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借助物聯網、云計算 發展智慧型產業
2012-2-7 11:1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年來,“智慧城市”逐漸成為一個熱門話題,給公眾對未來城市的美好生活以很大期許。在國際上,已有200多個“智慧城市”項目正在實施。國內一些城市積極行動,上海提出用城市智慧建設智慧城市的路徑,武漢于去年10月邁出建設智慧城市的實質性步伐,江蘇省寧波市于2010年9月作出《關于建設智慧城市的決定》,隨后又專門出臺了智慧城市建設五年行動綱要。浙江省義烏市也被列為全省構建“一中心三樞紐”智慧城市體系的樞紐之一。順應智慧城市浪潮,發展智慧型產業,在義烏市推進“兩區六城”建設、率先建成更高層次的惠及全民的小康社會進程中,應發揮積極作用。
一、“智慧生活”、“智慧城市”正在走近我們
去年,有關浙江的兩則報道可能并不起眼,但卻讓我們聞到了“智慧生活”的氣息,看到了“智慧城市”的曙光。
第一則報道:寧波舉辦首屆中國智博會,省部委三方簽訂“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合作協議。2011年9月2日,國內首個以智慧城市為主題的博覽會——“2011中國智慧城市技術與應用產品博覽會”在寧波舉辦。3天的展會,310家企業參與展覽展示,16個總投資達65億元的智慧城市合作項目落戶寧波。
第二則報道:三大研發巨頭在杭共建綠色智慧城市聯合研發中心。2011年3月22日,浙大網新公司、IBM、浙江大學三方在杭州聯合簽訂合作備忘錄,約定共建浙江省綠色智慧城市聯合研發中心,來推動綠色、智慧的新型城市化建設。
智慧城市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智慧城市”的首倡者IBM公司認為,借助新一代的物聯網、云計算、決策分析優化等信息技術,可將人、商業、運輸、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運行的各個核心系統整合起來,以更智慧的方式運行,進而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有關專業人士描繪了一幅幅令人向往的場景:
購買的每件商品,包括蔬菜,掏出手機對著上面的條形碼一拍,這個商品的產地、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各種詳細信息都會在手機上顯示出來,讓市民放心購物;走在街頭,通過智能手機就能輕松查找附近的出租車,被選定的出租車會通過“無線智能叫車服務”來到你身邊;想租房買房,只需用智能手機的攝像頭對著小區,詳細的租售信息立即顯示在四維地圖上……
二、“智慧生活”、“智慧城市”凸顯“智慧產業”的廣闊前景
隨著數字化、信息化、物聯網等技術成果的進一步成熟和運用,正從多方面促動各個行業向智慧型、智能化方向發展,這必將催生“智慧產業”的蓬勃發展。在剛剛1月份出爐的2011第三屆科技新浙商獲獎名單中,10名獲獎企業家中有8名從事智能行業、智慧產業相關領域!爸腔郛a業”嶄露頭角,以向各行業各領域迅速滲透覆蓋之勢,成為引領市場新潮流的拓荒者,給產業轉型升級帶來深刻影響。
比如智能家居行業。幾年前,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提出了“智能住宅”的概念,住宅智能化是智能家居的先導,智能家居是住宅智能化的核心,也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必要步驟。真正的智能家居就像一個貼心保姆。在功能強大的智能家居中,早上起床音響會自動啟動,窗簾會自動拉開,咖啡壺會自動開煮咖啡,出門只需一按遙控器,家中的安防系統自動啟動。回家之前,點一下手機鍵或鼠標,需要的一切隨之已經開始運轉。在家中,可通過家里的電腦或者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實現燈光、窗簾、家電遠程控制、可視對講、視頻監控等各類功能。出門在外,可通過電腦監控家中每個角落。通過智能系統還可實現家庭的安全防范,當家中有外人入侵、火災隱患、燃氣泄漏等情況時,系統會以手機短信等方式向主人或物業報警。
比如智慧物流。智慧物流通過對貨物運載信息互通、優化并進行預測,能極大地減少汽車、火車、貨輪等運載工具的空載,加速貨物流通,降低物流成本。寧波港貨物“大進大出”,但寧波積極開展以IBM智慧物流中心為核心的高端智慧物流平臺建設,努力使該市5000多家物流企業和眾多制造業企業從中受益。
近年來,義烏物流洼地效應初步形成,據有關部門介紹,義烏發往成都的1噸貨費用是295元,并且短時間就可以拼箱發送,而溫州到成都1噸貨要450元,溫州到義烏是80元。也就是說,溫州直接到成都的1噸貨,還不如先從溫州轉到義烏,再發往成都,物流成本來得低。這主要依托義烏市場貨物周轉量大的優勢。如果能夠率先以智慧物流改造提升,進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有利于義烏物流“優者更優、強者更強”。但一旦其他地區以智慧物流提升效率,而我們無動于衷的話,那么義烏物流洼地效應有可能被逐漸替代。
