
激活生產鏈價值
不少日照臨港企業算過這樣一筆賬:把基地建在港口并建立管輸型進出物流,可使原料從港口進廠和產品運至碼頭都實現“零公里”運輸,大大降低原料進口和產品外運的物流成本,激活生產鏈成本價值。
日照臨港產業之一的中糧油食品加工產業區,雖在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但與日照港可說是“一墻之隔”。日照港用其配套的糧油專用碼頭和傳送管道,將貨物直接送到企業廠房。“零距離”的輸送,可為中儲糧油、中紡糧油和新良油脂等企業每年節約10多億人民幣,還吸引著幫基三維、恒隆糧油、凌云海大豆加工、棕櫚油及高附加值深加工項目落戶日照。
無獨有偶,日照港木片專用碼頭直通開發區的亞太森博,運輸成本降低和效率的提高,使其再度簽約投資450億元,打造全國最大的漿紙生產“航母”,擴大日照紙漿造紙和印刷包裝產業鏈條。
靠激活生產鏈價值,日照重點發展汽車用鋼、管線鋼、壓力容器鋼等高附加值的產品,并與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緊密地結合起來,拉長鋼鐵生產鏈條,打造精品鋼基地,到2015年日照鋼鐵年產能力可達2135萬噸。
日照市經信委主任高月波表示,依靠日照港激活產業鏈的優勢,經過“十二五”的努力,日照將培植一批過300億元、500億元的重量級企業,到2015年,鋼鐵、石化、汽車三大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將分別突破1000億元;漿紙、海洋裝備、糧油加工三個產業將分別突破500億元。
拉長臨港物流鏈
2011年,有兩個數字可以說明日照臨港物流鏈的潛力有多大:日照港吞吐量達到了2.5億噸;進出口額突破200億美元。
應該說,日照有著得天獨厚的物流環境和發展潛力,全市先后有物流企業739家,設物流園12家,進駐園區企業達190家。去年全市貨運汽車共完成貨運周轉量271.6億噸公里,同比增長7.08%。但與港口吞吐規模相比,日照的流通鏈條不夠“長”和“粗”,服務功能不夠齊全,與周圍地市相比存在著差距。據日照統計局的統計,陸上疏港貨物中,絕大部分運量由外地車輛承運,本地車輛承載量約占13%,外地車輛承載量占87%。
日照在發展現代物流業中遇到了尷尬,地方稅源的流失和物流業相對港口發展的滯后, 使當地決策者們把現代物流納入重點培育產業行列,及時把港口物流的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拉長港口物流鏈條。他們組織實施《關于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意見》,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引導發展第四方物流,促進綜合交通與現代物流融合發展,打造臨港現代物流產業。
日照著重建設了日照保稅物流中心和魯南(日照)國際航運貿易中心;吸引了大批物流企業進駐,駐地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物流企業達到700余家,成為臨港物流業的總部。嵐山區投資32億建成了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范區,已引進各類木材加工貿易企業108家,其中投資過億的7家,已發展成為江北最大的木材物流集散地。
山東日照今年在積極打造市場物流、保稅物流、外向物流、總部物流的基礎上,大力孵化信息服務業和金融服務業,力爭全市物流總額達到5700億元,同比增長18%。
精煉新產業價值鏈
日照臨港特色產業之一的鋼鐵,靠著全國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口岸,而利用的鐵礦石不足進口量的五分之一。以2011年為例,日照港進口鐵礦石1.3億噸,其中日照鋼廠僅“消化”2300萬噸,有1億噸礦石銷往河北邯鄲、山西長治等地鋼鐵廠。
如果從日照港帶動輻射或者增加吞吐量的角度來看,是積極的一面,但從經濟學的方面來分析,鐵礦石在日照“穿腸過”,沒有最大化地把資源轉化為當地經濟優勢,沒有“精煉”出生產鏈的價值。
面對著臨港石油加工產業的崛起,日照吸取鐵礦石的遺憾,注重精煉石化加工產業價值鏈,提升鏈條的內涵。隨著日照港30萬噸原油碼頭的建成運營,日照到儀征和東明輸油管線相繼投入使用,經日照口岸的原油解卸量將超過5000萬噸,與其產業配套的深加工企業呼之欲出。
嵐橋石化有限公司高檔瀝青生產項目去年9月投產,今年計劃加工150萬噸,增加值90億元;山東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100萬噸重質油項目今年9月投產,年內加工30萬噸,增加產值30億元;山東金石瀝青有限公司一期年產100萬噸重瀝青項目今年2月投產,計劃生產80萬噸,增加產值48億元;晨曦集團石化項目,年產5萬噸苯酐和年產15噸DOP(增塑劑)項目均已試產,今年可增加產值23億元。
與此同時,日照為形成石化加工產業集群,發揮輻射功能,實現產業價值鏈最大化,重點培育嵐山臨港石化產業園、莒縣臨港配套工業園、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精細化工產業園三大化工園區,到2015年油品加工能力將達2000萬噸,精細化工品比例達到40%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魯南臨海石化加工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