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草根金融”力挺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
2012-2-8 14:1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11年,在宏觀經濟跌宕起伏的大背景下,嘉興市擔保行業逆勢而上,在銀根縮緊的情況下積極幫助中小企業融資,貸款擔保總額和期末在保責任余額都比2010年有大幅度增長,延續了近年來的持續發展勢頭。
業務均衡發展
支持實體經濟尤其給力
來自嘉興市擔保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1年嘉興市擔保機構全年累計貸款擔保總額約171億元,同比增長了93%;期末在保責任余額約113億元,同比增長了52%。其中,第一、二、三、四季度完成的擔保額都在40億元左右,各期期末在保責任余額也呈現穩步增長,全年運行比較平穩,沒有出現大起大落現象。
從業務類型看,2011年嘉興市不同擔保業務中,工業中小企業貸款擔保總額約81億元,同比增長84%。“這一方面折射出實體經濟迫切的融資需求;另一方面更體現了嘉興市擔保行業在宏觀經濟起伏多變的形勢下,克服困難,千方百計積極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社會責任感。”嘉興市擔保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此外,商貿業中小企業貸款擔保總額同比增長112%,繼續保持大幅增長態勢,但增幅比上年回落了24個百分點;汽車等消費擔保同比增長了27%,增幅與上年接近,也與嘉興市汽車消費的平穩增長相吻合。
做大業務的同時,去年嘉興市擔保機構還積極探索、持續開展業務創新。比如說,海寧嘉豐擔保有限公司就聯合商業銀行、保險公司推出了“保易貸”貸款擔保產品,對化解擔保風險作了有益的嘗試;桐鄉市誠信擔保有限責任公司則在全市擔保行業中,率先導入了擔保業務信息化管理系統,規范了擔保業務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嘉興匯杰擔保有限公司的“緊聯通業務模式”也對規范貸款資金使用和控制融資擔保風險產生了積極作用。
機構“有進有退”
行業發展漸趨成熟
2011年對國內擔保行業來說是起伏震蕩的一年。上半年,隨著對擔保行業規范整頓的展開,各地擔保機構紛紛領證并相繼開展業務,一片興旺景象。而下半年,由于個別地區民間借貸危機爆發,給擔保機構的正常擔保業務帶來了現實風險。特別是個別擔保機構違規經營、非法集資,不僅造成自身的滅頂之災,更給全行業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相比之下,嘉興市擔保行業在擔保業務較快增長的同時,總體運行平穩,沒有出現業務大起大落、擔保機構關門跑路的現象。
據介紹,2011年,經過全行業的規范整頓,至去年底,嘉興市共有103家擔保機構獲得了經營許可證,注冊資本金54億元。相對于之前備案的擔保機構,在機構數量上增長了約三成,注冊資本金增長了一倍。其中,注冊資本金達到或超億元的機構有15家,其中最大的為3.5億元;年擔保額在10億元以上的機構有4家,年擔保額在5億至10億元之間的有5家,這些都為嘉興市擔保業務量的大幅增長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記者也注意到,在嘉興市擔保行業平穩發展、機構增多的同時,去年也有數家擔保機構向發證部門主動退交了經營許可證。“這種有進有退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嘉興市擔保行業經過十多年發展已漸趨成熟。”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此外,在區域分布上,嘉興市擔保行業也顯現出更加平衡的態勢。原本相對比較薄弱的嘉善、平湖和海寧,在全市擔保總量中的比重不斷提高,2011年均實現擔保額超10億元,增速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嘉善、平湖2011年擔保總額同比增長均在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