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售物流行業發展分析
2012-2-8 2:0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趙梅陽
國家 《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制定,其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綜合物流企業集團。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零售業正逐漸成為全球供應鏈的主導力量,將會對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
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連鎖百強銷售規模平均增幅超過了38%,5年內將近翻了一番,可見零售業對促進我國消費市場的增長貢獻突出。然而,零售業的發展離不開物流活動的支持,物流管理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已經上升到戰略層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統計,我國連鎖百強企業中,約有4/5的企業擁有自己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平均面積已經超過萬平方米。然而,隨著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連鎖零售業需要在許多城市開設更多的門店,對物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于是GIS/GPS、WMS(倉庫管理系統)和ERP等國際先進技術被相繼引入,再加上第三方與第四方物流的興起,我國物流市場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然而,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零售業物流在我國正處于初級階段,還存在諸多問題。
物流效率低。我國零售業物流效率低的主要表現有:物流活動現代化程度低,大量操作依然靠人工完成,能處理的貨物數量相當有限;物流設備的使用不合理,配送車輛的貨物裝載不當、空載率高,配送路線選擇不合理;物流環節多、流程不合理,導致運輸、儲存時間過長,工具周轉速度慢。物流效率低下的直接后果是物流成本的提高。
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技術對零售業物流效率的提高、運營成本的降低有著巨大的作用。我國流通企業信息化投資占總資產平均不到4%,而國外大企業的平均水平為12%左右。另外,物流信息化設備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物流信息化運用層次低,我國大多數零售企業物流信息化的運用主要停留在信息的采集和傳輸上,對信息的處理、分析、挖掘還很少,企業物流信息系統并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配送中心建設落后。配送中心是供應商與店鋪的橋梁和紐帶,對于零售業的物流活動至關重要。目前我國零售企業配送中心建設相當落后,主要表現有:配送率低,我國零售企業配送中心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發揮,配送中心進行統一配送的比率非常低,在零售業高度發達的國家,零售業物流中心的配送率一般在80%以上,物流中心不能實現統一配送,連鎖零售企業各門店的 “統一采購”就無法實現,綜合采購成本的優勢也無法發揮;配送中心設施陳舊、落后,我國許多企業的配送中心,設施落后,沒有專業的分揀設備和電子掃描裝置,作業中手工仍占很大的比例;配送中心功能不完善,許多企業的配送中心功能相對比較單一,缺乏對商品的深加工能力。
雖然中國的零售物流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中國只用了10年就實現了其他國家30年的事情,肯定會存在諸多問題。而且,一個國家的零售發達程度,直接決定了該國家的商業發達程度。
零售業也逐漸成了國際巨頭的樂園,國民企業只有在夾縫中尋求生存,尋找商機,方有可能學夷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