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數據公布

國內生資市場短期內仍會維持疲軟狀態

2012-2-8 2:2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 張喆
    2011年,國際經濟環境復雜多變,歐債危機進一步蔓延,世界經濟增長乏力。我國宏觀經濟面臨的國內外形勢較為復雜,但我國政府堅持把“控通脹、穩物價”作為首要調控任務,一年來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實現了有效遏制物價過快上漲,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預期目標,實現了經濟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的有序轉變。
    2011年我國生產資料市場價格整體呈現前升后降的走勢。特別是2011年第四季度價格下行態勢明顯。
    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市場監測資料顯示,2011年12月份環比價格在上月下跌1.3%的基礎上繼續下跌0.9%;同比價格上升0.5%,比上月升幅進一步回落2.3個百分點。2011年全年來看,累計同比價格上升9.4%,累計比年初上升3.4%,其中翹尾因素占6%,比2010年同期下降0.9個百分點。
    從監測的大類品種看,2011年12月份除成品油價格有小幅上升外,其他品種價格均呈下降走勢。其中,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價格已跌破2010年同期水平,黑色金屬平均價格環比下降1.3%,累計同比上升10%;有色金屬價格環比下降2%,累計同比上升7.8%;化工產品價格環比下降1.4%,累計同比上升11.6%;煤炭價格環比下降2.4%,累計同比上升9.7%;成品油價格環比小幅上升0.13%,累計同比上升17.7%。
    各主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走勢情況如下:
鋼材價格慘淡收官
    從2011年全年來看,鋼材市場價格大致經歷了三波漲跌行情。首先2011年1、2月份由于鋼坯、焦炭和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持續走高,促使各主導鋼廠進一步上調出廠價格,同時中間商囤貨過節,導致春節前鋼價得以維持堅挺。隨著節后鋼廠的大規模復產,中間商的獲利回吐,同時市場需求趨緩,市場價格在2011年2月底就已呈現出節節回調的跡象,2011年3月份整體呈現小幅陰跌的走勢。
    2011年4、5月份國內建筑施工進入黃金季節,鋼材市場進入傳統消費旺季,市場需求回升,固定資產投資成為支撐整個鋼材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同時市場價格在前期低點反彈后,流通環節利用通脹預期強烈的形勢,炒作鋼材原料漲價,對鋼材市場價格也形成一定拉動作用。進入2011年6月份,汽車、工程機械以及家電等行業的市場需求逐漸萎縮,高溫天氣及雨季對建筑施工產生影響,下游終端需求下降,市場成交持續低迷,市場價格倒掛現象嚴重。而且鐵礦石、焦炭等基礎原材料價格持續下跌,成本支撐因素減弱。2011年6月份鋼材市場價格結束了兩個月的攀升,迅速進入下行通道。
    2011年7、8月份,我國鋼材價格整體處于震蕩整理的行情,并有小幅反彈。其上漲原因,一是受部分規格品種供應相對緊缺的影響;二是由于原燃料價格在高位上行,各主導鋼廠借傳統意義上的“金九銀十”消費旺季的良好預期相繼上調部分鋼材品種出廠價。但隨著價格的提升,下游采購需求持續低迷,市場價格上漲后勁不足。在2011年9月中下旬,隨著產量的持續增長,需求不旺,價格開始出現下跌。進入2011年10月份以后,由于鋼鐵期貨的頻繁跳水,其金融屬性對現貨市場的沖擊不斷增強,市場價格更是進入了暴跌階段。大多數品種的單月跌幅超過了300元/噸,北方、西部地區的部分市場跌幅更是超過600元/噸。
    2011年11、12月份,國內鋼市隨著天氣轉涼漸漸進入淡季,氣溫變冷導致北方市場甚至部分南方地區的成交都異常慘淡,市場需求毫無改觀。市場價格延續下跌走勢,并在2011年11月份價格同比出現回落。這是自2009年12月份以來近2年時間里我國鋼材市場價格同比首次出現回落。
