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戰時應急保障如何發力

2012-2-25 14:3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朱洪達
    依托軍民融合體系
    世界發達國家普遍注重借助社會資源,依托社會力量,通過制定并實施軍民融合戰略,以提高戰時保障力,并通過平戰的磨礪與檢驗,不斷豐富拓展戰時保障的內涵與外延。
    做好充分戰前準備。手中有糧,災年不慌。外軍十分注重平時就將社會保障資源納入視野,進行選擇和管理。主要包括對社會保障力量的調查聯系、吸收社會力量參加軍訓、制定獲取資源計劃等。
    完善配套法規制度。依法強力推行既定方案,是外軍完成戰時保障的重要一環。如美國國會頒布的《國家安全法》、《戰爭授權法》、《國家緊急狀態法》以及《商船法》等,都有涉及軍隊戰時后勤保障社會化的條款;美國防部和有關軍種的規章制度、條令、條例等,對戰時后勤保障社會化的具體事項也都作出了嚴格的規范,使美軍在戰時利用民力資源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提供充足的經費保障。鑒于戰時后勤保障社會化的經費需求存在著急迫性、聚增性、商業性的特點,外軍十分重視在經費上給予傾斜,通常都要單獨列項。如美軍規定,在突發事件期間必須為《后勤民力增補計劃》的實施提供充分的資金。正是由于確保了承包商的合理利益,才調動了他們甘心為軍隊服務的積極性。
    引導社會力量參與
    我軍的社會化保障改革,從2000年全面展開到現在,已經走過了近11個年頭。盡管取得了不小成就,但主要考慮的是平時后勤保障社會化問題,而對應急應戰保障社會化研究不夠。必須轉變思想觀念,充分確立依托社會力量組織應急應戰保障的思路。現代戰爭消耗大,節奏快,使用的武器裝備科技含量高,依托社會力量搞保障可以解決戰時后勤攤子過大,士兵不斷輪換致使保障人員銜接不暢,軍隊自己培養技術專家代價高、周期長等諸多問題。
    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軍與承包商布朗·魯特公司簽訂了構建“力量提供者”合同,使得美軍可以很快采購建筑材料并雇傭第三國人員進行施工。在此過程中,布朗·魯特公司在科威特的工作人員超過1800人,而美軍參與此事的勤務保障人員只有9名軍官,極大地減少了戰場后勤保障負擔。外軍的有益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從目前我軍運行的社會化保障項目來看,絕大多數地方公司、企業或個體經營者都在合同上規避了參與戰時后勤保障的條款。要針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情況新特點,大力加強公民國防教育,引導地方團體和個人積極參與戰時社會化保障工作,做軍隊打贏的強大靠山。
    選準抓手有所作為
    應急應戰條件下,后勤面臨的環境和要求十分特殊,應充分考慮平戰差異、國情軍情特點,積極作為,尋求突破。
    一是生活保障。利用地方飲食、食品、能源、市政等企業,為部隊提供飲食、宿營等保障。四川抗震救災中,軍隊充分依托社會保障力量,共籌措140多個品種、8600多噸的副食、油料等物資,為救災部隊提供了方便快捷、及時有效的保障。
    二是戰略投送。依托國有海運、航空和公路運輸企業,編組建立一定規模的運輸力量,可以配合軍隊運力實施快速投送。
    三是設施征用。根據作戰需要直接征用民航機場、港口、公路飛機跑道等基礎設施。我國現有民航機場176個,“十二五”末將達到230多個,戰時根據需要均可征用,尤其是在軍用機場比較少的西南、西北地區,可充分依托。
    四是醫療救護。我國現在地方有各類醫院18.4萬所,醫護人員約300萬人,是戰時實施醫療救護的強大后盾。
    五是搶修搶建。依托地方力量,戰時完成對武器裝備的技術維修和對港口、機場、陣地等的搶修搶建任務。
    六是聯儲聯供。主要是利用社會倉儲設施,儲備軍民通用的消耗性物資,明確供應關系,依托物流網絡實現軍地銜接,實施直達配送。伊拉克戰爭期間,總部設在美國田納西州的SSM公司就專門負責向駐伊美軍提供頭盔、軍用背包、防彈衣和防火服等軍用物資。
    以上這些保障活動與部隊行動直接相連,既保障了作戰需要,又避免了資源浪費,這些做法很值得我們研究借鑒。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