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耿書海:推動物流振興規劃真正落實

2012-2-7 11:0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耿書海:推動物流振興規劃真正落實 
  有關部門將抓緊完善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辦法,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完善土地使用稅政策,減輕物流企業負擔;在進行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廣物流行業營業稅改增值稅政策
  文/《中國投資》 楊海霞
  2月20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要完善農產品稅收政策,免征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這一舉措進一步降低了農產品流通環節的成本,成為物流行業的一大利好。
  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耿書海在接受《中國投資》采訪時表示,增值稅是鮮活農產品在流通環節的主稅,同時,也是大企業進入農產品流通領域的一大障礙,增值稅免征不僅有利于平抑農產品價格波動,還有利于農超對接的真正實現。
  同時,他也表示,該政策是對國務院《物流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以及《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的具體落實,接下來有關部門還將抓緊完善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辦法,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完善土地使用稅政策,減輕物流企業負擔;在進行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廣物流行業營業稅改增值稅政策。
  解決農超對接瓶頸問題
  耿書海表示,免征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是國家發改委大力推動的一項政策。國務院辦公廳在2011年8月19日發布《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以下稱《意見》中就提出,根據物流業的產業特點和物流企業一體化、社會化、網絡化、規模化發展要求,統籌完善有關稅收支持政策;抓緊開展農產品增值稅抵扣政策調整試點,妥善解決農產品進項稅抵扣中存在的問題。
  耿書海介紹,目前我國對農民自產自銷的農產品免征增值稅,對小規模納稅人按銷售額的3%核算繳稅(一般為定額征收),實際稅負很低,甚至基本不繳稅。而對規模化經營的一般納稅人(年銷售額80萬元以上)按銷售額的13%抵扣進項稅額后繳納,雖然允許其憑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具的發票或自行開具的收購發票進行抵扣,但在操作中由于稅務部門為避免征管漏洞設定了很多限制(如不能跨省開具收購發票、規定發票限額等),手續繁瑣,繳稅成本高,抵扣困難,造成大型流通企業實際稅負過重,甚至超過10%。這樣,大公司大企業從事農產品流通業與小規模經營戶稅負嚴重不平等,無法開展公平競爭,從而限制大公司大企業從事農產品流通業。
  “因此在免征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過程中,受益最大的還是大型商超和將蔬菜配送到大型超市、賣場的蔬菜配送企業”,耿書海表示。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一家年營業額在1000萬左右的蔬菜配送公司,如果免交增值稅,一年就可以節約超過100萬元。
  耿書海指出,這項政策還有助于熨平農產品價格波動。近年來我國多地出現“菜賤傷農”和“菜貴傷民”交替局面。而“農超對接”有助于解決該問題!稗r超對接”是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現代流通方式。歐洲的蔬菜80%都是通過十幾家大型連鎖超市銷售出去的,超市與農民合作社簽訂購銷合同,合作社按照合同組織農民進行生產,并按照不同的時間和品種組織收購,生產出來的蔬菜經簡單加工包裝預冷處理后直接配送到超市銷售,環節少,規模大,成本低,按訂單生產,產銷銜接緊密,價格非常穩定,蔬菜從農場售出價格和超市價格一般相差20%左右,不存在“賣難買貴”和價格大起大落的問題。但目前這種方式在我國僅占全部農產品流通量的15%左右,70%以上的鮮活農產品要經過農民經紀人——產地批發市場——銷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多個環節,才能進入最終消費,經營的規模小,成本高,造成零售價格較收購價格成倍上漲。目前我國鮮活農產品的流通80%主要依靠小規模的農民經紀人、個體戶和小販,缺乏大規模的大公司和大企業。以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例,注冊經銷商達5500個,其中75%為個體戶,經營主體規模小,數量多,且流動性大,品牌建設滯后。
  雖然政府部門組織經常引導大型超市進行產銷對接,要求“農超對接”試點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把采購價格維持在合理水平。但這種僅憑政府行政指令所達成的農超合作只能應急而無法長效,治標而不治本。農戶迫切希望獲得穩固的銷售渠道,以求在變幻莫測的農產品市場中取得穩定的收益;而規模較大的連鎖超市也希望尋求穩固的生鮮供應鏈!巴ㄟ^稅收等經濟政策引導農超有效對接,將穩定農超合作關系,而大型企業的介入,將會成為熨平整個市場物價大起大落的長效機制”,耿書海表示。
  落實物流支持政策
  2009年3月國務院印發《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國發(2009)8號文以來,我國物流業快速發展,產業發展水平不斷提升。2010年與2008年對比,我國物流業增加值凈增7000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下降0.3個百分點,等于創造了1200億元的經濟效益。但物流業期盼已久的配套性政策遲遲未能出臺。
  其中,稅收是物流企業最為關心的問題。為落實國務院《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受國家發改委委托,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于2009年進行“物流業發展政策措施研究”,其中,關于物流業稅收問題的10條建議被列在首位,如:營業稅稅率不統一和重復納稅問題、土地使用稅稅率偏高問題、房產稅稅率偏高和重復納稅問題以及所得稅統一繳納問題等。
  2011年6月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工作,提出了推動物流業發展的8項政策措施。其中針對這些稅收政策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3項措施,一是擴大稅收試點。二是研究解決倉儲、配送和貨運代理等環節與運輸環節營業稅稅率不統一問題。三是完善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的土地使用稅政策。自國務院2006年年底《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頒布以后,一些地方大幅度提高了土地使用稅稅率,令物流企業特別是占地面積大的倉儲型企業不堪重負。
  而2011年8月19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又再次重申了切實減輕物流企業稅收負擔,“抓緊完善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辦法”,“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盡快研究解決倉儲、配送和貨運代理等環節與運輸環節營業稅稅率不統一的問題”,“研究完善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的土地使用稅政策”。
  耿書海表示,國務院數次發布促進物流業發展政策,強調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凸現出我國物流業發展面臨新的形勢和機遇。《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下發后,國家發改委積極協調,制定了貫徹落實政策措施的部門分工意見,以國務院辦公廳名義印發,以保證政策措施落到實處。2012年,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做好各項政策落實的督促工作,抓緊編制全國物流園區發展規劃和物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2—2020)。另外,從2005年開始,國家發改委就組織專家審核了6批、593家企業納入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接下來,國家發改委還將抓緊完善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辦法,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并全面推廣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