    2011年12月份鋼材市場總體價格環比繼續下降1.3%,跌幅比上月縮小1.9個百分點,同比下降4.1%;2011年累計同比價格上漲9.7%,其中翹尾因素影響占7.4個百分點。監測的主要鋼材品種全線下跌,大部分品種價格已跌破2010年同期價位水平。其中型材、線材、中板和焊接鋼管2011年12月份環比分別下降1.2%、1.1%、2%和1.9%;同比分別下降2.3%、5.2%、6.7%和1.3%,2011年累計同比分別增長13.3%、13.1%、8.5%和8.3%。
有色金屬價格前升后降
    鑒于有色金屬越來越強的金融屬性,國際有色金屬市場已基本脫離了實際供需面,2011年以來歐洲債務危機、美國的經濟走向、美元指數的階段性波動甚至智利銅礦罷工等等地緣政治問題都成為國際有色金屬期貨市場借機炒作的因素,進而影響國內有色金屬市場價格波動劇烈。從2011年全年來看,我國有色金屬市場整體價格月環比有6個月在上升,另一半時間在下挫,且下挫的幅度整體要高于上升幅度。
    2011年年末,歐洲方面的利空消息不斷,市場憂慮歐債危機向法國、德國等歐元區核心成員國蔓延,避險情緒升溫,美元指數持續走強。而國內方面,下游房地產、汽車、家電和電力設備等行業產品產量同比增速下滑,某些產品還出現負增長,企業生產積極性受到抑制,下游廠商也處于去庫存階段,有色金屬市場面臨著市場需求下滑的局面,市場價格仍處下降通道。
    2011年12月份當月市場價格環比下降2%,同比下降9.9%,2011年累計同比上升7.8%。其中多數品種經過8、9、10這3個月的大幅下挫行情后,至2011年年底價格水平已跌破2010年同期水平。如銅、鉛和鎳12月份環比分別下降2.7%、0.1%和3.2%,同比價格分別下降15.2%、10.8%和28.4%;2011年累計同比分別上升12.5%、2%和3.1%。
化工產品價格波動劇烈
    2011年年初化工產品市場價格繼續2010年年末的上漲勢頭。但隨著宏觀經濟緊縮力度的加大,下游方面受資金鏈緊張等因素影響,市場需求下降,人民幣匯率波動導致大量進口貨源充斥國內市場,同時還受到國際油價、國際化工產品期貨市場價格對國內市場價格的沖擊。從2011年全年來看,我國化工產品市場價格基本呈一升一降的整體走勢,年末4個月呈持續下挫行情。
    從主要品種變化情況看,其一,受季節因素及市場供需面影響,天然橡膠、合成橡膠市場價格波動加大,2011年12月份環比分別上升0.9%和0.5%,同比分別下降19.1%和2.5%,累計同比分別上升29%和22%;其二,主要塑料品種價格幾經波動,至2011年年末價格已基本低于2010年同期水平,其中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同比分別下降10.3%、18.3%、8%和0.9%,累計同比分別上升2.3%、2.1%、11.4%和10.9%;其三,芳烴類產品中甲苯、二甲苯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7%和4.6%,同比分別上升21.5%和22.2%,累計同比分別上升19.8%和24.7%;其四,“三酸兩堿”等無機化工產品中,硫酸和燒堿環比分別下降0.5%和2.8%,同比分別上升11.1%和23.7%,累計同比分別上升8.1%和20.7%。
煤炭價格走勢平穩
    近1、2年,用煤企業淡季存煤,有效平抑市場價格波動,規避夏季因為雨、霧等天氣造成的運輸因素影響,已逐漸成為市場共識,致使我國煤炭市場已基本無淡季、旺季之分。相反,傳統季節性消費旺季往往伴隨的卻是市場價格的下跌行情。
    2011年一季度隨著我國各地的氣溫逐漸回升,社會用電需求逐漸萎縮,取暖用煤需求下降。同時,全國重點電廠和主要港口煤炭庫存保持高位,市場采購力度也在下滑,部分煤炭生產企業下調市場動力煤的港口合同銷售價格,市場整體價格呈現持續小幅回落的走勢。
    2011年4月份后,受到大秦鐵路檢修、國際煤價高漲、用煤企業的淡季儲煤以及運輸因素的影響,煤價快速上揚的行情持續了近3個月,至6月底7月初,才止漲高位趨穩。