三、突出“藍海戰略”,為義烏發展智慧型產業營造優良環境
“紅海戰略”與“藍海戰略”是近年來經濟界探討的一個熱點。所謂“紅海戰略”是指在已知市場空間中競爭,而“藍海戰略”是指超越當前產業競爭環境的制約,通過價值創新,開拓蘊含龐大需求的新市場空間。對于義烏,如果把“智慧產業”的面放寬一點、調子定低一點,建議把發展智慧型產業作為“藍海戰略”的重要方向,挖掘商機、力搶先機。
1、更新理念,拓展空間。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每一次跨越式發展,都離不開思想的解放和觀念的更新。對于撲面而來的“智慧城市”浪潮和智慧型產業發展勢頭,同樣需要我們從思想文化方面入手,樹立和弘揚“大智慧”,才能搶抓新機遇、實現新跨越。一是弘揚海納百川理念,深入做好推介義烏的文章。二是注重商業文化重塑,引領民間資源穩步增值升值。三是發揚敢為人先精神,在一些新興產業、新興領域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引進新能源汽車、LED照明、空中綠化、物聯網等新興事物,引導社會各界開闊視野,關注、重視、投身智慧型產業發展實踐。
2、巧借東風,錯位發展。當前,全省正實施構建“一中心三樞紐”的智慧城市體系,即以杭州為中心,先行示范建設智慧城市,“三樞紐”是寧波、溫州、義烏作為三大都市圈中心,加快啟動智慧城市建設。義烏作為智慧城市體系樞紐之一,電子商務和物流是明確的兩大重點。因此,應借助這一東風,結合義烏產業實際,積極挖掘智慧型產業切入點。特別是重點圍繞市場領域做好文章,一是抓緊研發電子商務“集中采購”平臺。業內人士建議,在電子商務領域充分發揮義烏市場優勢,實施“藍海戰略”,開發建設面向國內外企業、單位、團體的電子商務“集中采購”平臺,與“淘寶”等諸多電商平臺錯位發展,拓展團體采購業務的巨大市場容量和空間,帶動市場商品優化提升,形成“虛擬市場”與“實體市場”互促共榮的格局,同時為義烏深化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構建“市場采購”新型貿易體系增添生力軍。二是培育與引進并舉,開展有關信息產業、智能產業現狀的調查摸底,梳理整合信息智能行業的市場目錄,大力引進產業化相對成熟的智能行業、智慧產品專業性展會(諸如智能交通安防產品博覽會等),豐富特色智能產品的市場展銷窗口,使市場“智能產業板塊”不斷形成氣候。
3、筑巢引鳳,積蓄實力。發展智慧型產業,需要人才和項目的支撐。一方面,通過“走出去、請進來”方式,在培育、積累、引進智慧型產業項目的同時,采取政府搭橋、政府補貼等方法,鼓勵義烏政府部門及企業界人員前往先進地區、相關行業企業掛職學習,提高引領發展智慧型產業的本領。另一方面,結合義烏總部經濟、金融商務區或國際生產資料市場等建設項目,為集聚智慧型產業的創業創新人才提供良好環境。對引進人才從安家費、公寓住房、創新創業啟動資金、工作場所、創業投資、貸款、擔保、以技術成果入股投資等方面給予扶持,包括:創業啟動資金一次性給予100萬元;提供工作場所不少于100平方米,并三年免收租金;對具有市場需求的高新技術產業產業化過程中流動資金不足的,提供資金擔保不低于300萬元,等等。
4、重點投入,包容發展。發展智慧型產業,一些項目可能有一定的經濟風險,但一個項目選準并成功以后,將有可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是發動民間力量分擔風險,共享成果。利用義烏民間資本的實力,引導扶持風險投資行業的發展,促進智慧型產業的實體經濟發展。二是政府要在關鍵項目、關鍵領域有所作為。尤其是那些與義烏市場、物流等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關聯度很高的關鍵性項目,需要政府部門高度重視,汲取淘寶網支付寶等電子商務項目的成功經驗,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樹立“意欲取之,必先予之”的觀念和膽魄,適度發揮政府公信力,引導國資企業、社會化籌資渠道,通過項目包裝,加大先期投入,實施企業化高效運作,以期獲取厚報。三是繼續大力扶持發展創意經濟。
5、及時跟進,構建智慧綠色城市。重視收集智慧城市和智能產業的前沿市場信息、相關政策信息,加強智慧城市發展趨勢和智慧型項目產業化的跟蹤研究。義烏以市場貿易起家,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從單純的貿易活動走向層次更高、影響更廣、良性循環的商務活動,如會展、論壇、專業性的會議、物流、電子商務等,如能插上智慧型產業發展的翅膀,必將進一步提高商務活動效率,大大促進貿易活動的開展,為義烏市場長盛不衰提供不竭源泉和動力。同時,以“兩區六城”建設為契機,通過加大智慧城市建設力度,努力建成一個讓市民擁有高品質生活的城市,一個沒有“城市病”的綠色家園,必將使義烏進一步成為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聚寶盆”,以“商務之都”的雄姿傲立,成為商務貿易型城市中的領軍者、領頭羊,進一步鞏固發揮義烏在國內外現代流通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