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中郵速遞IPO 可借機彌補服務硬傷

2012-2-7 11:1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前不久遞交了A股市場IPO申請,現在已經通過了證監會的初審。所以我們可以說,中郵速遞有望成為國內“快遞業第一股”。那為什么中郵速遞能夠率先登陸A股市場?圓通集團副總裁王金龍認為,在國內的速遞公司中,中郵速遞是最具備上市條件的公司。

  王金龍:其實大家也都在朝這個方向努力,現在就是說條件成熟不成熟,其它的(快遞公司)跟它比還是有一定差距,例如網點的覆蓋率、服務的標準化、還有內部股權結構等。像我們這種民營企業,好多東西還都在規范的過程當中、治理的過程當中。

  中郵速遞脫胎于郵政系統,是中國郵政集團的子公司。2009年,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實現了政企分開,對郵政速遞物流業務進行了重組改制,中郵速遞應運而生。實際上,從那個時候起,他們就已經開始為上市作準備了。

  中郵速遞曾經持有湘郵科技的大量股份,這被解讀為中郵速遞想要“借殼上市”。但是后來中郵速遞把這些股份又轉讓出去了。當時有人指出,由于湘郵科技的股東、財務等關系處理起來比較復雜,中郵速遞自己申請IPO比借殼湘郵科技上市其實更容易。果不其然,現在中郵速遞IPO在望。

  2009年中郵速遞的營業收入約為150億元,位居中資快遞企業第一位,比第二位的民營企業順豐速遞多出一倍。按照這種規模,中郵速遞很可能會登陸A股主板市場。申通快遞公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表示,作為民營公司,他更關注中郵速遞的管理團隊能否適應一家上市公司的運營要求。

  申通負責人:因為本身中郵速遞的企業背景和企業的規模在國內來說是有一個比較好的基礎,可能對于我們民營快遞公司來說更關注的是它的管理團隊這一塊,因為他的運營模式已經是很透明的,主要是上市后他們管理團隊這一塊能不能更好的去掌控整個公司的運營。

  目前,中郵速遞主要擁有EMS和CNPL等品牌,并相繼推出了“次晨達”、“次日遞”、“限時遞”等高端服務業務,還有國內特快專遞代收貨款、收件人付費等增值業務,業務通達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國內2800多個縣市,擁有國內最大的快遞服務網絡。

  不過,中郵速遞面臨的競爭環境也非常激烈。目前,我國依法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企業超過了6800家,其中多數都是民營快遞公司。不過民營快遞公司想要上市,恐怕還要假以時日,圓通集團副總裁王金龍說,民營快遞公司發展時間短,上市之路還長著呢。

  王金龍: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我們中國來講快遞企業起步是比較晚的,和人家的差距那應該是很大的,EMS先出來,這中間也就是20多年的時間,20多年的時間民營企業原先都在潛伏著,國家政策各個方面都是不允許的。后來因為新的郵政法出來之后,確立了民營企業可以做這項工作,其實時間也很短,也就是3、4年的時間,所以如何要適應市場,適應國家和社會、運營客戶的要求還是有相當的路要走。但是現在大家都在采取各種措施,最大限度的來縮短差距和數字,把這件事情往前趕。

  從去年開始,民營快遞行業成了各路資本追捧的對象,一向追求高收益的PE和風投之所以看上快遞業,主要是看好快遞行業未來的發展。同時,目前的民營快遞企業由于數量眾多且分散,競爭激烈,大部分估值還比較低,PE和風投們的提前進入,也是瞄準了未來上市的可能。

  不過,盡管民營快遞都有引進資本和先進管理的需求,但外部投資要想真正介入并實現整合和增值并不容易。目前,大多數民營快遞企業都是實行加盟制,對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加盟企業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并不強。另外,大部分民營快遞企業在治理結構和人員團隊方面都有待完善,這些對于行業公司與風投公司來說,都是潛在的投資風險。申通快遞負責人認為,民營快遞企業治理模式需要完善,倉促上市風險很大。

  申通負責人:我們更多的是考慮到因為很多目前國內的大部分民營快遞公司都是屬于一種加盟制的,加盟制就是對于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加盟企業的控制、管理還有待加強,如果這個時候上市肯定不會是一個最好的時機。對于我們民營快遞公司來說,主要還是運營模式,加盟制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是我們人員團隊、治理結構這兩個方面還需要有進一步的完善,所以在沒有基礎的前提下如果去上市,我覺得這個風險還是蠻大的。

  與一流的民營快遞企業和外資快遞公司相比,目前中郵速遞還存在市場化程度不高、人才結構單一等問題,競爭力并不算強。有分析指出,一旦中郵速遞率先上市,將有利于借助上市融資來進一步擴大網絡規模并更新軟硬件,從而提升信息化與服務。

  中郵速遞除了體量大,規模大之外,和其它的快遞同業者來說,還有哪些優勢呢?袁元認為,首先還是品牌優勢,它畢竟比民營的快遞業早起步了20多年,老百姓了解快遞業是從EMS開始的。

  袁元:盡管我們現在也在說EMS做得可能沒有民營快遞那樣特別貼心,但是不能否認,我們知道快遞還是從EMS開始的,這個概念和這個品牌是中郵速遞能夠首先上市的最大的優勢。第二,和民營快遞相比它還有一個優勢,因為它脫胎于中國郵政,最大的優勢就是管理和規模,就是所謂的服務的規范化。此外,它沒有通過加盟化發展,大家都知道加盟化是容易產生很多附加問題,我現在可以給順豐加盟,明天我可以給圓通加盟。但是作為中郵公司來講,它是唯一的,所以這樣它還能迎合一部分有特定要求或者特定需求的客戶,所以它在市場中間還是它自己。雖然它的服務沒有民營那么特別的貼心,但是它還會占有一席之地。

  在同行業競爭當中,雖然中郵速遞的規模最大、營業收入最高,但是利潤率卻并不高。一般來說快遞業的潤率在10%,甚至有做得好的能夠達到17%,但是它的利潤率才達到4%。對于這個問題,袁元分析,這個利潤率很正常,因為它不是加盟制的,所以它的人工成本高。

  袁元:另外是三險一金的問題,很多快遞員是臨時工,大家都知道很多民營快遞業是不上三險一金的。三金一險的成本在一個企業的運營中,占到5%真的是一點都不夸張,如果我們考慮到它的三險一金和用工的成本,這個就是正常的。反而如果加上社保這套體系,我們覺得它的競爭力并沒有那么低,但是因為它背負了社會的責任,這使得它的利潤率被人為的壓低了。

  袁元表示,對于中郵速遞服務方面的硬傷,如果上市成功能夠彌補它目前的一些狀況,包括一些企業管理方面的問題。

  袁元:我覺得上市肯定會有一個彌補,因為有了更多的銀子,使得它可能在全球化的規劃和部署等方面有一些新的舉措,否則它把大量的融來的資金又往哪里去花呢。現在從整體上來看,為什么我不擔心呢,因為快遞業在中國還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