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兩會”關注裝備制造與信息化產業
2012-2-26 11:4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 張艷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各地需要結合實際創新思路,針對問題采取措施。在2012年地方“兩會”上,關于如何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舉措,再次成為受各方關注的熱點和重點話題。
作為向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裝備制造業是各行業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重要保障。而作為國民經濟的先導性、基礎性產業,信息技術也被認為是經濟增長的“倍增器”、發展方式的“轉換器”、產業升級的“助推器”。于是,“大力發展裝備與信息化”,也成為2012地方“兩會”的重要內容。
自河北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1月5日開幕后,2012年全國地方“兩會”的大幕次序拉開。“十二五”規劃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主線,并貫穿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力求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在2012地方“兩會”上,眾多地方政府不僅瞄準了這一發展方向,還更進一步地向“升級”、“深度調整”邁進,裝備與信息化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也成為2012年地方“兩會”的熱點內容。
助推裝備制造業高端升級
考慮到國內外復雜經濟形勢的影響,落實“十二五”規劃,眾多地方政府將2012年的主要任務都放到了引導各方繼續把工作重點放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上來,尤其是大力推動裝備制造業向高端升級。
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出,2012年的工作重點是要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大工業結構優化調整力度,要著力對接國家戰略,在高端裝備制造業、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和專項工程。
北京市市長郭金龍則強調,要推進產業結構深度調整,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推動首都經濟走上高端引領、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軌道。
他指出,北京的目標是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發展。為此,2012年北京市將全面實施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研發、應用和產業化,促進物聯網創新發展;同時,將推進燕房石化新材料科技產業基地、北京通用航空產業基地、延慶新能源產業園、數字電視產業園、三一產業園等基地建設,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集群。
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2012年將通過推出新一批工業重大項目,狠抓項目投達產,全力打好結構調整優化升級攻堅戰,著力提高現代制造業發展水平,實現產業向高端升級。據悉,新投產項目產值2700億元,將重點推進云計算、物聯網關鍵設備和核心技術等示范工程。
而作為制造業大省的湖南,2012年將繼續做強做大裝備制造、有色、食品、石化等優勢產業,調整工業產品結構,加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附加值高的產品研發力度。在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將重點推進10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培育一批適應市場需求、擁有核心技術、重視創新、機制靈活的優勢企業,盡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此外,廣西、甘肅、陜西等多個省份都將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2012年產業結構升級的重點。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飚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2年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生物農業、先進裝備制造、健康產業等6個產業,使廣西戰略性新興產業達到10個。
力促信息化深度融合
《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中明確提出:堅持把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充分發揮信息化在轉型升級中的支撐和牽引作用,深化信息技術集成應用,促進“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加快推動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轉變。為此,在眾多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內容也占據了重要篇幅。
湖南就提出,要大力推進長株潭和省級“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加強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自然災害信息數據庫等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信息技術公共服務平臺,促進云計算、物聯網以及相關產業發展,繼續實施企業信息化“登高計劃”。加快數字湖南建設,促進信息技術向經濟社會生活全方位滲透,加快移動電子商務產業園和產品創新基地建設,推進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慧城市試點示范。
廣西則致力于建設中國-東盟區域性信息交流中心、中國聯通南寧總部基地和南寧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以及南寧軟件園、桂林國家高新區信息產業園、柳州信息產業園、北海高新技術產業園等6大產業基地及支撐平臺。同時加快實施“兩化”融合項目和企業信息化應用示范“千百工程”,確保信息化應用企業達到1000家、信息化示范企業達到100家。
上海2012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推進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滲透應用,提升信息化應用效能和信息產業發展能級。上海將推動食品安全監管和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市場管理信息平臺、智能化消防數字平臺等項目建設,推進智能交通發展,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方面,將著力提升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等主要工業產品的智能化水平。鼓勵關鍵技術攻關和創新應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化,大力發展高端軟件等信息服務業,推進物聯網和云計算示范應用。
一直致力于推動國內云計算產業的重慶,2012年或將在該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2年將基本建成云計算國際產業基地,全面實施“云端計劃”,突出龍頭項目和零部件配套,形成3000萬臺彩色打印機基地和30萬臺服務器云計算產業規模,為建成全球重要的信息產業基地奠定決定性基礎。
后記:從地方 “兩會”對裝備與信息化的關注中,不難看出,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裝備和信息化已經成為了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越來越受到重視,未來必將迎來更大發展。與此同時,也應該注意到,產業對裝備和信息化需求的檔次在不斷提升,無論是各地大力發展高端裝備,還是促進信息化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以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物聯網,都體現了需求高端化的這一發展趨勢。為此,行業企業應該緊跟市場需求,努力抓住機遇,謀求做大做強,而這對于物流裝備和信息化企業尤其重要。 “十二五”是物流業高速發展的時期,市場商機無限,這時候,如果誰能夠幫助物流行業進行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誰就找到了新的贏利點。
與此同時,物流業本身的需求也出現了新的變化。這要求無論是物流裝備企業,還是信息化供應商,都應該著力提升自身實力,以滿足和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在這種不斷的適應的過程中,實現產業自身的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