    2011年7、8月份,我國煤炭市場供應充足,煤炭產量、鐵路運量、港口轉運量均保持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滿足了各相關行業的能源需求。國內多數地區進入夏季豐水期,全國水電發電量迅速增加,同時氣溫較為涼爽,有力的抑制了夏季酷暑帶來的居民用電量增長,火力發電壓力減輕。由于2011年4、5月份電力企業加大了煤炭儲備來應對夏季高峰,經過此番搶購,各電廠庫存量均保持高位。此外,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加工業開工率下降,工業用電量有所下降,下游電廠購煤積極性減退,導致市場呈現出旺季需求不旺的行情,煤炭價格連續下跌。
    2011年9月份,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出現大幅下降,四川、湖南、江西、廣西等省累積降幅超過10℃,局部地區達到16℃左右。同時為保證冬季正常供熱,山東、陜西等地的供熱、電力企業已提前行動起來,開始冬儲煤。
    隨著天氣漸冷,取暖用煤、用電需求上升,但國內其他相關耗煤行業,尤其是冶金行業用煤需求卻成下降勢頭,一升一降導致2011年冬季我國煤炭市場整體供需形勢較為寬松。下游電力企業已基本完成煤炭冬儲,電廠庫存經過前期的積累,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加上2011年暖冬,采暖需求處于低位,工業開工率不足導致工業用電量增速放緩,電廠煤耗不高,又受制于資金緊張,采購意愿不強,下游需求對市場拉升動力不足。同時受發改委限產政策出臺影響,市場進入觀望期,中間貿易商也不敢輕易操作,采購熱情進一步降低,進而影響主要產煤地煤礦走貨情況。
    煤炭市場價格2011年10、11月份漲幅漸弱,2011年12月份呈下跌走勢,當月環比下降2.4%,同比上升4%;全年累計同比上漲9.7%。其中煙煤、無煙煤環比分別下降2.5%和2%,同比分別上漲3.9%和4.6%;累計同比分別上升9.6%和10%。
油價受政治經濟影響波動頻繁
    2011年以來國際油價受到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影響,波動頻繁。2011年1月份由于埃及和突尼斯局勢惡化引發對國際石油供應和運輸的不安,國際油價便出現新一輪上漲行情,布倫特原油近月期貨28個月來更是首次突破每桶100美元;年末伊朗問題又成為助推國際油價的有力因素。除了緊張的國際政治局勢,美聯儲貨幣會議宣布繼續實行寬松貨幣政策后,美元指數跌至2008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歐元兌美元升至2009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元走勢也成為支持國際油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國內成品油價格主要受到國際油價、國內市場供需情況以及國家相關部門調價的綜合影響。2011年12月份,成品油價格環比上升0.1%,同比上升10%;全年來看累計同比上升9.7%。其中,柴油、汽油和燃料油當月同比分別上漲8%、12%和11.6%;累計同比分別上漲19.5%、16.6%和13.7%。
    2012年我國經濟仍將面臨國際經濟環境不穩定的局面,外需放緩或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影響我國生產資料市場整體走勢,同時國內經濟在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方針指引下,增速預期也將適度放緩。
    從2011年后幾個月我國PMI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來看,我國生產資料市場在未來2、3個月都將維持疲軟狀態,市場銷售總額和價格行情也將延續目前的回落走勢。2012年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暖,在宏觀經濟回升信號以及國家提振制造業和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促進內需增長等政策引導的作用下,國內生資市場行情可能進入新一輪增長區間。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