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訂票手段還需提升
2012-2-8 2:06: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 曹亞慧
2012年春節雖然沒有回家,但是也加入了 “搶票隊伍”。為了幫準備回老家的妹妹訂票,可謂是頗費周折。1月7~9日,記者連續幾天持續刷新鐵道部訂票網站頁面,卻只看到如下提示: “當前訪問用戶過多,請稍后重試!” “很抱歉!當前提交訂單用戶過多,請您稍后重試。” “系統忙!”如此往復,刷新,刷新,再刷新……
相信今年很多春節回家的人都為“刷”不到票,而感到焦急和無奈過。2012年春運,鐵路客票的發售進入互聯網訂票、電話訂票和購票實名制三管齊下。伴隨著網上售票的全面鋪開,鐵道部訂票實現了與現代科技的現實版融合。然而,今年的訂票體驗并不美好。 “頁面的刷新速度在十幾分鐘到一個小時之間,有時登陸進入了票務頁面,卻突然死機。等再次登陸進入后,之前存在的車票已經沒有了。撥打12306電話訂票,但難以撥通。”妹妹抱怨道。
原來,她不是一個人在 “戰斗”。據鐵道部對外公布的信息顯示,www.12306.cn網站,高峰時超過14億人次的日均訪問量,使得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惟一網站不堪重負。與此同時,關于網絡、電話訂票的難度和低成功率的抱怨聲沸騰。
2012年的春節,有一首打油詩非常流行:“鋤禾日當午,春運訂票苦。95105,一撥一上午。 撥了一上午,車票還沒譜。”
從今年 “春運”開始,鐵路客票的發售進入互聯網時代,并引入電話訂票的新型售票手段,就客票獲取渠道的多樣性和有效性而言,已處于良性變化的拐點。但在這個轉折點上,鐵道部 “龜速”的網站和癱瘓的電話訂票系統,被輿論放大。
如果可以把車票看做是一種每年春節最緊俏的商品,那么掌握這種商品獨家發售權的中國鐵路系統,則成為全世界最忙碌的 “賣家”。今年,這個賣家大舉進軍電子商務。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僅1月9日一天,12306網站的點擊量就超過了14億次,單日訪問量迅速飆升至全球106位、逼近京東商城的第93位,按照該流量計算,12306當天成為中國第11大電子商務網站。然而尷尬也隨之而來,在巨大的訪問壓力下,頻頻崩潰、癱瘓……支撐能力不足,眾多購票者卻只能面對報錯頁面興嘆,這種 “浪費”令12306.cn飽受詬病。
“鐵老大”這一次的業務轉身可謂是有點難看,無論是玩電子商務,還是玩電子通訊,畢竟都還不夠專業。
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引入更加專業的服務商來參與呢?很早以前針對春運訂票難問題,就有人提出建議,打破由鐵路車站獨家壟斷客票銷售的局面,允許社會上具備條件的企業代理客票銷售業務。同為票務分配,經過十多年改革,航空客票體制打破壟斷,在與市場上的電商網站分享客票、信息資源的同時,亦讓后者分擔相應的流量壓力,成為票務分配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