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水運蓄勢待發
2012-2-27 13:1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田東縣右江河段的魚梁航運樞紐工程建設現場。高大的船閘下,碧綠的水面波瀾不驚。四五條鐵船依次排開,等待過閘。
作為右江區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的重點項目之一,魚梁航運樞紐是一項以航運為主、結合發電、水利等效益的水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概算投資19.57億元。“從開工建設到截流試通航,我們僅僅用了22個月,在國內同類工程建筑中創造了‘西江速度’!”工程指揮部負責人自豪地說,魚梁航運樞紐主體工程于2010年2月開工建設,2011年12月3日實現大江截流,2011年12月28日實現試通航。目前,右岸電站及一期壩工程累計完成混凝土澆筑26萬立方米,占總量的90%,首臺機組已進入最后機電安裝、調試階段,預計3月底將實現第一臺機組建成發電,6月底和9月底分別實現第二臺機組和第三臺機組發電,年底基本完成二期壩混凝土澆筑,實現主體工程建成目標。
溯江而上,在百色市上游22公里處的百色水利樞紐,一座灰色的混凝土大壩跨立江上。自建成以來,百色水利樞紐為右江沿岸和郁江流域240多萬居民抵御了多次洪災,被稱為“右江河谷明珠”。過去,由于河道狹窄,灘險流急,南寧至百色最多只能通航120噸船舶。百色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后,百色至田東河段實現了300噸船舶通航能力,達到五級航道標準。
以百色水利樞紐建設為龍頭,右江航運的梯級開發在2005年已經全面啟動。通過對右江流域百色水利樞紐、田陽那吉航運樞紐、田東魚梁航運樞紐、隆安金雞樞紐、南寧老口航運樞紐五大樞紐的開發建設,形成梯級分布格局逐級蓄水補充能量,將恢復并提升右江航道的通航能力。目前,除了已于2005年開閘蓄水的百色水利樞紐外,田陽那吉航運樞紐、隆安金雞樞紐也基本建成。魚梁航運樞紐建成后,通過其上游的那吉、下游的金雞、老口等樞紐形成梯級聯合調度,可使右江百色至南寧全線渠化、提高到航道三級標準。屆時,1000噸級船舶可從百色直達珠江三角洲,形成西南出海百色至廣州1205公里千噸級黃金水道。
“百色水利樞紐大壩的背面就是剝隘河,直通云南。”廣西右江水利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說。記者極目遠眺,由于百色水利樞紐尚未建設通航設施,云南船只目前無法從此處通行,造成了兩省區之間的水運“腸梗阻”。“建設百色升船機是打通西南水運出海南線大通道的關鍵。”在去年舉辦的“珠江水運(中山)發展大講堂”上,業內人士指出,通道不通,限制了西南地區貨物水運出海,制約著沿岸礦產資源開采和工業經濟發展。只有打通水運省際通道,西江黃金水道才能真正體現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黃金價值。
2011年,由廣西、廣東、云南、貴州四省區發改委共同委托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編制的西江航運干線航道建設規劃通過了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專家評估。根據規劃,四省區將在“十二五”期間發力共建西江航運黃金水道,建設百色水利樞紐2×500噸級兼顧1000噸級升船機,實施云南富寧港至廣西百色段Ⅲ級航道整治工程等,梗阻多年的水運瓶頸有望打破。
在內河水運中,規劃科學、配套設施完善的港口碼頭無疑起到筑巢引鳳的作用。百色搶抓先機,對右江各港區重新定位,“十二五”期間,百色港總體規劃建設八大港區,并通過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實現右江水運與鐵路、公路、航空、邊境口岸無縫對接。此外,隨著右江兩岸百億元工業園區、物流中心等項目建設,鋁土、石化、建材、農產品加工等資源型產業快速發展,將使港口建設與沿江產業發展相互配套、協調發展。預計到2015年,百色港吞吐量將達到600萬噸。
核心提示
綿延700多公里的右江干線,作為珠江水系主要支流之一,一直是連接滇黔桂粵四省區的重要紐帶和貨物集散地。因航道險窄、通航等級較低,水運一度衰微。近年來,隨著一系列航運樞紐工程相繼建成,右江水運蓄勢待發,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黃金價值正逐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