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區:轉型,新興產業方興未艾
2012-2-9 15: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考量區域經濟的實力,數據往往最具說服力。
剛剛走過的2011年,蕭山在主要經濟指標持續高位運行的情況下,通過規劃引領、結構調整、環境改善、平臺建設等大手筆,繼續勇攀高峰,實現新突破。去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46.78億元,同比增長11.1%,增幅高于杭州市平均水平;全區工業總產值突破5000億元,達到5025.4億元,同比增長16.5%。
綜合實力穩步增強的同時,蕭山經濟轉型升級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去年全區先進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產業分別實現規上工業銷售產值1269.5億元和558.8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1.8%和38.5%。
轉型,讓新興產業在蕭山逐漸生根發芽,發展壯大;升級,讓傳統優勢產業拓展了上游產業鏈,嘗到了掌握行業話語權的甜頭。轉型升級所帶來的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聯動發展,讓蕭山經濟正迸發出新的活力。
轉型,新興產業方興未艾
在國家大力提倡發展新興產業的時刻,敢為人先的蕭山企業家們在面對傳統產業遭遇產能過剩、成本上升等因素困擾后,紛紛“轉型”涉足新興產業,搶抓歷史發展機遇。
在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主干道鴻達路,一路亮著LED燈,節能且環保。這些燈都產自“杭州海鯨光電”,而這家具有LED完整產業鏈的高新技術企業,3年前還只是一家水泥管道廠。“新興產業是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向和增長動力的來源,節能、環保的LED燈市場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大。”該企業有關負責人高瞻遠矚地說。
這樣的“轉身”故事還很多,光伏企業“舒奇蒙”的前身做衛浴起家,在數據存儲領域擁有多項國家專利的“信核數據有限公司”的大股東之一是當地的紡織企業,“振亞紡織”從2006年開始,先后與兩個海歸博士合作創辦公司,從紡織業成功進入信息產業和生物制藥領域……
新興產業在我區方興未艾,目前我區汽車整車、先進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正在不斷形成。去年全區先進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產業分別實現規上工業銷售產值1269.5億元和558.87億元,分別增長21.8%和38.5%。
升級,傳統優勢產業搶占上游產業鏈
在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時候,我區傳統優勢產業中的龍頭企業,積極通過并購、合作開發等方式,搶占產業鏈上游,掌握行業話語權,實現了升級換代,為新一輪快速發展打下基礎。
我國最大和世界第三的短膠纖維生產企業——富麗達集團,去年出資2.5億美元收購加拿大一家原材料生產企業,成功進入行業上游產業鏈,并在當年就將其扭虧為盈。據了解,去年該企業為富麗達貢獻了6000多萬元的凈利潤。
此外,恒逸集團與中石化合作的己內酰胺生產線,掌控了下游錦綸紡絲企業的原料。據了解,去年我區化纖紡織行業新增化纖產能140萬噸,總產能達到640萬噸,實現規上工業銷售產值1335.7億元,同比增長22.9%。
傳統優勢產業的升級換代,為蕭山經濟發展拓展了新的空間。據了解,一個由傳統化纖業轉型升級而來,以高新纖維為主的新材料產業在我區方興未艾,“十二五”末可望實現產值2000億元。
此外,我區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通過技術改造以及引進新的生產設備等,實現了產值的大提升。去年全行業實現工業銷售產值921.6億元,同比增長28.9%。
產業聯動,迸發新活力
傳統化纖業轉型升級后,能形成一個產值達到2000億元的新材料產業,這種傳統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的聯動發展效應,為我區經濟迸發新的競爭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去年8月,我區與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共建的蕭山工業研究院正式成立,旨在通過工業計算技術、工業自動化技術、軟件與電子商務等支撐體系的建設,促進我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在這種聯動中,蕭山汽車行業正從原來以零部件為主轉向以整車帶動、零部件為支撐的新格局;而作為“國家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的江東新城,5年后新能源產業將實現銷售收入250億元。
為此,今年我區將堅持穩增長與調結構緊密結合,突出戰略性新興產業、特色優勢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導向。加快培育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業等十大產業,積極推進百強企業、優勢成長型企業、苗子型企業“三級梯隊”建設,力爭到2016年培育形成紡織化纖、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等三大千億產業,萬向、恒逸、榮盛等三大千億企業和18家超百億企業。
據了解,目前我區工業銷售產值百億元以上的企業為5家,產值10億元以上的為51家。(本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